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弥曼差经

【佛光大辞典】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梵名 Mīmājsā-sūtra。为印度六派哲学弥曼差学派(梵 Mīmājsā)之根本圣典。传为耆米尼(梵 Jaimini)著于西元前二、三世纪间,至二世纪顷,复由后人编纂成十二章六十节二七四二句,分为九一五论题,为六派哲学中分量最大之圣典。主要论述吠陀圣典中之教法(梵 dharma)、教令(梵 codanā)等,而与雅利安人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盖彼等之日常言行举措等皆受此类具有权威性之祭仪所规范。

自形式、性质而言,本经可分为神歌(梵 Mantra)与梵书(梵 Brāhmana)两类;自内容而言,则可分成五类,即:(一)仪规(梵 vidhi),叙述祭式之规定,篇幅占本典之大部分,包括行祭时之神(因陀罗、阿耆尼等)、供物(酥油、酥粥等)、祭主(家长)、祭事之次第顺序、祭官等之细则。(二)神歌,即赞歌、歌咏、祭词等三种吠陀本集。(三)名称(梵 nāmadheya),如火祭、新满月祭等各种吠陀典籍中之祭典名称。(五)禁制(梵 nisedha),说明祭式中应禁制之事项。(六)释义(梵 arthavāda),解说祭式之由来及其功德。

上述皆为关于祭事之各种记载,其知识来源均属天启性质(圣教量),而并非人生或思想之主要问题,故在哲学价值而言,并无特殊之意义。然全经之中,除去祭式部分,所余对于吠陀绝对性之探讨,则为印度哲学自古以来重要论题之一,亦即声音(梵 ?abda)常住或无常之议论。本经主张声音为宇宙实在之存在,一切构成祈祷之语言具有绝对之神秘力量,此即“声常住论”,此一论点亦与尼夜耶学派(梵 Nyāyika)、胜论学派(梵 Vai?esika)、佛教等教派有所关连。弥曼差派又基于“声常住说”展开五阶段之研究法,即研究对象、疑点、反对论、反驳定说、余论,从而确立知识探求之基础。就此点而言,于印度哲学中甚具思想史之意义。本经最重要之注释书为萨跋罗斯马米(梵 ?abarasvāmin)所作之萨跋罗注(梵 ?abara-bhāsya)。[印度哲学研究卷一(宇井伯寿)、弥曼蹉学派が显示する Dharma の意义(木村日纪)”] p6425

上篇:弥勒论师 下篇:弥曼差学派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眼药

修行密教者为除懈怠昏沉,于眼部所涂用之药物。苏悉地...

胡孙子

(杂名)猿形似胡人,故称猿曰胡孙子。后世转谓意马心...

时乞缚

梵语 jihvā。意译作舌,其原意为火焰,即能尝之义。盖...

大寺

(杂名)梵语,摩诃毗诃罗Mahāvihāra,玄应音义十六...

有余师

又称有余、余师、有诸师、有人。即指正统派以外之论师...

出家正行所获三种胜利

【出家正行所获三种胜利】 p0484 瑜伽十九卷一页云:谓...

三宝章

又作三宝标、三宝、三叉、三钴。用以象征佛法僧三宝之...

贪结

(术语)五结之一。贪欲之烦恼,使人系缚于三界之生死...

华严法界观门

全一卷。唐代华严宗初祖杜顺撰。全称修大方广佛华严法...

梵语 prāsāda, layana。即殿宇之义。又称殿堂。即指...

中洲

(杂名)须弥山之四方,有南赡部等四大洲,此四大洲各...

恶道

顺著恶行而趣向的道途,如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是...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佛说八关斋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 一时,婆伽...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菩萨授记品第一...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一名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 后汉月...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 入不...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个很奇妙的格式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

如何消除对寺院的不敬之心

问: 不敬来自些外在的因素,尤其是两次去九华山时,...

为什么要断离偷盗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

善恶有报的科学实证

现代的实证科学很讲究依据,当有了大量的科学依据时,...

本焕老和尚戒期开示

各位新戒: 恭喜你们步步高升,为什么这么讲? 你们刚...

佛说邪淫有十种罪

○三曰邪淫,彼或有父所护,或母所护,或父母所护,或...

内心安详即大富之业

富不限于财物的富有,道德学问的修养是无形、无价的财...

古代高僧的尊师重道

尊师重道是佛教的基本思想之一,佛陀在许多经典中都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