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妙法莲华经

【中国佛教】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七卷,二十八品,姚秦弘始八年(406)鸠摩罗什译。是说明三乘方便,一乘真实的经典,为天台宗立说的主要依据。

  在什译前一百二十年,即西晋太康七年(286),就有竺法护译出《正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什译后一百九十五年,即隋仁寿元年(601),又有阇那崛多、达摩笈多重勘梵本,补订什译,名为《添品妙法莲华经》七卷,二十七品。以上三译,今皆并存。据《开元释教录》卷十一、十四载:还有《法华三昧经》六卷,《萨芸芬陀利经》六卷,《方等法华经》五卷三译阙本。但据现代学者考证,似属误传,实际只有今存的三种译本。历代以来世所广泛流传,讲解注疏,唯据什译。什译本原是七卷二十七品,且其《普门品》中无重诵偈。后人将南齐法献共达摩摩提译的《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第十二和北周阇那崛多译的《普门品偈》收入什译,构成七卷二十八品。其后又将玄奘译的《药王菩萨咒》编入,而成了现行流通本的内容。今依其品次,简介如下:

  一、《序品》,叙述佛在耆阇崛山说《无量义经》后,即入三昧现瑞,表示将说《法华》的缘起。

  二、《方便品》,佛从三昧而起,告舍利弗:"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于是舍利弗三请,世尊说明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法唯有一乘,说二(乘)说三(乘)只是方便,并非究竟。

  三、《譬喻品》,舍利弗于佛前受记,佛为宣说火宅四车譬喻,进一步说明三乘方便、一乘真实之旨。

  四、《信解品》,须菩提、摩诃迦叶等闻佛说法,欢喜踊跃,即以长者穷子譬喻,体现领会佛意,深信理解。

  五、《药草喻品》,佛说三草二木,以喻众生根机有别,"随其所堪而为说法"。

  六、《授记品》,佛为摩诃迦叶等四大声闻授记。

  七、《化城喻品》,佛言昔为大通智胜如来第十六王子时,曾教与会之众。又为说化城喻小法,以示方便,引入佛慧。八、《五百弟子受记品》,富楼那、憍陈如和五百阿罗汉皆受当来成佛的记莂。

  九、《授学无学人记品》,阿难、罗睺罗和学无学二千人皆得受记。

  十、《法师品》,佛告药王菩萨关于聆闻、随喜、受持、解说《法华》的种种功德。

  十一、《见宝塔品》,多宝佛塔"从地涌出",赞叹释迦说《法华经》。

  十二、《提婆达多品》,提婆达多蒙佛授记,文殊宣扬《法华》,龙女献珠成佛。

  十三、《持品》,药王、大乐说等菩萨大众以及已受记的罗汉众等发愿奉持、广说《法华》。摩诃波阇波提以及耶输陀罗皆蒙授记。

  十四、《安乐行品》,佛告文殊,欲说《法华》,应当安住四法,即身(离权势等十事)、口(离说轻慢赞毁等语)、意(离嫉谄等过,修养自心)、誓愿(发愿令人住是法中,修摄自行)四安乐行。

  十五、《从地涌出品》,众多菩萨和眷属从地涌出,向多宝、释迦如来礼拜;佛告弥勒,此菩萨众皆是佛于娑婆所化而发心者。

  十六、《如来寿量品》,佛应弥勒请问,为说久远劫来早已成佛,但为教化众生,示现灭度。

  十七、《分别功德品》,是说当时与会大众闻法受益,后世受持读诵、书写、讲说此经,亦皆获诸功德。

  十八、《随喜功德品》,佛告弥勒随喜听受《法华》的种种功德。


  十九、《法师功德品》,佛告常精进菩萨关于受持、读诵等五种法师功德。

  二十、《常不轻菩萨品》,佛告得大势菩萨有关常不轻菩萨往昔因中的常不轻行和受持、解说《法华》的故事。

  二一、《如来神力品》,佛于众前现其神力,嘱于如来灭后,应对《法华》一心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和如说修行。

  二二、《嘱累品》,佛以右手摩大众顶,嘱咐受持和广宣此经。

  二三、《药王菩萨本事品》,佛告宿王华菩萨关于药王菩萨往昔闻法供养日月净明德佛的本事,并说受持《法华》、《药王本事》的功德,以及命终往生安乐。

  二四、《妙音菩萨品》,佛告华德菩萨关于妙音菩萨过去供养云雷音王佛的因果和处处现身说此经典的本事。

  二五、《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佛为无尽意菩萨解说观世音的名号因缘、称名作用和三十三应普门示现等功德。

  二六、《陀罗尼品》,药王、勇施菩萨等各自说咒拥护受持、讲说《法华》者。

  二七、《妙庄严王本事品》,佛说妙庄严王于往古世为其二子所化的本事。

  二八、《普贤菩萨劝发品》,普贤问佛,如来灭后,云何能得《法华》?佛告成就为佛护念、植众德本、入正定聚、发救众生之心四法,当得《法华》。普贤白佛,凡持此经者,必得守护。

  此经全文大段分科,古代主张不一。自从隋智顗作《玄义》、《文句》,立《序品》为序分,定《方便品》至《分别功德品》前半为正宗分,以《分别功德品》后半至《普贤劝发品》为流通分;并判上十四品为迹门,下十四品为本门后,学人多依其说。

  以上二十八品广泛开演大乘教义。其主要思想是空无相的空性说和《般若》相摄,究竟处的归宿目标与《涅槃》沟通,指归净土、宣扬济世以及陀罗尼咒密护等,可谓集大乘思想之大成。其突出重点在于会三乘方便,入一乘真实。

  此经起源很早,流传特盛。据学者研究,大约产生于公元前一世纪左右,但有的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认为产生于公元前二至三世纪。它是问世很早的大乘经典。在《大般涅槃》、《优婆塞戒》等经中提到它的名字,《大智度》等论里曾引用其文,世亲为之撰写了《优菩提舍》 (论议,亲传,口诀。有二汉译)。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曾长时期广泛地流行。迄今已发现了分布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新疆、西藏等地梵文写本四十余种,克、疆两地是五至九世纪的,但其数量少而残缺不全;尼、藏两地是十一至十九世纪的,其数量和完整程度都较前者为佳。国际上有相当多的学者在对这些梵文写本从佛学、语言学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曾用珂罗版彩色复制出版了原由尼泊尔传入珍藏于中国西藏萨迦寺的1082年所书的此经梵文贝叶写本。全经共一百三十四页,二百七十四面,内容完整无缺,字体清晰优美,很受专家学者的重视。

  此经曾由日帝觉和智军译成藏文。1924年河口慧海把它同梵本对照日译出版了《藏梵传译法华经》。

  十九世纪以来,此经先后译成法文和英文,又有梵汉对照、梵文和译、改订梵本以及原文等的出版。

  此经自罗什的汉译本问世后,随即于汉地盛传开来。在《高僧传》所列举的讲经、诵经者中,以讲、诵此经的人数最多,于敦煌写经里也是此经所占的比重最大,仅南北朝时期,注疏此经的就达七十余家,陈、隋之际智顗依据此经立说而创天台宗。隋、唐以后,乃至明、清,一直流传不衰。译本传入朝鲜、日本后,流传也盛。尤其在日本,六世纪就有圣德太子撰写此经《义疏》。九世纪传教大师续开台宗,特倡此经。十三世纪日莲专奉此经与经题立日莲宗。
  现代新兴的创价学会、立正佼成会和妙智会等教团,都是专奉此经与经题为宗旨的。

  由于流传的因缘殊胜,出现了此经的伪作。早在隋代的《众经目录》中就有《妙法莲华经度量天地品》等三种伪经,《敦煌写经》、《续道藏经》和日本《续藏经》中也都收有附会此经的伪作。

  此经注疏很多,现存主要的有:刘宋道生《略疏》二卷;梁法云《义记》八卷;隋智顗《玄义》二十卷、《文句》二十卷,吉藏《玄论》十卷、《义疏》十二卷;唐窥基《玄赞》十卷,湛然《玄义释籤》二十卷、《文句记》三十卷;宋法照《三大部读教记》二十卷,慧洪、张商英《合论》七卷;元徐行善《科注》八卷;明一如《科注》七卷,传灯《玄义辑略》一卷,德清《通义》七卷,智旭《纶贯》一卷、《会义》十六卷;清通理《指掌疏》七卷。新罗元晓《宗要》一卷。日本圣德《义疏》四卷,最澄《大意》一卷,日莲《注》十卷等。(本文为王新据原稿改写)

上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下篇: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中国佛教

体宗用三大

(名数)天台释经题立名体宗用教之五重,日本智证之大...

九大山

【九大山】 p0091 俱舍论十一卷二页云:颂曰:苏迷卢处...

安居受日心念法

亦名:受日心念法、心念受日法、受七日心念法 行事钞·...

五使者

又作文殊五使者、五种金刚使。即现图胎藏界曼荼罗文殊...

非分乞钵戒制意

亦名:乞钵戒制意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钵减五缀不漏...

本地分十七地

【本地分十七地】 这是《瑜伽师地论》全书五分中的第一...

风颠

(人名)清康熙间陕西人,名超常,号风颠。俗姓李,名...

禅悦

(术语)入于禅定,快乐心神也。华严经曰:若饭食时,...

1、忍耐的意思,忍耐不如意的环境而不生嗔恚的心。  ...

美食不中饱人吃

禅林用语。谓不论何等美味之食物,对于已经饱食之人则...

禅味

(术语)入于禅定,则有轻安寂静之妙味,适悦身心。所...

帝释

忉利天的天主,俗称为玉皇大帝。...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闻如是: 一...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大藏经】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转法轮品第一 如...

莲忏法师《地藏经简答100条》

第一条、地藏经全称是什么? 答:地藏菩萨本愿经。 注...

如来禅与祖师禅

谛老在的时候,观宗寺冬参夏学,宗教兼修。因为谛老最...

不可口是心非

不可口是心非。 不可就是禁止,不可以。口是心非就是:...

广超法师《佛学基础知识》

业力与轮回 一、业的定义 古印度语称为竭摩,梵语(K...

印光大师嘉言录--赞净土超胜

●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十供养赞

香: 心然五分 普遍十方 香烟童子悟真常 鼻观妙难...

如何生起真实无伪的慈悲心

问: 请问法师,如何生起真实无伪的慈悲心? 大安法师...

五台山文殊菩萨发塔的来历

很多去过五台山的朋友一定去过台怀镇的塔院寺,那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