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延寿堂主

【禅林象器笺】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或略称堂主。又见〈殿堂类·延寿堂〉处。

《禅苑清规·延寿堂主》云:“堂主须请宽心耐事,道念周旋,安养病僧,善知因果之人。堂中所用柴炭米面,油盐酱菜,茶汤药饵,姜枣乌梅,什物家事,皆系堂主缘化。如其无力,唯米面油炭,就常住打给。如病僧入堂将息,令行者打叠床位,如法安排,煎煮汤药,供过粥饭,逐时问讯,务令适意。如病人苦恼,多生瞋怒,粥饭汤药,动不如意,及呻吟叫唤,屎尿狼藉,并须悯念看承,不得心生厌贱。如欲沽酒下药,及以浸药为名,食啖鱼肉葱薤,贵图补益,是时堂主当以禁戒因果,善言开谕,令坚正念,勿纵邪心。严戒供过行者、剪剃针线之人,不得潜隐藏带酒肉入堂合药如须用酒,当令院外浸渍。及以酒糊为丸,煎药用葱及合药肝肾鱼肉,尚犹不可,何况恣心食啖也?

“病僧若可担擎,及稍进粥饭,劝令持斋,不宜轻毁禁戒。堂中锅釜,不得令人练帛,有妨病僧使用。非系堂中将息之人,不得延容粥饭。有处病僧在堂,并上文历,以凭库司打给,并请斋嚫。病僧如稍困重,报堂司抄劄,迁重病阁。若非道眼精明,并劝令专念阿弥陁佛,祈生净土。若劝率同袍打磬念之,极妙。八福田中,看病最为第一。佛、法、僧、父母师长、贫穷、桥梁、义井、疾病,乃八福田也。况出家之人,云游萍寄,一有疾病,谁为哀怜?唯藉同袍慈悲安养,诚为重任,岂可轻心?”

《备用清规》云:“延寿堂主,奉养病僧,常备姜枣、油烛、五味,以时管遇。病者呻吟,当生愍念。病稍轻安,勿纵补益,恣啖无厌,久占房榻。病是众生良药,当改过日新,孤灯独照时,正好着力。”

《敕修清规》云:“延寿堂主,看视病僧,汤药、油烛、炭火、粥食、五味常备供须。公界倘缺,若自己丰裕,结缘应付,或劝化施主措辨。床席衣被狼藉秽污,为其洗浣,毋生憎嫌。八福田中,直病为第一也。”

慈觉〈龟镜文〉云:“为众僧供侍汤药,故有堂主。”又云:“宁心病苦,粥药随宜,所以报堂主也。”又云:“不閑供侍,恼乱病人,非堂主所以恤众也。”又云:“多瞋少喜,不顺病缘,非所以报堂主也。”

已下略录事缘。

《禅林宝训》云:“高庵住云居,闻衲子病,移延寿堂,咨嗟叹息,如出诸己,朝夕问候,以至躬自煎煮,不尝不与食。或遇天气稍寒,拊其背曰:‘衣不单乎?’或值时暑,察其色曰:‘莫太热乎?’不幸不救,不问彼之有无,常住尽礼津送。知事或他辞,高庵叱之曰:‘昔百丈为老病者立常住,尔不病不死也!’四方识者,高其为人。及退云居,过天台,衲子相从者仅五十辈,间有不能往者,泣涕而别,盖其德感人如此。”

《春渚纪闻》云:“钱塘净慈寺古道者,主供侍病僧寮。一日,病僧有告之曰:‘我病少愈,念少凫血为味,汝能为我密致之,幸甚!’至暮夜,袖血饷,僧食之美甚,一二日复多以金付之,再有所须。同寮僧雏窥道者于隙处,披其胸,取漆盂,以利刃刺心血,覆盂其上,解衣带缠绕,久之,开视盂中,血凝矣,即以葱醯,依前法制之,以进病僧。僧雏大骇,出以所见,语其徒,且告病僧,皆大惊异。”

又见〈殿堂类·延寿堂〉处。

上篇:序引 下篇:巡寮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禅林象器笺

萨埵

【萨埵】 p1419 此数论外道三德之一。唯识述记四卷二十...

大人相印

(术语)以法界生之印印弟子,使决得大人之相也。义释...

有宗

主张诸法为有之宗派,叫做有宗;主张一切皆空之宗派,...

随至施

谓对随近自己来者行布施。乃随至施、怖畏施、报恩施、...

堂达

(职位)七僧之一。法会之式,于场传达愿文等之僧也。...

三藏差别

【三藏差别】 p0193 大毗婆沙论一卷三页云:复次诸佛出...

五种故思

经过思惟所造之故思业分为五种,即:(一)他所教敕之故...

无畏施

(术语)三施之一。以无畏施于人也。持戒之人无杀害之...

白胶香

(物名)娑罗树之胶乳也。大日经疏七曰:白胶香是娑罗...

知义

【知义】 p0817   瑜伽七十七卷七页云:善男子!彼诸...

诸佛以莲华为坐床

莲华,又作莲花,表示莲华藏世界,此世界为报身佛之净...

集会钟

又称行事钟。法会开始时,为集合大众所鸣之钟。禅宗于...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大藏经】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西有沙门蕅益智...

没有一无是处的人,只有自暴自弃的心

王阳明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用智慧去观照,才能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色、受、想、行、识。 (一)色蕴: 凡一切物质...

盎覆不吉虫喻

过去有三兄弟,都说自己高大健壮,某次三人一起守夜,...

趋吉避凶的方法是什么

问: 趋吉避凶的方法是什么? 净界法师答: 断恶修善...

要让孩子吃苦,不要溺爱小孩

现在的小孩都成了家庭的小皇帝,父母、奶奶、爷爷、外...

随遇而安,时时快乐

有位心理学家说,年薪两百万的人与年薪一百万的人的最...

古代高僧令人感动的德行典范

《缁门崇行录》这一部书专门记载古时候修行人品德的风...

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一向专志庄严妙土。这是一桩大事,那完成它要有精进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