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行者

【禅林象器笺】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忠曰:“禅林行者,卢能为始。尔后凡求剃度而未得买度牒,有发而依止僧寺者,称为行者。”

旧说曰:“中华行者,与日本所谓行者别。日本行者,剪除须发,而行事同俗。中华则凡剃发者,唯有僧及沙弥而已。如行者,则不剃落,不披帽,其发岐二,长下垂背后。又中华行者,受五戒。五戒本在家所受,但第三为不邪淫,行者则不淫欲以为异焉。昔六祖受衣钵于黄梅时,亦以行者之形矣。从行者转得为僧,故有行堂之额,题选僧堂者。”又曰:“行者有二种,谓方丈行者、库司行者也。”详见下。

《释氏要览》云:“《善见律》云:‘有善男子欲求出家,未得衣钵,欲依寺中住者,名畔头波罗沙。’未见译语。今详,若此方行者也,经中多呼修行人为行者。行,是所修二种行也;者,即五蕴假者,是能修行之人也。凡十六岁已上,应呼行者。谓男生八岁毁齿,十六阳气全,以其有意乐信忍,修净梵行。故自晋时,已有此人,如东林远大师下有辟蛇行者。”

《宋高僧传·南华寺慧能传》云:“咸亨中,往韶阳,遇尼无尽藏恒读《涅槃经》。能听之,即为尼辨析中义,尼深叹服,号为行者。”

《虚堂愚和尚录·示行者智潮法语》云:“优婆塞者,吾佛会中四众之一数也,精持苦行,承事佛僧,先道业而后得度。世尊入灭,道法遐被五天竺国,佛舍僧庐莫不有之。逮教入中国,译梵语而正唐言,名之曰‘行者’,盖有德有行之所称也。其数既广,汉唐以来,设官置局,试经得度。至于海内奇髦俊彦,冒历寒暑,穷经讨论,以试所业,其间获中僧科者,官给黄牒,剃度为僧。然后肩云顶丝,履艰涉险,不惮数千里之遥,寻师访道,究明人天性命之学。酝酿既久,文彩发露,王臣尊礼,为人天师,一言一句,光明殊胜,为后世法。此古今通论,出家儿之大体也。南渡之后,为见吾教日兴,出绫纸,易楮币,庶欲得者寡,而入者稀,殊不知物随事变,一堕利域,百计纷拏,以谋进纳之计。得之者,形服虽殊,升沉事海;失之者,穷困相煎,老毙山泽。要如前人优游教海,披寻文义,试所得而披法服者,无复得也。”

忠曰:“翻优婆塞曰行者,未知何据。”

忠曰:“如日本今时行者,带妻啖肉,全非求僧也。然中华上古行者,有复带妻者。”《传灯录·池州甘贽行者嗣南泉章》云:“有住庵僧缘化什物,甘曰:‘若道得即施。’乃书心字,问:‘是什么字?’僧云:‘心字。’又自问其妻:‘什么字?’妻云:‘心字。’甘云:‘某甲山妻亦合住庵。’其僧无语,甘亦无施。”

《联灯会要·亡名尊宿》云:“昔沩山有一僧,下山觅住处,偶宿一行者家。者问:‘上座何处去?’云:‘觅个住处。’者书佛字,问:‘这个是甚么字?’云:‘佛字。’者却唤妻子问:‘是甚么字?’妻云:‘佛字。’者云:‘上座与拙室见解一般,争解住得?’其僧却回沩山。”

《赵州谂禅师录》云:“有俗行者到院烧香云云。”

已称俗,盖亦是带妻子者。

义堂《日工集》云:“圆觉行者,实恩至,戒其勿带刀器,谓行者是僧之基,岂可自弃哉?”

上篇:行缠 下篇:行道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禅林象器笺

五妙欲

指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有漏之五境,其自性虽苦...

已得趣入补特伽罗

【已得趣入补特伽罗】 p0230 瑜伽二十一卷二十三页云:...

【声】 p1391 瑜伽三卷十五页云:数宣数谢,随增异论;...

离怖畏如来

在施饿鬼之法中,五如来中北方如来之名,亦即释迦如来...

通覆

(术语)谓白事而通达其志也。小补疑会曰:覆,通作复...

内记

(职位)禅家方丈之书状侍者曰内记。...

【缘】 p1298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二页云:若与此生,...

贯休

(832~912)唐末五代僧。以诗、画著称于世。婺州兰溪...

无遮

(杂名)宽容物而无遮也。圆觉经曰:惟愿不舍无遮大悲...

外金刚部

(术语)金刚界曼陀罗之外众也。有二十天。绕四方。对...

家镇

为密教之息灾法。修法之时,以不动明王为本尊,口诵真...

世俗正见

【世俗正见】 p0510 大毗婆沙论九十七卷九页云:云何世...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浴佛功德经 大唐沙门释义净译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永嘉证道歌 唐慎水沙门玄觉撰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

人都在为什么而奔忙

有一次,我到繁华的首都北京出差,晚上路过一座天桥,...

【推荐】外道相善,乱菩萨法

我们这一生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想要...

【推荐】十劫的善根才换来今生往生的资粮

唐代有一位怀玉禅师,他就是念《阿弥陀经》念了30万遍...

有三种钱花得越多就赚得越多

世界上有三种钱非常奥妙,你花得越多,就赚得越多。这...

如何让业力的相续暂时沉淀下来

在我们修行中,是透过拜忏,忏悔等方式对业力进行直接...

恶性须菩提

世尊成道之后,观察到大海龙王一族有得度的因缘,便现...

念经、拜忏、做水陆,何以不及念佛

念经、拜忏、做水陆,何以不及念佛? 以念佛,人皆能念...

猴猴衣的故事

八十年代初,我和妙师父一起去陕西乾县落发,当时我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