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佛教故事
慧律法师
大安法师
净界法师
印光大师
梦参法师
佛经咒语
阿弥陀佛
观音菩萨
地藏菩萨
佛法入门
佛学问答
念佛
智慧
福报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忏悔
【佛学常见辞汇】(第18页)
更多词典列表
道种性
璎珞经所说六种性之一,即十回向之位,在此位开始真正...
释
释迦的简称,是释尊的姓。晋时道安法师提倡佛子应以世...
释迦牟尼
佛名,华译为能仁寂默,是开创佛教的教主,本是古印度...
释帝
忉利天的帝王名叫释提桓因,所以叫做释帝,通常称为帝...
释梵护法
帝释和梵天是护持世界佛法的天神。...
释师子
释尊的德号,因佛在三界之中无畏自在,好像兽中的狮子...
释提桓因
忉利天之主,简称释帝,或帝释。...
最上乘
至高无上的教法,即圆顿教,亦即一佛乘。...
最正觉
至高无上的正觉,亦即契合于真理的智慧,义与无上正等...
最后心
又名最后念,即灰身灭智将入无余涅槃时最后一刹那的心...
最后身
在生死界中最后一次的身体。...
最后身菩萨
又名最后身、最后有、后身菩萨,即在生死中最后一次受...
最后品无明
最细微的无明。最初的无明叫做无始无明、根本无明、或...
腊
岁终祭神,叫做腊。出家人的年岁,是以受戒后安居之次...
犊子部
小乘二十部之一,犊子原是一位外道,后来归佛出家,叫...
粪扫衣
又名衲衣,乃火烧衣、牛嚼衣、鼠啮衣、死人衣、月水衣...
琰魔使
琰魔王的鬼卒。穷凶极恶的人,琰魔王就差遣这种鬼卒去...
琰魔界
琰魔王的世界,在我们所住的南赡部洲东方铁围山下。...
提婆达多
人名,为斛饭王之子,阿难之兄,佛之从弟。出家学神通...
隔生即忘
隔生则尽忘前世之事。...
焦芽败种
(喻)不能发无上道心之二乘,如枯焦之草芽和腐败之种...
禁戒
禁非戒恶。佛所制的禁戒,有五戒、八戒、沙弥戒,和具...
锡杖
菩萨头陀十八物之一,上有四股十二环,表四谛十二因缘...
像法
正像末三时之一,像者相似,在佛入灭之后一千年为正法...
勤行
勤行善法,亦即六波罗蜜中之精进波罗蜜。...
勤息
梵语沙门,华译勤息,即勤修众善和止息诸恶之义。...
勤策
即沙弥,因沙弥怀著要做比丘的希望,于是辛勤策励自己...
微微心
入灭尽定前刹那极微的心念。...
想受灭无为
生于无色界非想天,入灭尽定,想受俱灭,名想受灭无为...
意
唯识学的第七末那识,华译为意,思量之义,恒审思量第...
意三
十恶中属于心意的三恶,即贪欲、嗔恚、愚痴。...
意乐
心意获得满足而生快乐。...
意成
又叫做意生,即由意之力而成身。...
意识
为八识中之第六识,是依第七识末那为根(意根)生起。...
意学
禅宗的学问。禅学相当于身口意中之意业,故名意学。...
意成身
又叫做意生身,即由意之力而成身。...
意生身
又叫做意成身,初地以上的菩萨,为了济度众生而如意受...
意生化身
菩萨任意而生之变化身。...
愚法
二种小乘之一。声闻缘觉二小乘,有的人迷执自法,而愚...
感果
由所作的业因,必召感应得的果报。...
感应
感是感召,应是应现,意谓众生有感,佛就有应。...
慈
愿给一切众生安乐的心,也就是仁爱心的无限扩大。涅槃...
慈观
又名无缘大慈观,佛与众生一体,他对众生的慈悲,不起...
慈航
渡人脱离苦海的意思。...
慈悲
慈与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
慈悲忏法
释氏通鉴说:梁武帝妃郗氏,其性酷妒,死后化为巨蛇,...
慈悲万行
菩萨住于慈悲而修万行。...
慈悲十二利
法句经说,有慈悲心的人将获得十二种的利益,即:福常...
慈恩
1、慈悲的恩德。 2、唐朝法相宗的祖师玄奘,住...
慈恩宗
又名法相宗、唯识宗、相宗、有宗等,唐时玄奘到中印度...
慈恩家
唐朝慈恩大师以法相宗成立一家,世称慈恩家。...
慈恩八宗
慈恩大师将佛教分为八宗,即 一、我有法空宗,指...
摄受
又叫做摄取,就是佛以慈悲心去摄取众生。...
摄摩腾
又作迦叶摩腾,中天竺人,能解大小乘经,汉明帝遣蔡愔...
摄土度生
诸佛成佛之后,法身永住常寂光境,原自无为,但是为了...
摄化随缘
顺著众生的机缘而以种种的方法去摄受和教化。...
数息观
默数呼吸的出入,以停止心想散乱的观法,为五停心观之...
暖位
指小乘行人修五停心观及四念处观已,进而专修四谛观及...
暖法
又名暖位,此位将发见道之无漏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
楞伽
在师子国(即今之斯里兰卡)的山名。楞伽是宝石名,因...
楞伽岛
锡兰岛(即今之斯里兰卡)的本名,也是佛说楞伽经的地...
楞伽悬记
释尊在楞伽山,悬记如来灭后,南天竺(印度)有大德比...
瑜伽
相应的意思。相应有五义,即与境相应、与行相应、与理...
痴
愚痴,又名无明,不明白事理的意思,为三毒之一。佛教...
痴爱
愚痴和贪爱。愚痴为父,贪爱为母,和合而生出一切的烦...
痴暗
无明的暗昧。暗昧是真伪不明的意思。...
睡眠
闭目休息,为不定地法之一,亦是五盖之一。适当的睡眠...
睡眠欲
谓凡夫不思精进,懈怠懒惰,沉溺于睡眠,为三欲或五欲...
睡眠盖
众生因贪睡,昏沉盖覆了心性,以致沉沦三界,无有出期...
福因
招感福报的业因,亦即布施、持戒等之善根功德。...
福地
寺院的德号,因寺院是生长福德之地。...
福智
福德和智慧。佛菩萨之身,即以福德和智慧来作庄严的。...
福慧
福德和智慧。此二者是佛菩萨的二种庄严。...
福田
田以生长为义,人若行善修慧,犹如农夫于田中下种,必...
福德
指修人天善行所感得的福分。福德与功德不同,外修事功...
福德庄严
二种庄严之一,即修福德之善行以庄严佛果。...
解空
了解诸法的空相。佛弟子中以须菩提为解空第一。...
解惑
解与惑。解是智;惑是烦恼。...
解行
知解和修行。修行佛法,一定要解行并重,不可偏废。...
解行地
由知解而修行的地位,也就是还未证得真如之地,其前三...
解行相应
知解和修行,相辅相成,互相照应。...
解脱
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别名。...
解脱门
通向涅槃的门户,指空、无相、无愿之三种禅定,因此三...
解脱衣
解脱幢相衣的简称,即袈裟的别名。...
解脱身
已经解脱烦恼障碍的佛身,为二佛身之一。...
解脱服
又名解脱衣、解脱幢衣、解脱幢相衣等,是袈裟的别名,...
解脱道
1、四道之一。 2、佛道的总称,因佛道乃是出离...
解脱知见
自己知道已经获得解脱的智慧,也就是观照常明通达无碍...
解脱坚固
大集经所说五坚固之一,即佛灭后的第一个五百年间,正...
解脱深坑
谓只求自己解脱的人,不能圆满自利利他的德行,犹如坠...
解脱幢相衣
袈裟的别名,因袈裟是志求解脱的人所穿的衣服,而且其...
解境十佛
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辟支佛身、菩萨身、...
触
接触,如六根接触六尘是。...
辟支迦佛陀
简称辟支、辟支迦佛、辟支佛等,华译为缘觉,或独觉,...
缚
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系缚人们的身心,使不得自在。...
缠盖
缠与盖。缠与盖都是烦恼的别名,缠有十缠,盖有五盖。...
缠缚
是指一切的烦恼,因烦恼能缠缚众生于三界六道之中,不...
罪性
罪业的本性。罪业的本性空而不可得。...
罪福
罪与福。五逆十恶等是罪,五戒十善等是福。罪有苦报,...
群有
许多的有。众生的果报叫做有,有有三有、九有、二十五...
酪
一种精制的牛乳。涅槃经说:声闻如乳,缘觉如酪。...
酪味
天台宗以酪譬喻第二时的小乘教,为五味之一。...
酪经
指一切的小乘经。...
障
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障碍圣道。...
频伽
迦罗频伽或迦陵频伽的简称,鸟名,华译为妙音鸟,是一...
频来果
又叫做一来果,即声闻乘四果中之第二果。...
魂魄
心身的别名。魂是心识,有灵用但无形;魄是有形的身体...
新岁
结夏安居完了的第二日,即七月十六日,是比丘的新年元...
新发意
新发求取菩提之意的人。...
新发意菩萨
新发求取菩提之意的菩萨,为二种菩萨之一。...
新学菩萨
新发心学习佛道的菩萨。...
新旧两译
佛经翻译的用语有二种,一种是旧译,一种是新译,这是...
路迦那他
华译为世尊,是佛的别名。...
路迦祇夜
华译重颂,是十二分教之一。...
僧
僧伽的简称,于义为众。集受具足戒的比丘,三人或四人...
僧残
律学篇聚名之一,即犯了重戒将堕未堕,如人犯重罪,将...
僧璨
(?-606)隋代高僧,唐玄宗敕赐鉴智禅师。江苏徐...
僧伽
和合众的意思。比丘三人以上,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
僧伽蓝摩
简称僧伽蓝,或伽蓝,译为众园,或丛林,是僧众所居住...
僧宝果
指断尽烦恼的阿罗汉。...
僧祇物
僧祇译为众,即比丘、比丘尼之大众,此大众共有之物,...
境界
指与心相对的外境。境随心转,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异...
愿
誓愿。愿有总愿和别愿两种,如四弘誓愿是总愿,如弥陀...
愿佛
酬报因愿之佛,亦即八相成道之化身佛,是十种佛之一。...
愿轮
菩萨的誓愿很坚固,能摧破一切的怨敌,好像轮王的轮宝...
愿海
(喻)菩萨的誓愿深广如海。...
愿船
(喻)弥陀的本愿如船,能将众生渡到彼岸。...
愿力
誓愿的力量。愿力之大,不可思议。...
愿力自然
谓靠著阿弥陀佛本愿的力量,众生自然能够往生净土。...
愿波罗蜜十德
尽成就一切众生、尽庄严一切世界、尽供养一切诸佛、尽...
慢幢
谓我慢心一起,便自高自大,好像幢旗高耸一样。...
漏
烦恼的别名,含有漏泄和漏落二义。贪嗔等烦恼,日夜由...
漏尽阿罗汉
断尽一切烦恼的阿罗汉。...
漏尽无所畏
四无畏之一,即在大众之中明言我已经断尽一切烦恼而无...
熏习
吾人身口所作的善恶业,或是意所作的善恶思想,其气分...
疑城胎宫
在西方极乐世界的边地,有一座以七宝所庄严的宫殿,凡...
誓愿
立誓和发愿。诸佛菩萨都有总别的二种誓愿,如四弘誓愿...
誓愿一乘
又作本愿一乘、宏愿一乘、悲愿一乘。净土宗以阿弥陀佛...
遮罪
触犯遮戒之罪。戒有性戒和遮戒二种,杀盗淫妄是性戒,...
鹙鹭子
舍利弗的译名。...
漉水襄
比丘六物之一,即滤水去虫的器具。...
遵式
(964-1032)宋代高僧。台州临海(浙江宁海)...
藕益
名智旭,号西有。父持白衣大悲咒,梦大士送子而生师。...
澄观
(738-839)唐代高僧。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
德本
1、与善根同义。德者善也,本者根也,众善万德之根本...
德行
1、指善良的品性和正直的行为。 2、指具足功德...
德风
指极乐世界具足万德之清风。无量寿经说:自然德风起微...
增劫
人寿由十岁起,每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之间,叫...
增悲
在菩萨的种性中,有悲增和智增的二种,速断烦恼而证佛...
慧力
智慧有消除烦恼的力量,为五力之一。...
慧文
北齐时高僧,俗姓高。师读大智度论三智在一心中得之句...
慧可
(487-593)南北朝时高僧,河南洛阳人,初名神...
慧远
(334-416) 1、东晋高僧,居庐山,创立...
慧炬三昧
法华经所说十六三昧之一,入此三昧,能兴发智慧之火炬...
慧印
又名智印,印是决定不变的意思,如来的智慧,因契合诸...
摩诃迦叶
摩诃华译大,亦称大迦叶,为佛十大弟子之一。身有金光...
摩呼洛伽
又作摩睺罗伽,八部众之一,即大蟒神,其形人身而蛇首...
摩醯首罗天
华译为大自在天,在色界的最高处。...
横出
净土门易行道中有横超与横出之二道,闻悉如来的本愿而...
横截
是说横截三界五趣生死之流,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嗔心
三毒之一,即嗔恚无忍的心,三毒中此为最恶。经云:一...
嗔恚火
1、怒火。 2、(喻)怒火能将人的一切功德烧毁。...
羯磨
华译作业,即作授戒忏悔等事业的一种宣告仪式,由此宣...
羯磨僧
办理授戒忏悔等事的师父。...
羯磨阿阇梨
又名羯磨戒师,简称戒师,即授戒时读羯磨文的师父,为...
蕴处界
旧译为阴入界。蕴即五蕴,又名五阴,即色、受、想、行...
燃灯佛
又名锭光佛。释迦佛在因行中第二阿僧祇劫届满时,刚好...
懈慢界
又名懈慢国,此国位于我们此世界的西方十二亿那由他之...
醍醐
经过多次制炼的乳酪,味中第一,也可作药用医众病,在...
鹦鹉学舌
景德传灯录里,说药山惟严和尚:有行者问:有人问佛答...
繁兴永处那伽定
繁兴就是繁杂多起的意思,永处犹言常在,那伽义译为龙...
灌佛会
又名佛生会,在中国是于阴历四月八日佛生日行之。据说...
灌顶
灌者大悲护念义,顶者佛果最上义,谓诸佛以大悲水灌顶...
魔
梵语魔罗的简称,华译为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
魔天
恶魔所住的天界,即欲界顶上之他化自在天。...
魔王
魔中之王,即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他的名字叫...
魔女
魔界的女子。楞严经说: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
上一页
忏悔法门
法语系列
普门品
莲池大师
其他法师
供佛
供养
减少欲望
慧律法师
弥勒菩萨
财富
福报
六祖慧能
广化老和尚
净慧法师
圆瑛大师
药师法门
佛教戒律
因缘
药师经
佛教词典 fodian.cc
词典首页
随机推荐
佛教文库
全部栏目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