佛教词典
佛教故事
慧律法师
大安法师
净界法师
印光大师
梦参法师
佛经咒语
阿弥陀佛
观音菩萨
地藏菩萨
佛法入门
佛学问答
念佛
智慧
福报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忏悔
【佛光大辞典】(第25页)
更多词典列表
文泰
(?~1289)宋末曹洞宗僧。太原(山西)汾州阳城...
文海福聚
(1686~1765)清代僧。为律宗千华派第七祖。...
文珠
(1930~ )广东湛江人,俗姓詹。十岁依福寿山...
文益
(885~958)五代僧。余杭(浙江余杭)人,俗姓...
文素
唐代僧。德宗建中二年(781)应吐蕃(西藏)赞普赤...
文淑
生卒年不详。于唐武宗在位时(840~846),每于...
文理
文句及义理。文句为能诠者,义理为所诠者,文理融会贯...
文琇
(1345~1418)明代临济宗僧。江苏昆山人,俗...
文胜
(?~1026)宋代之法眼宗僧。世称慈济禅师。婺州...
文超
华严宗三祖法藏之弟子。生卒年及其生平均不详。其著作...
文义四用
法华文句记将众生应用文字、义理之情形分为四种,即:...
文载
(1452~?)明代曹洞宗僧。蔚州广宁人,俗姓王。...
文遂
宋代法眼宗僧。浙江杭州人,俗姓陆。自幼出家,十六岁...
文纲
(636~727)唐代律僧。会稽(浙江绍兴)人,俗...
文觉
日本真言宗僧。生卒年不详。原系北面武士,因误杀源渡...
斗
(一)计物量之容器。法华经卷七(大九·五九中):“...
斗帐
又作户帐。为遮覆佛像、死骸等,覆挂于前面之斗形帷帐...
方
梵语 di?。乃唯识宗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即指方...
方丈
一丈四方之室。又作方丈室、丈室。即禅寺中住持之居室...
方丈内贺
禅林中,每月一日朝食后,五侍者往方丈室向住持表示祝...
方口食
四邪命食之一。方口,巴利语 disāmukha,本...
方士
我国古代好谈神仙之说或奇方异术之人。源于战国时代燕...
方寸禅
谓仅仅得到少许领悟之禅。五灯会元卷十七法云杲章(卍...
方分
主张极微有上、下、左、右之方位,在空间占有体积,称...
方外
方,乃“道”之意;在人应守之道外,称为方外。道外之...
方外友
方外,世外之义,或指僧道等。士子俗人与沙门交游往来...
方色喻五道
据圆觉经略疏钞载,圆觉净性,于五道中随类各应;譬如...
方位
指方向。我国原有所谓东、南、西、北四方;以及东南、...
方典
方等经典之略称。即大乘经之总称。方,方正;等,平等...
方念
(?~1594)明代曹洞宗僧。唐县(河南)人,俗姓...
方所
方角与处所。即占有空间一部分之场所。俱舍论卷八(大...
方服
比丘之法衣(袈裟)皆为方形,故称方服,又称方袍。[...
方便
梵语 upāya,巴利语同。音译作沤波耶。十波罗蜜...
方便二种相
谓诸菩萨为救渡众生所示现之二种善巧方便。据地藏十轮...
方便化身
指阿弥陀佛报身中之化身。此化身乃弥陀为酬报四十八愿...
方便心
(一)四心之一。指权智之心。净土宗谓,能往生弥陀净...
方便心论
全一卷。后魏吉迦夜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论...
方便有余土
天台宗所立四土之一。即阿罗汉、辟支佛及地前菩萨所居...
方便波罗蜜
梵语 upāya-pāramitā。为十波罗蜜之第...
方便波罗蜜菩萨
梵名 ārya-upāya-pāramitā,译...
方便品
(一)为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品之品名。其内容系讲说...
方便般若
(一)谓圆常大觉之方便之德。为三般若之一。方便,犹...
方便杀生
指大菩萨所行利益众生之杀生。此等杀生无染浊之过失,...
方便现涅槃
即天台宗所说之方便净涅槃,为三涅槃之一。又作应化涅...
方便智
二智之一。又作权智。为“实智”之对称。指熟达方便法...
方便随缘止
天台宗所立三止之一。又作系缘守境止,略称方便止。系...
方便声
指密教阿字五转(阿字音韵上之五种变化)中 (恶)字...
方相
五种结界相之一。乃大界中之界形方正者。即以河川、树...
日轮
(一)即指太阳。为日天子所居宫殿之外观。观想于日,...
日暹寺
位于日本名古屋市,号觉王山。明治三十三年(1900...
日曜
梵名 Sūrya。七曜之一,九曜之一。又作日天曜、...
日严寺
位于陕西西安。隋仁寿元年(601),晋王广营于长安...
月上女
乃印度毗耶离城长者毗摩罗诘之女。名月上,初生不久,...
月上女经
梵名 Candrottarā-dārikā-par...
月天
梵名 Candra。又作月天子、宝吉祥天子。音译作...
月氏
(Kusana)西元前三世纪至西元五世纪顷,活动于...
月光大臣
印度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之臣。其人聪慧多智,阿阇世太...
月光太子
释尊在过去世为国王之子,称为月光太子,一日出外游观...
月光王
月光,梵名 Candra-prabha,音译战达罗...
月光童子
月光,梵名 Candra-prabha。又作月明童...
月光菩萨
月光,梵名 Candra-prabha。(一)释尊...
月江正印禅师语录
凡三卷。又作月江和尚语录、月江印禅师语录。元代临济...
月舟和尚遗录
凡二卷。略称月舟录。日僧曹源滴水编。收于大正藏第八...
月舟寿桂
(1460~1533)日本临济宗僧。京都人。别号幻...
月忌
又作祥月。指于死者每月之忌日,请僧诵经供养。乃每月...
月官
梵名 Candragomin,西藏名 Btsun-...
月婆首那
梵名 Upa?ūnya。为中天竺优禅尼国王子。天资...
月单
禅林中,执掌全寺收支之职者,一月一结算,作成表格,...
月喻菩萨十种善法
据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七载,菩萨尘缘净尽,体性圆明,...
月爱三昧
即如来于涅槃会上,为愈除阿阇世王之身疮所住之三昧。...
月种
梵名 Candra-vaj?a。又作月统。乃印度刹...
月称
梵名 Candrakīrti,西藏名 Zla-ba...
月精寺
位于韩国江原道平昌郡五台山。为韩国三十一本山之一。...
月精摩尼
宝珠之名。月精,梵语 candra-bhāsa;摩...
月盖长者
月盖,梵名 Somachattra。乃佛世时,印度...
月潭
明代禅僧。号真圆。湘(湖南)人,俗姓萧。生卒年不详...
月辇
月天子之辇。据起世经卷十所载,月辇系由青琉璃所成,...
月轮
(一)月之别名。以月圆如轮,故称月轮。俱舍论卷十一...
月轮寺
属日本天台宗。位于京都市右京区嵯峨(即爱宕山中腹)...
月轮观
观自心如月轮之观法。又作净菩提心观。即阿字观。据菩...
月坛
即殿堂壁外所设之露坛。因常为月光所照,故称月坛。[...
月灯三昧
佛尝在王舍城耆阇崛山,对月光童子宣说一切诸法体性平...
月灯三昧经
梵名 Samādhi-rāja。凡十卷。高齐那连提...
月曜
梵名 Somah。七曜之一,九曜之一。又作太阴、月...
月藏分
凡十一卷。大方等大集经为大集部诸经之集成,全经六十...
木上座
指拄杖。据山堂肆考载,夹山尝问佛印:“和尚阇黎与什...
木叉提婆
梵名 Moksadeva。意译解脱天。(一)玄奘三...
木佛
木雕之佛、菩萨像。于印度,佛在世时优填王延请巧匠,...
木佉褒折娜
梵语 mukha-prochana。比丘十三资具之...
木律僧
犹如木偶之律僧。贬称谨守戒律而不知活用之持律者。 ...
木食
谓住山中修苦行者,绝食五谷,唯啖果实。即远离世欲,...
木马
禅林用语。木制之马无有思虑念度之作用,故丛林每以之...
木患子
又作槵子、木槵子、无患子。恐系学名 Koelreu...
木蛇
(一)指波罗提木叉(别解脱)。朝野群载十二律师敕宣...
木鱼
古称鱼鼓、鱼板。指鱼形木制之法器,中凿空洞,扣之作...
木雕
指木雕佛像。制作佛像之木材,以旃檀类最为贵重,次为...
木头
以木头比喻犯戒之人。梵网经卷下(大二四·一○○九上...
木曜
梵名 Brhaspati。七曜之一,九曜之一。又...
木兰色
即赤黑色。系比丘染制袈裟所用三种如法色之一。印度人...
木栾子
木栾树之子。为木槵子之一种,可制数珠。[续高僧传卷...
止
梵语 ?amatha,巴利语 samatha,音译...
止犯
二犯之一。谓停止修持善法而触犯戒体。即痴心怠慢,厌...
止行二善
止善与行善之并称。犹言止持作持、止恶修善、止善作善...
止利
日僧。为日本著名之佛像雕塑家。俗姓鞍部。推古天皇十...
止门
入正定以成就观行有六种法门(六妙门),止门为其第三...
功德游
指法事之乐。即于法事后,唱诵梵呗,朗咏诗歌等之乐。...
功德聚
功德积聚之意。(一)佛之德称。诸佛系由因位永劫之修...
功德坟寺
为已逝王侯贵族作功德而建之寺院,称为功德院;为守护...
功德丛林
指禅法。盖因禅法能生起智慧、神通、四无量等功德,故...
功德断
密教以烦恼本无而直下观达净菩提心之功德,称为功德断...
功慧力
指功德与智慧之力用。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
功勋
指修行之功果、阶段。亦为对未达圆融见解之贬称。抚州...
包尔文书
(The Bower Manuscript)为西域...
北山住部
梵名 Uttara-?aila。音译作郁多罗施罗。...
北山录
凡十卷。唐代梓州慧义寺沙门神清撰,北宋慧宝注。又称...
北天竺
古印度五天竺之一,相当于印度西北方之诸国;在玄奘大...
北斗七星
指在北方聚成斗(杓)形之七星。略称北斗。即离北极约...
北斗七星延命经
全一卷。为译于唐代之密教经典,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
北斗七星念诵仪轨
全一卷。唐代金刚智(671~741)译。收于大正藏...
北斗七星护摩法
全一卷。唐代一行(683~727)撰。又作复炽盛光...
北方七曜众
即密教胎藏界现图曼荼罗外院北边之百药、爱财、多罗、...
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
全一卷。为唐代不空(705~774)所译之密教经典...
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
全一卷。为唐代不空(705~774)所译之密教仪轨...
北本涅槃经
凡四十卷。北凉昙无谶译。即大般涅槃经。略称涅槃经。...
北石窟寺
又称寺沟石窟。与“南石窟寺”对称。位于甘肃庆阳县西...
北寺宋塔
位于陕西蒲城县城北。始建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
北辰菩萨
北辰,指北极星。密教中以北极星为北斗七星,并视之为...
北周武帝
(543~578)复姓宇文,名邕,字祢罗突。宇文泰...
北宗五方便门
与“观心”之说同为北宗禅思想之骨干。略称五方便、五...
北宗禅
又作北禅、北宗。为“南宗禅”之对称。禅宗五祖弘忍之...
北枕
即头枕北方。佛陀临入灭前,至北方拘尸那城沙罗双树间...
北度
指师徒之礼。盖师居北位度化弟子,弟子面北作礼,故称...
北俱卢洲
梵名 Uttara-kuru,巴利语同。又作北拘卢...
北传佛教
总称自北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韩国、日本之佛教,及由...
北路
巴利名 Uttarāpatha。为“南路”(巴 D...
北汉山
位于韩国首都汉城之北。海拔八三六公尺,为古城之旧址...
北台
指五台山。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代州,地处北地,故称北台...
北齐文宣帝
(529~559)北齐初代皇帝(550~559 在...
北颊
指面向僧堂,其前门右侧之柱处,称为北颊。一般僧堂之...
北禅寺
位于江苏吴县。又称北禅院。相传三国时孙权之母于赤乌...
北禅烹牛
禅宗公案名。北禅,指北宋云门宗禅师福严良雅之法嗣智...
北魏太武帝
(408~452)即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焘。鲜卑人。...
北魏文成帝
(440~465)即北魏第四代皇帝拓跋浚(452~...
北魏孝文帝
(467~499)即北魏第六代皇帝拓跋宏(后改姓元...
北魏宣武帝
(483~515)即北魏第七代皇帝拓跋恪(499~...
北魏道武帝
即北魏之建国皇帝拓跋圭。鲜卑人。在位期间为登国元年...
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
又称宋云行纪、慧生行传、惠生使西域传。附载于东魏杨...
北居简禅师语录
全一卷。又作北涧和尚语录、北涧语录。宋代僧北涧居简...
四见
见,指眼睛所见或经由推想而对某种事物产生之见解。四...
半天婆罗门
为双身毗沙门之片身。双身毗沙门,通常为毗沙门天(多...
半支迦
梵名 Pācika。又作半只迦、半只迦大将、般止柯...
半月堂仪
禅林中,每月十五日与三十日,于僧堂仪式结束之后,所...
半月满月
(一)半月即弦月,乃密教金刚界月光菩萨、月天等之三...
半印
密教手印中,两手所结印契之一半,称作半印。亦即单手...
半字满字
此有四义,即:(一)就字体而言,指梵语悉昙章之生字...
半制大摄心
为日本丛林仪规。每年夏季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雨...
半拉城
位于东北吉林珲春县之西约四公里处,推定为唐初所建之...
半果
指阿育王所用以供养众僧之半只庵摩勒果(梵 āmal...
半者珂但尼
梵语 pacakhādanīya。又作半者佉阇尼、...
半者蒲膳尼
梵语 pacabhojanīya。又作半者蒲阇尼。...
半个圣人
半个,比喻少数、稀有。半个圣人,意即圣人之一半。于...
半夏
即禅林夏安居时,结夏至解夏三个月间之中间日。夏安居...
半娜婆果
略称半娜。据大唐西域记卷十载,其果形如冬瓜,熟则黄...
半座
梵语 ardhāsana。即让座席之半分与他人并坐...
半托迦
梵名 Panthaka。十六罗汉之一。又作半他迦、...
半晚
指丛林中,从午斋结束至晡时之中间时刻,称为半晚,约...
半偈
指“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一偈之...
半超
指不完全超越。声闻四果中之第三果阿那含果(梵 an...
半开半合
禅林用语。又作半合半开。本为佛学教相判释之用语,开...
半跏思惟像
一种倚坐造型之佛像。一般为左脚下垂于地,右脚横叠于...
半跏趺坐
坐法之一。又称半跏正坐、半跏坐、半结跏、半跏、半坐...
半装束念珠
乃念珠之一种。又作半装束数珠。全部以纯水晶串成之念...
半路出家
出家,出离烦恼系缚之家,即出离在家之生活,专心修沙...
半酪
指小乘九部中之修多罗。在“半满二教”中被喻为半字教...
半满二教
又作半满教、半满二字教。即半字教与满字教之并称。半...
半莲华印
密教手印。其印相有二:(一)略称半莲印。即莲华合掌...
半遮罗大将
半遮罗,梵名 Pācāla。又称般遮罗大将、密严大...
半择迦
梵语 pandaka 或 kandāka。又作半释...
半独股印
密教印契之一。即不动根本印。为独股印之半印,又作小...
半钱
比喻实际修行之助益。如贫穷之人徒有数邻人珍宝之喜,...
半斋
(一)指持斋半日,亦即破斋之意;盖持斋之法,宜以一...
半钟
即小钟,为佛堂六物之一,其形量仅及大钟之半。又称唤...
半体
指书写悉昙文字母音字(摩多)之略体时所用之记号。系...
卡拉诺斯
(Kalanos)梵名 Kalyāna。乃西元前四...
占
指占卜。乃假藉托宣、前兆、占星术等方法,与一种超越...
占星术
英语 Astrology。为藉星辰占卜吉凶之术。即...
占相吉凶
指占卜命相,在佛教为五种邪命之一。佛陀禁止比丘学占...
占察
指占筮之法。在密教中,行者观自心为月轮或莲花,于其...
占察经
凡二卷。又称占察善恶业报经、地藏菩萨业报经、地藏菩...
去此不远
意即阿弥陀佛去此不远;言极乐净土虽离此西去十万亿佛...
去行
指离秽土之行,即为往生净土而修之各种行持;或指以往...
去来今
即指过去、未来、现在之三世。与“过现未”一词同义。...
去来他国尘境
禅林用语。谓远离自己之故乡而流浪他方,禅林中以之比...
去来实有宗
印度古代外道十六宗之一。又作古来实有宗、去来有实论...
去粘解缚
禅林用语。谓去除身上之粘缚;于禅林中,转指解去烦恼...
去秽咒
又作去秽真言。入厕前后所唱之真言有五,其中去秽咒为...
去秽服
为袈裟之别名。袈裟具有众多功德,能令众生去除淫、怒...
可中
禅林用语。意指假若、恰好,或谓纵使、纵然、犹若等。...
可见不对色
可见,指肉眼可见者;不对色,指不具障碍之性者。于各...
可见有对色
可见,指肉眼可见者;有对,指由极微细物质组成而具有...
上一页
下一页
静波法师
善导大师
戒邪淫
忏悔法门
法语系列
普门品
莲池大师
其他法师
供佛
供养
减少欲望
慧律法师
弥勒菩萨
财富
福报
六祖慧能
广化老和尚
净慧法师
圆瑛大师
药师法门
佛教词典 fodian.cc
词典首页
随机推荐
佛教文库
全部栏目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