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瑜伽师地论

【中国佛教】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旧传佛涅槃后九百年,弥勒菩萨下降中印度阿踰陀国讲堂,为无著菩萨宣说五部大论(一、《瑜伽师地论》,二、《分别瑜伽论》,三、《大乘庄严经论》,四、《辨中边论》,五、《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瑜伽师地论》即为其中最根本的一部论。

  本论的梵文原本,以前只存在《菩萨地》部分,这已于1930~1936年间由日本荻原云来校订印出,1936年印度罗睺罗更于西藏萨迦寺发现本论梵本,录写归印,已有部分刊行。

  本论在唐译以前,已经有几种部分译本:一、《菩萨地持经》十卷,昙无谶于北凉玄始三年到十五年间 (414~426)译出,相当于唐译本论第三十五至五十卷前半《本地分菩萨地》。二、《菩萨戒本》,一卷,昙无谶在和前经同时译出,相当于本论第四十至四十一卷《本地分菩萨地戒品》。三、《菩萨善戒经》,九卷,求那跋摩于宋元嘉八年(431)译出,相当于《本地分菩萨地》,和《地持经》大同,但另有《序品》。四、《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一卷,求那跋摩在和前经同时译出,这是《菩萨戒本》的异译。五、《十七地论》,五卷(已佚),真谛于梁大宝元年 (550)在富春译出,相当于本论第一至三卷《本地分五识身相应地》和《意地》。六、《决定藏论》,三卷,真谛于梁代(一作陈永定元年到太建元年间,即 557~569)译出,相当于本论第五十一至五十四卷《摄决择分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以上皆本论的部分异译。本论另有西藏文译本,总题《瑜伽行地》,区分前十二地(二十六卷),声闻地(二十卷),菩萨地(二十二卷),摄决择(四十三卷),摄事(二十二卷),摄调伏,摄异门,摄释(都不分卷),共八部分。题为无著造。同译,收在西藏大藏经丹珠尔中。

  本论的译者唐玄奘法师为求取本论全文赴印游学,从戒贤法师得到了传授,回国后,即于贞观二十一年(647)五月,于弘福寺翻经院开始传译。当时列席译场的,有名僧灵会、灵隽、辩机、文备、神泰等二十余人,到二十二年五月译完。次年(649)七月,又在大慈恩寺翻经院译出《菩萨戒羯磨文》一卷(本论第四十、四十一卷的一部分)。同时译出《王法正理论》一卷(本论第六十一卷别译)。
  《菩萨戒本》一卷(本论第四十卷末及第四十一卷的别译,和昙无谶译《菩萨戒本》及求那跋摩译《优婆塞五戒威仪经》的前半相同)。在这以后不空于天宝十二年到大历九年间(753~774),译出《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一卷,和玄奘译《王法正理论》大同。

  本论题名《瑜伽师地》,瑜伽译云相应,并有一致、和合等义。依《瑜伽师地论释》,本论说三乘行者(即瑜伽师)所观的境、所修的行、所证的果位(即瑜伽师地),互有方便善巧、相应的意义,故总以瑜伽师地为名。

  本论内容大别五个部分:第一《本地分》,五十卷(从第一卷到第五十卷);第二《摄决择分》,三十卷(从第五十一卷到第八十卷);第三《摄释分》,二卷(从第八十一卷到第八十二卷);第四《摄异门分》,二卷(从第八十三卷到第八十四卷);第五《摄事分》,十六卷(从第八十五卷到第一百卷)。此中《本地分》是全论的基本部分,把瑜伽师所依、所行的境界区分十七地,以详说三乘观行的根本事相,因此本论旧有《十七地论》之称。后四分是释论,以决择解释论本兼及经律的要义。

  第一《本地分》,广分别十七地。一、五识身相应地,就前五识的五方面说:(一)自性,是了别色、声、香、味、触五境;(二)所依,是五根与意根及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三)所缘,是五境;(四)助伴,是俱有相应的心所;(五)作业,是了别自境。二、意地,就第六、第七、第八三识说,也有五方面:(一)自性,是心、意、识;(二)所依,是意及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三)所缘,是一切法如其所应;(四)相伴,是具有相应的五十三种心所;(五)作业,有共不共业;和前五识相同的是共业,特殊的是不共业。由此更用色聚、相应平等十门以解释其义用。这是因为一切诸法依识而起,以识为体,识法最胜,故先建立以上二地。三、有寻有伺地,四、无寻唯伺地,五、无寻无伺地:寻是(思或慧)于所对境粗略推求;伺是(思或慧)于所对境详细审察。在欲界及色界初静虑的根本定和它的未至定,都有寻、伺,是为有寻有伺地。静虑中间即在初静虑和第二静虑间的中间定,只有伺而无寻,是为无寻唯伺地。第二静虑以上七地的根本定及近分定,都无寻伺,是为无寻无伺地。这三地都用界、相、如理作意、不如理作意、杂染等起五门加以说明,并分别阐明这三地的有漏、无漏诸法。六、三摩呬多(等引)地,就定地说,有五方面:(一)总标,有静虑(四静虑)、解脱(八解脱)、等持(空、无愿、无相三三摩地等)、等至(五现见、八胜处、十遍处、四无色、无想、灭尽定等等至)四种三摩呬多;(二)安立,只此等四种是三摩呬多地,欲界的心一境性不在其内;(三)作意差别,有了相作意等七种根本作意及缘法作意等四十种作意;(四)相差别,有所缘相、因缘相、应远离相、应修习相四种相,又有自心相、外相、所依相等三十二相;(五)略释诸经宗要,依经总释解脱等三种定义。七、非三摩呬多地,即修定中未能如法,一切散乱,自性不定,有十二种相。这两地总摄一切定非定位所有诸法。八、有心地,九、无心地,都用地施设、心乱不乱、生不生、分位、第一义五门建立。其中五识身相应、意、有寻有伺、无寻唯伺四地是有心地。无寻无伺地中,无想定、无想生及灭尽定是无心地,其余是有心地。但依第一义建立,只无余依涅槃界中,阿赖耶识永灭,是无心地。十、闻所成地,是于五明处听闻解了,包括其中内明处有事施设建立相、想差别施设建立相、摄圣教义相、佛教所应知处相四种相;医方明处有于病相善巧、病因善巧、已生病断灭善巧、已断病后更不生方便善巧四种;因明处有论体性、论处所、论所依、论庄严、论堕负、论出离、论多所作法七种;声明处有法施设建立相、义施设建立相、补特迦罗施设建立相、时施设建立相、数施设建立相、处所根栽施设建立相六种;工业明处有营农工、商估、事王、书算计度数印、占相、咒术、营造、生成(畜养)、防邪(裁缝等)、和合(调解斗讼等)、成熟(成熟饮食)、音乐十二种类。十一、思所成地,是于自性清净、思择所知、思择诸法三种相相应善巧。其中自性清净是审谛思惟所闻诸法的道理等,有九种相;思择所知是思惟决择一切所应知的法义,于有法了知有相,于非有法了知无相;思择诸法是思惟决择经文和偈颂的法义。十二、修所成地,是修道中于四处、七支相应善巧。四处是修处所、修因缘、修瑜伽和修果,这四处又可分摄为生圆满、闻正法圆满、涅槃为上首、能成熟解脱慧、修习对治(瑜伽)、世间一切种清净、出世间一切种清净七支。十三、声闻地,阐明声闻的种姓、发心、修行和得果。有四瑜伽处:初种姓瑜伽,第二数取趣(补特迦罗)瑜伽,第三安立瑜伽,第四世出世瑜伽。十四、独觉地,阐明独觉的种姓、发心、修行和得果。独觉原摄于声闻类,今只略说独觉种姓、道、习、住、行五种相。十五、菩萨地,阐明菩萨的种姓、发心、修行和得果,分四持瑜伽处:初持十八品,总明菩萨所学之法,叫作初持瑜伽处。第二持四品,是随初持所学法而起修,叫作随法瑜伽处。第三持五品,由修习而成满,叫作究竟瑜伽处。第四持一品,重明以前诸其次第的意义,叫作次第瑜伽处。十六、有余依地,阐明有余依涅槃有三种相。十七、无余依地,阐明无余依涅槃有三种相。

  依《瑜伽师地论略纂》所说,此十七地可以境、行、果三种相摄。即前办地是三乘境。其中由于一切法以识为体,故五识及意二地是境体;寻伺三地有上下粗细的不同,是境相;等引、非等引,有心、无心四地有定散隐显的分别,是境用。次六地是三乘行,通修三慧行,故闻、思、修三地是通行;三乘都随机修法,成就自乘,故声闻、独觉、菩萨三地是别行。后有余依、无余依二地是三乘果。

  第二摄抉择分,对于本地分中的问题加以抉择,并抉发本地分所没有祥述的深隐要义。分十二大段:一、抉择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先以略义十门建立阿赖耶,阐明唯识的道理;后以广义六门解说六善巧,阐明法相的道理。二、抉择有寻有伺等三地,初杂抉择,分辨燄摩因饶益众生而称为法王以及大海水咸等因缘。次正抉择烦恼杂染、业杂染和生杂染。三、抉择三摩呬多地,初杂抉择,次引经解释,次抉择修定三种因缘及六顺出离界修定法,次抉择四静虑及四种修定法等。四、抉择非摩呬多地,阐明十二种不定地和十二种不定地的对治法。五、抉择有心地,言诸心差别而转,略由五相:(一)由世俗道理,(二)由胜义道理,(三)由所依(阿赖耶识)能依(七转识),(四)由俱有,(五)由染净建立,并加以解释。六、决择无心地,说由七种因缘,心不得生。七、抉择闻所成慧地,初释归依,次释沙门、婆罗门的差别,次释欲、有、梵行三求,次释内明,次杂抉择闻所成慧地的义理。八、抉择思所成慧地,初就四种思议等五门杂抉择,次就有色无色、有见无见等二十九门分别。九、抉择修所成慧地,阐明声闻乘相应的作意和大乘相应的作意等十六种修。十、抉择声闻地及独觉地,只抉择声闻地,初就成立无种姓等七门分别,次辨声闻种类,次辨四圣谛等,次分别律仪,次声闻行果,后杂抉择。十一、抉择菩萨地,先次第抉择前三持瑜伽,后引《宝积经》解释十六法门以及一切菩萨行果等。十二、抉择有余依、无余依二地,分别二种涅槃界中离系、寿行、转依、住等多门差别。

  第三摄释分,解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阿含经》的说法和解释的仪则,初明说法应知的五分,次明解经的六义。第四摄异门分,略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阿含经》所有诸法的名义差别。第五摄事分,略摄十七地有关的三藏特别是《杂阿含经》等众多要事义。初阐明契经事,次明调伏事,后明本母事。

  本论抉择分等四分,引用多种旧籍,如本地分思所成地引《法句经》本母释,摄抉择分菩萨地引《小品宝积》及《解深密经》的本母释,摄事分引《杂阿含经》本母释等,又释异门分实即《阿含经》的释名。

  本论的印度旧注,现存的有:汉藏文译本《瑜伽师地论释》,最胜子等造(藏译本不题作者),汉译本唐玄奘译。藏译本缺译人名,旧录或作胜友译。卷首有归敬序,次总释《瑜伽》一论的大纲,分所为、所因、名义、宗要、藏摄、释文六门,释文门中更略释十七地的名义。据玄奘法师说这部释论大约有五百卷(见《瑜伽论记》卷一上),现只翻译了一卷。这是《瑜伽》注疏中最古的一种,后来的注疏,大都采用它。此外印度旧注,还有仅存藏文译本的《菩萨地释》,《菩萨戒品释》,都是德光所造。前一种是然灯吉祥智、戒胜同译,后一种是慧铠、智军同译。又《菩萨戒品广释》,胜子造,胜友、慧铠、智军译。又《菩萨地释》,海云造,寂贤、戒胜同译。其次,中国的注疏,现存《瑜伽师地论略纂》,原十六卷,唐窥基撰,这是《瑜伽》从第一卷到六十六卷的注释,卷首依《释论》作归敬序,次依释论用叙所为、彰所因、明宗绪、显藏摄,解题目、释本文六门料简。又《瑜伽论劫章颂》,一卷,唐窥基撰,全文都是七言颂,共三十六颂半,乃是将《瑜伽》卷二中有关劫的名目、次第、数量及成住坏空四时期和始终名义结成颂文以便记诵的。又《瑜伽论记》,四十八卷,唐遁伦集撰,在第一卷首,也依《释论》和《略纂》用叙所为等显六门发端,和《略纂》大同,本文采集玄奘门下景、泰、备、基四大家及余师十余家之说。《瑜伽师地论义演》,四十卷,今存二十二卷(后半杂入澄净科文),唐大安国寺沙门清素于贞元十七年(801)撰述,卷首略释《瑜伽》的名义,次用叙起论因、彰说论意、明论宗体、藏乘所摄、辨总别题、依文制释六门料简。此外敦煌本《瑜伽师地论分门记》(已印出六卷),《瑜伽论手记》(已印出四卷),都是唐法成所讲述,听者笔记,前一种是大科,后一种是略解,并有对照藏文本注出异义。又有《瑜伽师地论叙》,二卷,近代欧阳渐撰,全叙分作总略、五分、十要、十支、十系、绪言六项。以上都是研究本论的参考要籍。本论的注疏已佚的有二、三十种,其中重要的有惠景《疏》二十卷,神泰《疏》十卷,文备《疏》十三卷,元晓《疏》四卷,憬兴《疏》十卷,《释论记》三十六卷,行达《料简》一卷,智周《疏》四十卷,太贤《纂要》三卷,《古迹记》四卷,极太《羽足钞》五卷等。

上篇:法华经文句 下篇:阿毗达摩集论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中国佛教

羯磨僧

梵语 karma-savgha。指受具足戒之比丘四人以上,不论凡...

阿罗歌

(植物)Arka,花名。又作阿迦。译为白花,其大叶,外...

沉心及策心

【沉心及策心】 p0708   俱舍论二十六卷六页云:沉心...

金粟说净法

亦名:钱宝说净法、金银说净法、钱宝作净法、净施钱宝...

宗赜慈觉

宋代净土宗、云门宗僧。襄阳人,俗姓孙。谥号慈觉大师...

权巧

(杂语)如来之权谋,巧协于时机也。灵芝弥陀经疏上曰...

始士

即菩萨。取其始发心之义。涅槃经疏三德指归卷二(卍续...

外道论中决定无有众苦边际

【外道论中决定无有众苦边际】 p0494 瑜伽十七卷二十页...

嗢达洛迦

(人名)又作郁头蓝弗。人名。译曰雄杰。慧琳音义十八...

须跋

(人名)苦行外道之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须跋执苦行...

二种无倒建立

【二种无倒建立】 p0033   瑜伽十三卷二十三页云:又...

妙觉

(术语)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不可思议,曰妙觉。即...

【大藏经】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转法轮品第一 如...

【大藏经】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元魏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 如是我闻...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序品第...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对苦与乐看法的层面不同,感受自然也不一样,关键在于...

惜福

我的外祖母活到八十岁,她过世的时候我还年幼,有许多...

生命有限,应积极寻求解脱

大家都知道,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也是有限的。人们追...

当知此念佛者,是人中的芬陀利华

大凡生存于斯世,每个人带着宿世的业力或愿力,在其人...

关于吃素的两个认知

慈悲心的直接的表达就是不杀生,我们住在沿海地区的众...

供灯的功德利益与仪轨

供灯之功德利益 在《大藏经》中,对供灯的功德介绍得很...

世间赏罚与因果报应之不同

原文: 阅来书,知汝聪明尚不彻底,故以儒佛之因果,与...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殊胜利益

净土法门的殊胜利益,就在于它是个极特别的法门,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