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六妙门

【佛学次第统编】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法界次第云:‘妙名涅槃,门名能通,修此六法,则能通至涅槃,故名六妙门。前三是定,后三是慧,定爱慧策,能发真明,出离生死。’
  一、数息门 数息者,修行之人,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驰散。盖欲界众生,心多驰动,粗散难摄,故须数息,制其散乱,是为入定之要,故以数息为初门也。
  二、随息门 随息者,细心依随息之出入,住而不散也。谓修行之人,虽因前数息,心暂得住,而禅定未发,苦犹存数,则有起念之失,故须舍数修随。心随于息,入时知入,出时知出,长短冷暖,悉皆知之,心安明净。禅定自发,故以随为门也。
  三、止门 止者,摄心静虑也。谓修行之人,虽因前随息,心安明静,而定犹末发。若心依随,则微有起想之乱。苟欲澄净安隐,莫若于止。故次舍随修止,凝心寂虑,禅定自发,故以止为门也。
  四、观门 观者分别观察之心也。谓修行之人,虽因前止,证诸禅定,而解慧未发。若心住定,则有味着之失。是故不着于止,起观分别,则无漏方便,因此开发,故以观为门也。
  五、还门 还者转心返照也。谓修行之人,虽修前观,分别观察,而真明未发。即当舍观修还,反照能观之心,念念皆不可得,不加功力,任运返本还源,故以还为门也。
  六、净门 净者心无所依,不起妄想分别之垢也。谓修行之人,虽修前还,而真明犹未能发。即当舍还修净,净心成就,即发三乘圣道,故以净为门也。

上篇:定学 下篇:十六特胜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学次第统编

出世舍

指出离世俗人之住处。乃寺院十名之一。[大宋僧史略卷...

二种邪见报

由前世邪见感得今生之二种报。据法苑珠林卷七十载,二...

心趣

(术语)心念之所趣。如言心行。中阿含经三十一曰:心...

文殊三名

文殊,指文殊师利菩萨。据翻译名义集载,文殊师利(梵...

唯识开蒙

(书名)二卷,元释云峰集。是书不列正文,仅将论文中...

曼殊师利

菩萨名,即文殊师利菩萨。...

别异想

【别异想】 p0688   瑜伽五十三卷十七页云:能取男女...

岸头

(杂语)苦海之岸。无门关曰:于生死岸头,得大自在。...

钟头

(职位)禅寺司晓,昏,斋钟,定钟,四时鸣钟之职。鸣...

魔女

魔界的女子。楞严经说: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

无极之体

(术语)极乐净土众生之身体,达悟涅槃无极之理之身也...

佛陀瞿呬耶

梵名 Buddhaguhya。为第八世纪时之印度密教学僧。约和...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译 发意受慧品...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 如是我闻: 一时...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不要随便发邪愿

现在我们做一个总结。佛法的修学我们慢慢进入到主题,...

曾国藩是如何成就的

湖南有个人叫做唐浩明,唐浩明研究曾国藩。他就写了一...

奥运冠军卡尔刘易斯:最好的成绩是在吃素后的第一年

前奥运金牌数个人榜首的另一位奥运会9枚金牌得主,严...

遇到这样的事情,不把它当回事,那就是积阴德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就讲到因果了,今天我正好...

持戒近善、转短命为长寿之法

僧不二将投师受戒。菩萨曰:惜哉惜哉!堂堂相貌,表表...

获得财富的原因是什么

《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资生业等,皆顺正法。智度论...

一心归命如何运用在生活中

问: 请问师父,何谓一心归命,我们修行净土的行者,...

惟贤长老《儒释道三教文化各有特点》

我今天来到这里(三学书坊),很高兴,为什么?这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