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三尊佛。以中尊为主,其左右两侧由其他二尊胁侍。此源于印度之一光三尊,中尊一般为释迦佛,左药师佛,右弥陀佛;此外又有一佛二菩萨之供奉,如中央为佛,左、右为菩萨或明王等。胁侍,又作胁士、夹侍。一般为菩萨、声闻、天、童子等。古来三尊有一定形式,即释迦佛与迦叶、阿难二声闻弟子;释迦佛与普贤、文殊二菩萨,称为释迦三尊;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称为弥陀三尊,或西方三圣;药师如来与日光、月光二菩萨,称为药师三尊;或药师佛与药王、药上二菩萨;般若菩萨与梵天、帝释二天;不动明王与制吒迦、矜羯罗二童子等。胁侍系表示中尊之德,例如观世音表示慈悲,大势至表示智慧;文殊表示解,普贤表示行。又三尊佛像,若在中央安置一光背,则称之为一光三尊,其光背通常以舟形光(船后光)之形式表现。[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旧华严经卷六十、一切功德庄严王经、大唐西域记卷八](参阅“光背”2179、“胁士”4290) p623
上篇:三报 下篇:三尊来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