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四如实智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梵语 catvāri yathā-bhūta-parijñānāni。为“四寻思观”之对称。指唯识宗于其加行位中,由名、事、自性、差别等四寻思观所引发之四种正智。又作四知、四如实知、四如实遍智。即:(一)名寻思所引如实智(梵 nāmaisanā-gata-yathā-bhūta-parijñāna),又作随名求如实智、缘名如实知。谓菩萨如实了知诸法之名言,乃随世间施设,此系为令世间起想、起见、起言说之故;若不立此假名,则无有想,亦无有能起之执,若无有执,则无言说。能如是如实了知之智,称为名寻思所引如实智。(二)事寻思所引如实智(梵 vastv-esanā-gata-yathā-bhūta-parijñāna),又作随事求如实智、缘物如实知。即谓诸菩萨观见一切色等想事,乃离言说,寂灭不可得者。能如是了知之智,称为事寻思所引如实智。(三)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梵 svabhāva-prajñapty-esanā-gata-yathā-bhūta-parijñāna),又作随自性施设求如实智、缘自性如实知。谓诸菩萨如实通达诸法之自性为假非实,其性不可得,如影像水月,乃相似显现而非彼体。能如实了知最甚深义所行境界之智,称为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四)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梵 vi?esa-prajñapty-esanā-gata-yathā-bhūta-parijñāna),又作随差别施设求如实智、缘差别如实知。指能引发差别假立寻思作用之如实智;即如实了知诸法差别之可言说性、离言说性。由胜义谛而言,无色等之诸法差别;由世俗谛而言,则有色等之诸法差别。故知真、俗乃相依不二者。能如是如实了知此真俗相依不二之义,称为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

此四如实智,系菩萨由四寻思观所推求而生印可决定之智,故摄有漏智,悟入依他起性。相当于四善根位中之忍、世第一法两位,乃由印顺定、无间定所发之禅定而来。依成唯识论卷九载,于忍位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中亦顺乐忍。次于世第一法位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印持能所二取空。尚带有能所等相,现前安立少物,以观心有所得,非实安住真唯识理。[菩萨地持经卷二、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显扬圣教论卷六、成唯识论卷九、百法问答钞卷六、大乘法相宗名目卷一中](参阅“四寻思”1768) p1686

上篇:四向四果 下篇:四安乐行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约二世明十二因缘

四教仪云:次明二世十二因缘者,出大集经,佛为求辟支...

不静语

【不静语】 p0318 瑜伽八卷十三页云:为胜听者而宣说故...

如空

(术语)如者平等之义,平等真空谓之如空。吽字义曰:...

决定住

六种住之一,即菩萨自八地以上,得不还、不退之位。...

譬喻事

【譬喻事】 p1457 瑜伽六十九卷八页云:譬喻事者:谓说...

石门文字禅

凡三十卷。宋代僧慧洪(1071~1128)语,觉慈编。略称...

六通

(名数)于前五通加漏尽智证通Āsravakṣaya-jāna之一...

金刚宝戒

(术语)梵网经所说之大乘戒也。又云一心金刚宝戒。...

频来果

(术语)梵名斯陀含Sakṛdāgāmin,译曰一来果或频来...

舐若时吃缚

【舐若时吃缚】   此云能尝,能除饥渴故。瑜伽云:能...

一切

梵语 sarva,巴利语 sabba。乃总赅众物之词。音译作萨...

太平乐

唐代之舞乐。又称五方师子舞。据通典卷一四六载,师子...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佛在罗阅祇耆...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佛...

【大藏经】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元魏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 如是我闻...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周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等奉 制...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三祖大师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所谓至道,一是至极...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积大德

都说厚德才能载物,我们要怎么才能积大德?我先讲个故...

一钵饭,佛都不能消受,唯有父母能消受

我们的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佛是出世间最大的福田...

极乐世界的这个特色,是诸天做不到的

即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

学佛不要刻意去求感应

学佛不要刻意去求感应。只要能够运用佛法转变凡夫的生...

圣严法师《痛苦的发生与消失》

只要谈到佛教教理,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苦。佛教说...

这样念佛才能得到真实利益

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以入道,念阿弥陀佛当然可以往生...

圆瑛法师:多念几声佛

大凡人之修行与不修行,就在身、口、意三业分别。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