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大品般若经

【中国佛教】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大品般若经》,具名《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二十七卷(一作二十四卷、或三十卷、或四十卷),鸠摩罗什在姚秦弘始五至六年(公元403~404)译出。此经据《大智度论》卷一百说是二万二千颂,但印度南方另有二万颂的本子(《现观庄严论》所据本)流行,而玄奘法师所译《大般若经》第二会则是二万五千颂(见《法苑珠林》卷一百)。这些都是因时因地流传而有增减,但都是以二万五千颂为经名。

  《般若经》在印度大乘教中出现最早。据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所述,八千颂的《小品般若》在旃陀罗崛多王时出世,此王若为阿育王之祖,则《小品》当于公元前四世纪之末流出。后于公元179年(汉光和二年)由竺伊朔和支娄迦谶译为十卷《道行般若》。三国时,颖川朱士行以《道行》义不具足,于公元260年西行,到于阗国,得到《般若经》的梵书正本,凡九十章,于282年遣弟子弗如檀(法饶)送经到洛阳,后来遇竺叔兰和无罗叉,遂在291年共译为《放光般若经》三十卷(或二十卷)。在这以前,竺法护曾在286年译出《光赞般若波罗蜜经》三十卷(残),品目开合和《放光般若》有些不同。这两部般若内容大同于《大品般若》。

  姚秦时代,鸠摩罗什大宏龙树一系的学说。他在翻译《大智度论》的同时,译出《大品般若经》,经文有疑,即依释论勘正,文义既具足,而且经论并翻,所以《般若》的传译极为完美。后来,初唐玄奘法师曾据二万五千颂本重译为《大般若经》第二会七十八卷(662年),辞义更为圆满,但对于中国佛学的影响终未如罗什所译《大品》的巨大。

  三解脱门,谈摩诃衍摩诃萨。第二十七品至第四十四品为信解般若,佛与帝释谈般若福德,令初发心者都生信解。又为弥勒说菩萨行,令已成熟者入甚深般若。第四十五品至第六十六品为实相般若,说魔幻魔事和阿鞞跋致(不退转)相,令久修人功深不退。第六十六品至经末为方便般若,详说菩萨境行果而以方便为指归。从全经来看,第六十六品以前显然自成一部分(有《嘱累品》);而《小品般若》和唐译《大般若经》的《四分》、《五分》以及宋译的《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三卷,宋法贤译)都是这一部分的略本。从《小品般若》中可以看出信解般若和实相般若两周更是全经的重心。在这两周中帝释是请白问答的主要人物,如果以人为主,这两周也可合称为帝释般若。

  《大品般若》的解释,当以龙树的《大智度论》为最早。《大智度论》由鸠摩罗什在姚秦弘始四年至七年(402~405)译出。而在印度这一部《大品般若》的释论似乎自罗什以后即告失传,在无著以下的中观、瑜伽两系诸师的著作中,均未提及龙树的这一部著作。

  印度后期及西藏所传弥勒五论之一的《般若论》为《现观庄严论》。据多罗那他的《印度佛教史》所说,和陈那的友人 (或弟子)三宝使同时的寂铠已见到此论,而从世亲学般若的解脱军也疑惑经文与《现观庄严论》不符,后遇寂铠,得见从南印布呾洛迦山请来的《般若二万颂》,分七品与论相合,才据以作释。据此,则此论在公元五、六世纪之交已泛流行。但是唐代以前来华传译无著、世亲、陈那之学的印度译师都未提到这一部论,唐代入印求法的玄奘、义净、不空等也未提及这一部论,终唐之世来华的印度译师也未说到这一部论。尤其是与不空同时代的寂护(入藏的中观学者)的著作中也未曾见到有本论的迹象,因此近代的佛教学者大都认为此论的流行不能早于师子贤的时代。师子贤为寂护弟子,据多罗那他说他曾从遍照贤学《般若经》及《现观庄严论》 (颂),在印度法护王在位时弘法,约于法护王即位二十余年后入灭。他所著《现观庄严般若波罗蜜多优波提舍论释》,由印度高僧明作光和西藏译师吉祥积译为藏文。近人法尊曾依藏文译本将《现观庄严论》颂本译为汉文并加诠释。在《现观庄严论》中以八品分摄二万颂经义。八品是《一切相智品》(《大品般若》二至二十六品),《道智品》(二十品至四十二品),《一切智品》(四十三品),《一切相现等觉品》(四十四至六十品),《顶现观品》(六十一至七十五品),《渐次现观品》(七十六品),《一刹那现观品》(七十七品),《法身品》(七十八至八十七品)。各品另分细目,都可与经文依次配属。

  藏译有关二万五千颂的论释,在已收入藏经中的,还有圣者解脱军及大德解脱军两种《二万五千颂般若经论现观庄严释》,师子贤的《二万五千颂般若合论》(七十四卷),和牙军的《十万颂二万五千颂一万八千颂般若广释》,以及另外几种解释《现观庄严论》的著作等。汉土则有隋吉藏的《大品般若经游意》一卷,《义疏》十卷。唐新罗元晓的《大慧度经宗要》一卷等。

上篇:大般若经 下篇: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中国佛教

归依佛

(术语)舍邪师而事正师也。大乘义章十曰:依佛为师,...

(一)悉昙字 (ū)。又作乌、污、忧、优、邬、瓯。悉昙...

自类譬喩所引相

【自类譬喩所引相】 p0602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一页云...

可漏子

又作壳漏子、可漏。(一)即古代禅林之信封或书信袋。可...

互用罪

(术语)互相滥用三宝物之过罪也。此有三宝互用,当分...

释鉴稽古略续集

凡三卷。明代僧幻轮着。略称稽古略续集。收于大正藏第...

六聚界

(名数)类聚比丘之具足戒,有七聚及六聚。...

金刚香菩萨

(菩萨)Vajradhpa,金刚界曼陀罗第一根本成身会三十七...

未来世

(术语)三世之一。就刹那之三世而言。以现在一刹那为...

过量尼师坛戒缘起

亦名:过量坐具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

有灾

【有灾】 p0537   瑜伽八十四卷十八页云:有灾者:谓...

识缘名色名色缘识

【识缘名色名色缘识】 p1438 世亲释三卷三页云:谓世尊...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大藏经】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序品第一...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唐三藏沙门义净奉 制译 如是...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如何获取使用财富

财富是什么?我们如何获取?如何使用? 一般讲到财富...

受八关斋戒法

念诵仪轨: 一、发愿 归命一切佛,惟愿一切佛菩萨众,...

临终助念遭亲属反对,应该如何应对

问: 作为佛弟子,父母去世应以佛教方式助念送往生,...

死亡犹如搬家

死亡像什么呢?等于我们搬家一样。我们这一生搬家搬得...

外境没错,错在自心

外境永远没有错,错在自心。在我进入佛门不久,我的一...

一个恶念使亲人生不如死

有一次,末学到某医院为某甲病人助念,忽然间,附近病...

慧律法师《空的哲学思想》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位法师、诸位长官、诸...

一心归命通身靠倒的决心

【禅与净土,唯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乃约机约修。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