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编纂的动机,是由于他在青年学教的时期,见佛典中常有音译梵语,难以理解。于是向经论疏记里求其解释,以类区分。这样随见随录,积久成编。既便检查,也有利于初学。
全书内容:凡六十四篇,约收音译梵语二千零四十余条,分为七卷。第一卷十三篇:《十种通号》第一,《诸佛别名》第二,《通别三身》第三,《释尊别名》第四,《三乘通号》第五,《菩萨别名》第六,《度五比丘》第七,《十大弟子》第八,《总诸声闻》第九,《宗释论主》第十,《宗翻译主》第十一,《七众弟子》第十二,《僧伽众名》第十三。第二卷十一篇:《八部》第十四,《四魔》第十五,《仙趣》第十六,《人伦》第十七,《长者》第十八,《外道》第十九,《六师》第二十,《鬼神》第二十一,《畜生》第二十二,《地狱》第二十三,《时分》第二十四。第三卷十四篇:《帝王》第二十五,《皇后》第二十六,《世界》第二十七,《诸国》第二十八,《众山》第二十九,《诸水》第三十,《林木》第三十一,《五果》第三十二,《百华》第三十三,《众香》第三十四,《七宝》第三十五,《数量》第三十六,《什物》第三十七,《显色》第三十八。第四卷十篇:《总明三藏》第三十九,《十二分教》第四十,《律分五部》第四十一,《论开八聚》第四十二,《示三学法》第四十三,《辨六度法》第四十四,《释十二支》第四十五,《明四谛法》第四十六,《止观三义》第四十七,《众善行法》第四十八。第五卷六篇:《三德秘藏》第四十九,《法宝众名》第五十,《四十二字》第五十一,《名句文法》第五十二,《增数譬喻》第五十三,《半满书籍》第五十四。第六卷四篇:《唐梵字体》第五十五,《烦恼惑业》第五十六,《心意识法》第五十七,《阴界入法》第五十八。第七卷六篇:《寺塔坛幢》第五十九,《犍椎道具》第六十,《沙门服相》第六十一,《斋法四食》第六十二,《篇聚名报》第六十三,《统论二谛》第六十四及翻译名义续补,补十号篇。
本书各篇开头均有总论,叙述大意,次出梵语的音译和意译,一一列举异译、出处、解释,或加以发挥。它所根据的资料,除经论本文而外,还旁采经论的音义、注疏,但有些都从各书中转引而来(加关于唯识旧注,即由《宗镜录》中转引等)。另外还引用世典经史之类,有时只举著作者姓名,称其人说云云,这样引用书籍共四百余种。
本书的解释梵语,与一般一切经音义等有不同处。它就比较重要的名相,根据教理推论其义。并依天台的解释为主。如《十种通号》第一解释三号当于三谛说:“正遍知即般若真谛也,应供即解脱俗谛也,如来即法身中谛也。”又如《法宝众名篇》第五十释法界:“今就一法界各有十法,所谓如是性相等。十界即有百法,十界互相有则有千法,如是等法皆因缘生法。”象这样的例子不一而足。卷末补订的文里,关于方便刹土等,长篇大论,专对天台山外异说有所辩驳,就更出乎音义等范围以外了。
其次,本书以解释翻译名义为主,因而对历代重要译家有专篇(第十一《宗翻译主篇》)记述。另外还保存了一些有关翻译的理论,如卷一特引玄奘的五种不翻云:“一,秘密故不翻,陀罗尼是。二,多含故不翻,如薄伽梵含六义故。三,此无故不翻,如阎浮树。四,顺古故不翻,如阿耨菩提,实可翻之,但摩腾以来存梵音故。五,生善故不翻,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令人生敬,是故不翻。”至于玄奘、义净等新译经论中名相的音译,多和旧译不同,而奘、净二师往往认旧译为讹略。作者以为新旧翻译不同,只是由于时间地点不同方言有别而已。这种说法,虽未能详细解释出新旧两译不同之真正原因,但从全面立论,可谓公允。
本书旧刻依原稿分为七卷,首有绍兴二十七年(1157)周敦义序及作者自勉短文。元代的刻本附入了大德五年 (1301)普洽所作《苏州景德寺普润大师(法云)行业记》。明代万历十二年(1584)此书收入北藏流通,改为二十卷。又更动篇目次序(如以《帝王篇》、《皇后篇》移在《长者篇》之前,又以《时分篇》移《鬼神篇》之前等),并以书末补订之文,散入各篇之内。至于文句之间亦偶有出入。《大正大藏》第五十四卷收入此书,并补注梵文。
(田光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