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jñāna,巴利语 ñāna。音译为若那、阇那。又作智慧。即对一切事物之道理,能够断定是非、正邪,而有所取舍者,称为智。后转指断烦恼主因之精神作用而言。如对其作严密之区别,智乃包摄于慧(梵 prajñā)之作用中;但一般多将智与慧视为同义,或合称为智慧。在俱舍七十五法及唯识百法中,智、见、忍三者同为慧之作用,对“见”为推求、推度,“忍”为认可、忍可而未断其疑可言,“智”则是更进一步,无疑地了知决断。
佛教经论中,对智所作之分类极多。如瑜伽师地论卷八十八举出正智、邪智二种,正智即由佛之正教如理作意所生之智,邪智即由外道邪教非理作意所生之智。佛教教义中,以获得正智为首要之务,视其为悟界之真因。在大小二乘所共通之修道要行戒、定、慧三学中,戒能使身、口、意三业清净,而使三昧之定现前,由定则可发得无漏圣智之慧,故以智为究竟。观四谛之理或观十二因缘之理,皆为智;修六度之行,亦以般若波罗蜜之智为究竟;而至佛果所得之菩提、涅槃中,菩提即指究竟之智,涅槃为其所证之理,故大小乘对智之论述极为广泛。
在小乘论部中,发智论卷七至卷十施设智蕴,举出一智乃至八智、十智、四十四智、七十七智等,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三至卷一一一,对此广加解释;成实论卷十五、卷十六举出二智、四智、五智、六智、八智、十智、四十四智、七十七智等;阿毗昙心论卷四及杂阿毗昙心论卷六说明三智、四智、十智;俱舍论卷二十六、卷二十七亦说明二智、四智、六智、八智、九智、十智。
其中,二智指有漏智与无漏智。有漏智即与烦恼密结之智,无漏智即断绝烦恼关系之智。有部等部派佛教,于无漏智中另立法智与类智二种。法智即观察欲界苦、集、灭、道四谛之智;类智则是类似法智之智,乃观察上二界(色界、无色界)四谛之智。四谛中之每一谛均有此二智,合计则为八智,即:苦法智、集法智、灭法智、道法智、苦类智、集类智、灭类智、道类智。若法智与类智无差别,则对每一四谛而言,即有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四种。八智中之前七智属于见道,第八智(道类智)属于修道。无学圣者之八智,即谓尽智、无生智。尽智乃我人体现四谛所尽知之智,亦即遍知“我已知苦,已断集、证灭、修道”之无漏智。无生智乃尽知我人已体现四谛,更无体现者之智,即遍知“我已知苦,更无所知之苦”等之无漏智。世俗智乃缘世俗对象所起之智,故属有漏智。他心智乃知他人现在之心、心所之智,通于有漏智与无漏智。以上之法智、类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世俗智、他心智等八智,加尽智、无生智,合称为十智。
所谓四十四智,即在十二因缘中,就无明以外之十一支,各观四谛之智,即:知老死智、知老死集智、知老死灭智、知趣老死灭行智,乃至知行智、知行集智、知行灭智、知趣行灭行智。
七十七智亦为就无明以外之十一支,各观三世顺逆及其法性常住之智,即:知生缘老死智、知非不生缘老死智、知过去生缘老死智、知彼非不生缘老死智、知未来生缘老死智、知彼非不生缘老死智、法住智,乃至知无明缘行智、知彼非不无明缘行智、知过去无明缘行智、知彼非不明缘行智、知未来无明缘行智、知彼非不无明缘行智、法住智。
大毗婆沙论卷一○六中,除前举法智、类智、他心智、世俗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八智之外,另举出法住智、涅槃智、死生智、漏尽智、宿住随念智、妙愿智、尽智、无生智等八智。其中,法住智即知诸法生起之因之智;涅槃智即知灭之智;通达未来后际之法为死生智;缘漏尽之法而通达涅槃性为漏尽智;通达过去前际之法为宿住随念智;不动罗汉起妙智,了如其愿,称为妙愿智。
成实论卷十六之五智品举出法住智、泥洹智、无诤智、愿智、边际智等五智。无诤智即以法住智与泥洹智修心,而至于无所诤之阿罗汉智;愿智即于诸法中无障碍之智;边际智即于得最上智之后,于增损寿命等事亦获得自在力之智。以上诸说,主要在分别说明观三界四谛之理,断见修二惑,得尽智、无生智,证阿罗汉果而入涅槃之过程。
大乘经典中,入楞伽经卷五举出世间智、出世间智、出世间上上智三种。其中,外道凡夫执着一切诸法之有无,为世间智;声闻、缘觉等虚妄分别自相、同相,为出世间智;佛、菩萨观察一切诸法不生不灭,离有无二见,为出世间上上智。
据大智度论卷二十三所载,于小乘十智之外,加佛之如实智,而为十一智;即以十智为三乘共有之智,如实智则为佛所独有之智。
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说道慧、道种慧、一切智、一切种智等四智;同经卷九大明品举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等三智。其中,道慧即知一道则趣向于涅槃之智;道种慧即知二道乃至无量道门,而知皆为一道、并无差别之智;一切智即知诸法之总相,而未能尽知别相之智;一切种智则为尽知总相与别相之智。
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谓一切智为二乘之智,道种智为菩萨之智,一切种智为佛所得之智。
十波罗蜜中,第六为般若波罗蜜,第十为智波罗蜜。依解深密经卷四地波罗蜜多品之意,智波罗蜜为方便助伴,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则为正智。
成唯识论卷九将智波罗蜜分为受用法乐智、成熟有情智二种。由六度成立妙智,受用法乐,称为受用法乐智;依受用法乐智令一切有情皆成熟,而获得大饶益,称为成熟有情智。
据旧华严经卷八之十住品所载,十住中第十灌顶住之菩萨,其所成就之悉能震动无量世界智有十智。在灌顶住菩萨之胜进分(更向上进次之阶位)所学之三世智,亦有十智。
大乘玄论卷四举出实智与权智之二智。实智为真实智,亦称如实智;乃照见绝对真实平等无差别之道理(真如)之智,与真智、如理智、根本智、无分别智相同。权智亦称方便智,乃有关相对差别之方便教及现象之智,与俗智、如量智相同。
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成唯识论卷九等,举出根本、后得二智。根本智即契证真如之智,又称如理智、无分别智、真智、胜义智、正体智。后得智即在根本智之后,再起反照世间通俗事象世界之智,又称如量智、分别智、俗智、世俗智。根本智与后得智、加行智(准备阶段之智),则称三智。
大乘唯识宗又立四智,指至佛果时,有漏心转回(转依)八识所得之四种无漏智。即:(一)大圆镜智,系转有漏第八阿赖耶识所得之无漏智。其变现犹如大圆镜之如实映现万物,故称大圆镜智,简称为镜智。(二)平等性智,系转有漏第七末那识所得之无漏智。此智可悟人我彼此平等,而与大慈悲相应,故称平等性智,简称为平等智。(三)妙观察智,系转有漏第六意识所得之无漏智。此为观察一切对境无滞碍,而能自在说法,断诸疑惑之智,故称妙观察智,简称为观智。(四)成所作智,系转有漏前五识所得之无漏智。此智乃为利益众生,而示现种种变化之妙业动作,即成就本愿力所应作之事,故称为成所作智,简称为作事智。
以上四智中之大圆镜智,如金刚之坚固,有碎物之力,任何顽迷烦恼均可破之,故密教称之为金刚智。密教以此四智加法界体性智,则为五智,即别开大日如来圆满之智,为转众生九识所得之智。此时,转第九阿摩罗识所得之法界体性智,则为五智之第一。五智可配合于五大(空、地、火、水、风)、五佛(大日如来、阿閦如来、宝生如来、阿弥陀如来、不空成就如来)及五部(佛部、金刚部、宝部、莲华部、羯磨部)。
据无量寿经卷下所载,佛之智有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等五种,此亦名五智。其中,佛智乃共通全体智之总名,其他四智则系有特殊性之别名。此四智依序与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等四智配合。
显扬圣教论卷十七举出十八种现观智,即:闻所生智、思所生智、修所生智、顺决择分智、见道、修道、究竟道、不善清净世俗智、善清净世俗智、胜义智、不善清净行有分别智、善清净行有分别智、善清净行无分别智、成所作前行智、成所作智、成所作后智、声闻等智、菩萨等智。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三则举出信解智、道理智、不散智、内证智、他性智、下智、上智、厌患智、不起智、无生智、智智、究竟智、大义智等十三智。其中,前三智为三慧所生之智,内证智为胜义智,他性智为他心智,下智为法智,上智为类智,厌患智至智智等四智为四谛智,究竟智为尽无生智,大义智为大乘菩萨之智。
此外,有关智之力用,其譬喻用语有智火、智炬、智光、智剑、智镜、智海、智船等。[杂阿含经卷十五、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三、旧华严经卷三卢舍那佛品、卷二十四“十地品”、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佛地经、舍利弗阿毗昙论卷九至卷十一、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卷八、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下、瑜伽师地论卷十、卷十三、卷三十八、卷六十九、梁译摄大乘论卷下、佛性论卷二、卷三、大乘庄严经论卷三、成唯识论卷十、大乘起信论、俱舍论光记卷二十六、成唯识论述记卷十、大乘义章卷九、卷十、法华玄义卷二上、华严经探玄记卷三、卷五] p5009
上篇:景闲 下篇:智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