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现观庄严论

【中国佛教】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现观庄严论》,弥勒造。他著了五部论书,《现观庄严》就是其中的头一种。弥勒的书都由无著传述而流传,但这一部似乎流行比较迟,所以以翻译介绍弥勒、无著学说著称的玄奘法师,就没有提到它。

  《现观庄严论》是解释《大般若经》的。
  它用《优菩提舍》(论议)的体裁,将经文逐段的大意,写成提纲,归纳在各种句义之内,并不拘于字句的解释。《大般若经》内容很复杂,玄奘法师的译本有十六会即十六个部分。其中最基本的,是开头的五部分。《现观庄严论》所解释的相当于第二分,即《二万五千颂般若》。这一分前后流传的本子也略有变化,论中写出的纲要和晚出的本子最吻合。多罗那他的《印度佛教史》里就有一段传说,提到世亲的门人圣解脱军先感觉论文和经文不相应,后来在波罗奈斯见到南印普陀洛传来的《二万颂八品般若经》,才解决了这一疑问,原来论文次第是和那部经符合的(见《印度佛教史》第二十三章,德格版第六十八页)。现存的《二万五千颂般若经》梵本也就是这一种本子,所以写本常在前面附有《现观庄严论》颂文,而本文的段落也依论中的句义条目区分,并在逐段末尾注了出来。

  《现观庄严论》全部分为八品,共二百七十四颂。除掉开头的归敬颂用豹戏调,又最后一品内有五颂用天帝杵调而外,其余都用赞颂调。八品是:一、《一切相智品》(七十三颂),二、《道相智品》(三十一颂),三、《一切智品》(十六颂),四、《现证一切相品》(六十三颂),五、《顶现观品》(四十二颂),六、《渐次现观品》(一颂),七、《一刹那现观品》(五颂),八、《法身品》(四十颂)。在八品前有归敬颂一颂,最后有总结两颂。

  就在第一品的一、二颂里说明了为何造论,三、四两颂标出了八句义,总括一经的纲领,第五颂到十七颂细列各句义理的条目,一共有七十义。以上可称为本论的序分。从此以下到论末,分品解说七十义的详细内容,其中更有许多细目,并夹有旁论解释疑难等。

  本论这样的组织,完全是从实践方面即从如何修行成佛的全部过程来理会《般若经》的。所以用当前实证的"现观"来做论名。"庄严"是一种文体,也含有如实开示道理的意义(见《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二)。八品的次第依着狮子贤的解释是这样:为了求得佛果的菩萨应该普遍知道一切法相,所以最初就举出果位的一切相智性来做目标。一切相智须遍知声闻等道才成就,所以其次说道智。道智又须遍知一切事才成就,故又说一切智。由此为了对这已经了解的三类智能够完全自在而修习,先总的得着概括相、道、事的一切相现等觉。其次由迈进的方法而修习达于最胜的边际,得着顶现观。又次对已知道的义理或分或合,整理、巩固来修习,得着次第现观。再加以充分修习,最后证得一刹那现观。次一刹那即证得究竟的法身。这是八其次第相生的意义,也概括了二万五千颂般若全经的全貌。

  八句义还可简化为六句和三句,这是在本论最后两个结颂所说的。六句是包括三种智的相,它的加行(这指一切相现观,即修行的总体),加行的极点(顶加行),加行的次第(渐次加行),加行的究竟(一刹那现证),加行的异熟果(法身)。三句义更为简略,乃是将八句合并为境(即修行时智慧所思虑的境界)、行(种种修行)、果(修行之所得)三者。

  《现观庄严论》以这样整齐的条理解释般若全经的内涵,明白地指出大乘修行的全程,价值是很大的。并且它所依据的理论和弥勒其他著作从瑜伽一系唯识道理出发的又有不同。它处处都用般若性空的说法(如第一品二十八~三十一颂、七十二颂,第三品十二颂,第四品十一颂、五十九颂、六十三颂,第五品十八颂、二十一颂等)。所以藏文学者说它属于中观的学说一类,宗喀巴更以为它和后来月称一系的见解即应成派相通。宗喀巴还说从前大师们注解《般若经》的虽有陈那、齿军等,但都不是依据中观宗的,不能当作般若经根本的注解,只有《现观庄严论》显示经中修证之道,和龙树《中论》阐明性空道理的相照应,才有重要的意义。

  《现观庄严论》在印度流行之后就受到学人的重视。最初有世亲弟子圣解脱军替它作注解,接着他的弟子大德解脱军也作了注解,这两人生在四世纪中到五世纪初,而活动于中印度一带。后来到了八、九世纪时,东印度波罗王朝达磨波罗王(在位年代约770~810),特别推重《般若经》,他的王师狮子贤龙以精通《般若经》和《现观庄严论》著名。他著有解释此论的四种书,其中的《现观庄严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释》(也称为《发明义理疏》)和《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疏现观庄严明义》两种最为重要。其后注解《现观庄严论》的大都以二者为据,而从此到十三世纪初佛教在印度衰落为止,四百年间,此论一向宏传很盛。传译到中国西藏地区注书连解脱军和狮子贤所作的在内,现存有二十一种之多,都收在藏文丹珠尔之内。作者如宝生寂、智生慧都是十一世纪初之人,为当时著名学府超岩寺的守门大师,又如无畏护也是十一世纪时人,曾先后做过金刚座寺、超岩寺和那烂陀寺的主座。这几位都是一代大师,兼通显密的学说,而都替《现观庄严论》作了注解,可见此论对佛教学说发生影响之大。总之,此论在印度佛学晚期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是无疑的。

  本论传入藏地也很早,传说在前宏期约九世纪之初,译师吉祥积就已翻译过了,现在藏文丹珠尔内还存有他所译的狮子贤《小注》和觉吉祥智所作《集颂难语释》,到了后宏期,大译师宝贤(958~1055)译出了狮子贤的《大注》。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要算翱译师 (1059~1109)重译的《现观庄严论》颂文和校改旧译的大小二注。这一类校改本现在成为我国蒙、藏地区通用本。他并还为《现观庄严论》作了注解,是为藏族学者这类注书的创始。其弟子慧燃和再传的菩提智,相继于卫藏地区宏扬本论,并著有注解数种,为后来注家的典据。如菩提智弟子慧精进和童戒以及他们的弟子愿戒都作注疏。愿戒疏文详细解释解脱军和狮子贤二家之作,影响尤广,至此《现观庄严论》乃成西藏佛教各派所必须学习之要典,而各派学者亦各有注书(上述翱译师和其后学都属于迦当派,故此派对此论尤为重视,发生的影响也很深远)。

  至十四、五世纪时,西藏格鲁派创始者宗略巴(1357~1419)
  也特别重视《现观庄严论》,著了注解《详解善说金鬘疏》,为藏族学者著述中最详尽明白的作品,他的重要门人如嘉曹杰、克主杰、僧成等各有注疏,后来学者著述不绝,至十七、八世纪妙音笑金刚(1648~1742)之时,已近百种之多。他就见过这些注书,并易作注解《宝灯论》(一称八品论和七十义论),这些书在蒙、藏地区声誉甚高,影响也大。因为格鲁派寺院的学制,《现观庄严论》规定为五种学科中般若科必读的书,有名的注疏也就为参考所不可少的了。

  《现观庄严论》的梵本已于1929年经谢尔巴茨基和奥贝米勒校订合藏文译本印行,又1954年,校刊附梵藏索引本。汉文译本有法尊译连同略释的印本(1938)。

上篇:大智度论 下篇:华严经疏钞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中国佛教

发四诤戒犯缘

亦名:发诤戒犯缘 子题:四诤、言诤、觅诤、犯诤、事诤...

三昧

【三昧】   此云调直定,又云正定,亦云正受。圭峰疏...

最极寂静

【最极寂静】 p1155 如九种心住中说。 二解 杂集论十卷...

等觉金刚心

(术语)谓菩萨经三祇百劫修行登因地最后之等觉位,入...

师会

(880~946)(一)五代僧。北燕蓟门人,俗姓巨。幼即出...

天息灾

(?~1000)北天竺迦湿弥罗国僧。原住中印度惹烂陀国...

传心

(术语)禅家以心传心也。唐诗纪事僧希运曰:上乘之印...

外道三宝

指外道之三宝。据百论疏卷上之中载,外道谓非唯佛陀独...

邬波索迦

【邬波索迦】 p1248 法蕴足论一卷三页云:齐何名曰邬波...

伊帝目多伽

【伊帝目多伽】   此云本事。妙玄云:此说他事。如佛...

圆琛

元代僧。晋(山西)人。字仲宝。金末,避乱至内黄(河...

解脱天

(人名)玄奘三藏在印度时,彼土之小乘众,称三藏为解...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一名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 后汉月...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自伞自度

有一个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

赞佛及说法的十种功德果报

一、赞叹佛的功德,使一切众生都能听闻(因心及愿力)...

出家人不求名利,但名利自然也会跟着来

出家人不要喜欢衣、食、住充足,若贪享受则容易懈怠。...

念佛时妄想很多如何解决

问: 念佛的时候妄想很多,难以控制,有什么解决办法...

爱要付诸行动

在一堂品行课上,教授为学生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国王...

心律法师:既为夫妻,就当珍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夫妻,则是家庭的基本构成部分。人...

慧律法师《降低欲望和标准》

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

要用哪种思考模式来离开娑婆世界呢

在《法华经》的思想,天台教观有三种方法离开三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