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第8页)   更多词典列表

种子来源

【种子来源】 此是指种子的来源或原因而说的。种子有...

种子依缘

【种子依缘】 生识的九缘之一。种子,即眼等八种识之...

种子建立的渊源

【种子建立的渊源】 大乘唯识宗建立种子,是本宗的基...

种子特性

【种子特性】 种子是一种功能,此功能非物质而有物质...

种子异名

【种子异名】 种子有许多异名,各有其意义,而所指的...

种子识

【种子识】 乃执持诸法的种子不失不坏之识,为阿赖耶...

【境】 境为感觉作用的对象,又作境界、尘。即根与识...

境不离识

【境不离识】 唯识学立论,以一切客观外境都不实在,...

境唯识

【境唯识】 法相唯识宗的窥基大师,将诸经论所说唯识...

境无识有

【境无识有】 做为客观现象的外境,是内识的虚妄变现...

境缘

【境缘】 生识的九缘之一,境指色、声、香、味、触五...

境识俱遣

【境识俱遣】 指客观的外境,与主观的心识同时俱遣。...

福非福不动业

【福非福不动业】 以业力的性质区分,有福、非福、不...

福智

【福智】 福德与智慧的并称。据《成唯识论》卷九记载...

福业

【福业】 指能招感人、天福利果报的有漏善业。据《百...

福德资粮

【福德资粮】 二种资粮之一。为福德庄严的异名。谓修...

【慢】 七慢之一。即比较自己与他人之高低、胜劣、好...

慢心所

【慢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六根本烦恼所之一.慢者...

慢见

【慢见】 十种见之一。与‘慢’同义。即心生憍慢,凡...

慢使

【慢使】 十使之一。慢惑能驱使人之身心,故称慢使。...

【疑】 谓对迷悟因果之理,犹豫而无法决定的精神作用...

疑心所

【疑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根本烦恼心所之一.对真...

疑盖

【疑盖】 五盖之一。盖为烦恼之异名,与‘疑烦恼’同...

梦中独头意识

【梦中独头意识】 四种意识之一,为梦中的第六意识。...

梦幻泡影

【梦幻泡影】 幻,指幻术家之变幻;泡,指水泡。‘梦...

梦觉相违难

【梦觉相违难】 这是‘唯识九难’的第七难。外人问曰...

【漏】 漏者流注漏泄之意,是烦恼的异称,所以烦恼灭...

漏无漏三业

【漏无漏三业】 以业力有漏无漏区分,分为有漏业、无...

鼻根

【鼻根】 鼻根是鼻识发生的地方,鼻是能嗅之义。为不...

鼻识

【鼻识】 是八识心王中的前五识之一,以鼻根为所依,...

精进心所

【精进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十一善心所之。此又名...

语表业

【语表业】 三表业之一。语,即语言。人之语言系以一...

语无表业

【语无表业】 三无表业之一。即与语表业共于身中生出...

遣相证性识

【遣相证性识】 唯识宗依三性观的观行法门,立此五重...

遣虚存实识

【遣虚存实识】 唯识宗依三性观的观行法门,立此五重...

惭心所

【惭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善心所之一。惭者羞恶之...

悭心所

【悭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小随烦恼心所之一。悭者...

轻安心所

【轻安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善心所之一。身心安适...

诳心所

【诳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小随烦恼心所之一.诳是...

远行地

【远行地】 修唯识行,于第四修习位中十地的第七位。...

绮语

【绮语】 十恶之一。又作杂秽语、无义语。指一切淫意...

实相

【实相】 原义为本体、实体、真相、本性等;引申指一...

养因

【养因】 为五因之一。乃长养一切物之原因,即谓地、...

熏习

【熏习】 我人身、口所表现的善恶行为,或意识所生起...

【障】 又作碍,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

对法藏

【对法藏】 此有三解:一、三藏之一,即指论藏。对法...

广苞大义支

【广苞大义支】 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十支论’之一,即...

摧破邪山支

【摧破邪山支】 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十支论’之一,即...

羯罗蓝位

【羯罗蓝位】 指父母之两精初和合凝结者。又作迦罗逻...

慈航法师

【慈航】最早在台湾弘传唯识的法师。法师俗姓艾,名继...

慧心所

【慧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别境心所之一。慧即智慧...

慧光

【慧光】 俗家姓杨,定州长芦人,十三岁随父至洛阳,...

慧沼

【慧沼】 唐代唯识宗二祖,淄州淄川(今山东淄川)人...

慧学

【慧学】 为获得圣果而须勤修的三学之一,又作增上慧...

嗔心所

【嗔心所】 嗔又作嗔恚、嗔怒,为三毒之一,十烦恼之...

嗔火

【嗔火】 嗔恚之热恼如火,故称嗔恚火。又嗔恚能烧尽...

嗔盖

【嗔盖】 五盖之一。盖为覆盖之义,是烦恼的异名。嗔...

增上慢

【增上慢】 七慢之一。修行之人‘未得言得,未证言证...

增上缘

【增上缘】 唯识宗所立四缘之一。乃一切有为法,生起...

遮表二门

【遮表二门】 佛经文字,有遮诠、表诠二门。遮诠门,...

遮诠

【遮诠】 以否定的方式来表达的,谓之遮诠。佛教中、...

乐受

【乐受】 为三受之一,五受之一。受,为领纳对境而觉...

乐果

【乐果】 涅槃之妙体,离一切生灭,谓之乐;此妙乐为...

【数】 为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之一。数即数目,如一二...

数习力

【数习力】 累积多数习惯,谓之数习;由数习所成之力...

缘起

【缘起】 缘起 梵文 Pratityasamutp...

憍心所

【憍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小随烦恼心所之一.憍者...

谄心所

【谄心所】 唯识宗立五位百法,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小随...

轮回

【轮回】 轮回梵语 Samsara、音译僧娑洛,义...

润生

【润生】 烦恼有分别起和俱生起二种,分别起烦恼是依...

德慧

【德慧】 梵名Gunamati,音译窭拏末底、求那...

欧阳渐

【欧阳渐】 杨仁山的弟子,是民国初年的唯识学大家。...

赖耶三相

【赖耶三相】 作为宇宙万法本源的第八阿赖耶识,具有...

赖耶三藏

【赖耶三藏】 第八阿赖耶识,译为藏识,藏有三义,即...

赖耶五受相应

【赖耶五受相应】 此指第八阿赖耶识,与苦、乐、忧、...

赖耶王所相应

【赖耶王所相应】 此指与第八识相应的心所。与第八识...

赖耶自相

【赖耶自相】 第八阿赖耶识具有三种面相。即是自相、...

赖耶因相

【赖耶因相】 第八阿赖耶识具有三种面相。即是自相、...

赖耶行相

【赖耶行相】 阿赖耶识能缘的作用,称之为其行相。能...

赖耶果相

【赖耶果相】 第八阿赖耶识具有三种面相。即是自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