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赏劳

【禅林象器笺】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梵网古迹》作偿劳。《韵会?阳韵》云:“偿,辰羊切。”《说文》:“还也。”《广韵》:“报也。”《增韵》:“酬也。”《行事钞·作赏劳。

《祖庭事苑?赏劳》注云:“劳,郎到切,尉也。”

忠曰:“《国史补》云:‘大出金帛赏劳。止此 ’此般赏劳,劳当从郎到切耳。”

《行事钞·安居策修篇》云:“五事赏劳。”忠曰:“五事即五利。次下笺。”

《羯磨疏?安居法篇》云:“迦提赏劳使作衣服,受用资身,弘道利俗也。”

《梵网经古迹记》云:“然初安居,即从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良以雨时将毕,恐至寒时不济,故开一月为偿劳月。若后安居从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即无偿劳,三月雨时尽故。”《善圆钞》云:“从八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三十日为偿劳月。”

已上证赏劳字毕,已下辩其义。

《行事钞·安居策修篇》云:“问何为但结三月者,生死待形,必假资养故,结前三月,开后一月,为成供身衣服故。”

忠曰:“如来圣教,岁为三时,乃一时有四月,故有此问,言何故不结一时全四个月耶?”

又云:“若四月十六日结者,至七月十五日夜分尽讫,名夏竟。至明相出,十六日后至八月十五日已来,名迦提月。《明了论》云:‘本言迦絺那,为存略故,但云迦提,此翻为功德。’注:以坐夏有功,五利赏德也。”

忠曰:“由是可知,赏劳者,赏坐夏功劳也。又宗觉律师语余曰:‘此一月,二百五十戒中开五种戒,恣意出入往来而造功德衣,以偿前九旬功劳也。止此’依此说,则劳,郎刀切,老平声,疲也、勤也、功也。字汇《事苑》为去声,郎到切,慰劳义,恐不知律文赏劳目,谩下义乎。若知,则必可辩其义而欠之。五利者,《行事钞·自恣宗要篇》云:‘次明五利通塞者,律中受此衣故,畜长财、离衣宿、背请别众食、食前食后至他家等,各如〈随相〉所明。’”〈随戒释相篇〉。

《僧祇律》云:“衣时中间,舍五罪:别众食、处处食、离同食、不白畜长衣、离衣宿,无罪。”

《毗尼母论》云:“佛听畜迦絺那衣,有五种利:一、得中前数数食;二、得有檀越来请得别众食;三、得畜长财不说净;四、得离衣宿;五、不白得出界,是名受迦絺那衣利。”

迦絺那衣者,〈自恣篇〉云:“二明衣体。《四分》云:‘若得新衣,若檀越施衣,若粪埽衣,新物揲作净。若已浣,浣已纳作净。即日来不经宿,不以邪命得,不以谄曲得,不以相得,不以激发得,不舍墯作净者,应法四周有缘,五条作十隔。若过是条数,应自浣染,舒张碾治,裁作十隔缝治。’又云:‘不得大色染衣,听用袈裟色。’此云不正色也。”

《释氏要览》云:“迦提,梵语具云迦栗提迦,即九月望宿名也。谓西国三月安居,至九月十六日,解后安居,比丘行化故,取望宿为名也。”

忠曰:“是与《事钞》义大异,未知何据。”

已下禅录用赏劳语。

《普灯录·大通本禅师章》云:“僧问:‘九夏赏劳即不问,从今向去事如何?’曰:‘光剃头,净洗钵。’”

《虚堂愚禅师宝林录·结夏小参》云:“于是九十之期,各证本法,然后升双梼堂,入息耕室,向无星等子上较其重轻,以凭赏劳。”又《净慈后录·上堂》云:“忽有个眼皮绽底出来道:‘乞师赏劳。’只向他道:‘三贯嚫钱三味食,相招携手上高台。’”

忠曰:“律则五事赏劳,其文明皎。今按录所举,似以施财供养等为赏劳焉。”

上篇:山门三大禅师 下篇:上肩顺转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禅林象器笺

不退菩萨亦不成就阿赖耶识

【不退菩萨亦不成就阿赖耶识】 p0346 成唯识论三卷七页...

欲行

【欲行】 p0982 瑜伽八十一卷七页云:欲行者:谓如十种...

假名宗

亦名:假宗、空宗、经部师 济缘记·释受戒篇:“小教入...

变坏

变坏者,谓舍寿时当知此中依相续位建立生等,不依剎那...

爱见大悲

自己虽未断烦恼,却运用大悲去救济众生。爱是指思惑,...

就果位上明小乘之趋向

小乘之果位者,即小乘之趋向。而小乘之极果,即阿罗汉...

虚空藏与明星

(杂语)一说日月星,配观音、势至、虚空藏之三菩萨,...

解了八相

【解了八相】 p1235 瑜伽六十二卷十一页云:复次当释法...

灌腊

灌,谓浴佛;腊,指夏安居期满之日。每年七月十五夏满...

圣仙

(佛名)佛之尊号也。以佛是仙中之圣故也。七佛略戒曰...

二种自在

(名数)一观境自在,谓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

平安

【平安】 p0532 瑜伽八十四卷十七页云:平安者:谓乐受...

【大藏经】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佛陀是随时存在的,要掌握感应道交的方法

我们再看,《法华经》对果地的功德,佛陀讲到什么是佛...

佛教为何分宗派

佛教,整体的佛教是一味的,在佛陀时代,并无所谓八宗...

【推荐】明明有很多快乐,为什么佛说众生皆苦

往昔有五位国王,国界相近,常互相往来,不会相互攻打...

什么是成功呢

什么是成功呢? 在古人看来,封侯拜相,加官晋爵,都...

遇到抢救不过来的患者可以为他念佛吗

问: 末学在医院上班,遇到抢救不过来的患者该怎么办?...

不同部位的皱纹暗示着身体的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大,脸上长皱纹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并不...

割十补百

电光易灭、石火难留,逝水绝归源之路,落花无反树之期...

尊师重道方能获法益

真信佛法之人,见一切僧,尚行礼敬,况于最初对所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