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佛教中,常用以形容诸佛菩萨及法之崇高尊贵,如称至高无上之佛陀为“宝王”;称诸佛菩萨之庄严法相为“宝相”;称真如清净之佛性为“宝性”;称佛、法、僧为佛教中之“三宝”;称诸佛之清净国土为“宝土”、“宝地”等,皆为其例。
(二)于诸经论中多载有诸佛菩萨及其国土以各种璎珞、宝物严饰之事,其中如“七宝”之称广见于经论中。七宝,系指世间珍贵之金、银、琉璃、颇梨、车渠、赤珠、码瑙等七种宝物,在诸经论中所举之名称,虽互有出入,然一般多以上述七种宝为主,兹略述如下:
(一)金(梵 suvarna),音译作素嚩哩拏、苏伐剌那、修跋拏、苏伐维。意译作妙色、好色。又称黄金、紫金。据大智度论卷十之说,金出于山石沙、赤铜之中,故沙金亦称金粟。翻译名义集卷三引用真谛之解释,举出金之四义,即:(1)色不变,(2)体不染,(3)转作无碍,(4)能使人富裕;并以此四义比喻诸佛法身之常、净、我、乐等四德。又一般称佛身之相好庄严为妙色身、金色身,称黄金之上妙者为阎浮檀金。
(二)银(梵 rūpya),音译作噜比也、阿路巴、惹多。又称白银。据大智度论卷十之说,银由烧石所出。银与金二宝普为人知,佛教中亦常用作梵刹之异称,如称金地、银地等。
(三)琉璃(梵 vaidūrya),音译作吠琉璃耶、吠努璃野、鞞稠利夜、毗琉璃、茷琉璃、鞞头梨、琉璃。意译作青色宝、远山宝。据玄应音义卷二十四、慧琳音义卷一等载,琉璃系青色之玉石,其光色莹彻,为天生之神物,而非人间之炼石、焰火所造成。然前汉书西域传第六十六上之注,引用魏略一书之说,认为琉璃有自然物与人造物二种。自然物出于大秦国,有赤、白、黑、黄、青、绿、缥、绀、红、紫等十种,色泽光润,众玉不及,其色不恒常;人造物则由石汁销冶,并加众药而成,虚脆而不真实。又古时原用“流离”二字,至后世方改为琉璃。
(四)颇梨(梵 sphatika),音译作萨颇置迦、塞颇胝迦、窣坡致迦、破置迦、颇致歌、颇梨色、颇胝迦、颇黎、玻璃、玻璃。意译作水玉、白珠、水精(晶)。据大智度论卷十之说,颇梨系由山窟中所出,为经千年冰化之宝珠。然玄应音义卷六,则以其为石类,而非千年冰所化。又增广本草纲目卷八,举出李时珍之说,认为玻璃本作颇梨,系一国名,并以颇梨晶莹如水,坚硬如玉,故称之为水玉。
(五)车渠(梵 musāragalva),音译作牟娑洛揭婆、目娑啰伽罗婆、牟呼婆羯落婆、摩娑罗伽隶、牟娑罗、谟萨罗、牟娑洛。意译作紫色宝、绀色宝。又作砗磲。此宝之名称不一,如法华经玄义卷二末、翻译名义集卷八等,以牟娑洛揭婆配砗磲之称。然玄应音义卷二十一、卷二十二等,则以其色如马之脑,故称之为马脑。另据增广本草纲目卷四十六,举出李时珍之说,认为车渠系指大蛤,长约二、三尺,宽约一尺许,厚约二、三寸,壳外有深大之沟纹,壳内则白晰如玉,故被谬认为玉石类。后世一般则称白珊瑚及贝壳所制之物为车渠;盖珊瑚通常多为赤色,而白珊瑚则被称为车渠。又古时原用“车渠”二字,中世以后方用砗磲、车[(王*巨)/木]等语。一般常将此宝与码瑙、琥珀混同。
(六)赤珠(梵 lohitamuktikā),又称赤宝、赤真珠。据佛地经论卷一之说,此珠由赤虫而出,故称赤真珠;或此珠之体为赤色,故称赤真珠。又据大智度论卷十之说,此珠与珊瑚有异,极为珍贵,盖一般之真珠多为浅灰色、灰色,而赤真珠则稍带赤色,若为纯赤色之真珠,则甚难求得。
(七)码瑙(梵 a?magarbha),音译作阿湿摩揭拉婆、阿舍磨揭婆、阿湿嚩揭波、遏湿摩揭婆、阿输摩竭婆。意译作石藏、胎藏、杵藏。又称码瑙、玛瑙。此宝与后世所谓之码瑙有异,为翠绿玉,系带有深绿色光泽之宝玉。又此宝常被人混同为马脑(指车渠),于慧苑音义卷上,即举有二者之区别。又玄应音义卷二十四以码瑙为赤色宝;同书卷二十一则认为码瑙或系指虎魄(琥珀)。
上述七宝系出自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洲品、大楼炭经卷一、起世因本经卷一、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阿弥陀经、大智度论卷十等,其中,阿弥陀经内所载之极乐国土以七宝等严饰一事,随净土宗之流传,而广为人知。
此外,起世经卷一阎浮洲品、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中,将上述七宝中之赤珠改为真珠(梵 mukti,目迦底)。佛地经论卷一除去玻璃而加玫瑰(梵 karketana,羯鸡怛诺迦。玄应音义卷六以此宝石为火齐珠,由昆仑开明山所出)。大宝积经卷十七除车渠加美玉。无量寿经卷上除颇梨、赤珠,加珊瑚(梵 pravāda,钵攞婆福罗;或 vidruma)、琥珀(又称江珠。博物志以其为松脂入地经千年以上而成者)。恒水经则除琉璃、赤珠、码瑙,加珊瑚、明月珠(梵 candra-mani,栴陀摩尼)、摩尼珠(梵 mani,又作逾摩、末尼,为珠之总名)。又因陀罗尼罗(梵 indra-nīla,又作因陀尼罗,意译作天主黛珠、鹘青、帝释青。慧苑音义卷下,以其为青色宝中之最尊,故称之为青主)、龙玫等宝物,亦被视为七宝之一。
在密教中,于造坛修法时,须将五药、五香、五谷与五宝等埋藏于坛下,或于灌顶时,将五宝放置于大坛之五瓶中。所谓五宝即指七宝中之金、银、琥珀、水晶、琉璃五者,然诸经典中所举五宝之名亦各有不同。
又转轮圣王亦具有七宝(即七种王宝),然此与上述之七宝有异,系指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等七种。[长阿含经卷三、法华经授记品、大阿弥陀经卷上、平等觉经卷一、海八德经、陀罗尼集经卷十二、一字佛顶轮王经卷四、唐译摄大乘论卷十、玄应音义卷二十三、慧琳音义卷四、翻梵语卷十](参阅“五宝”1212、“转轮圣王”6624) p6737
上篇:娘矩吒虫 下篇:宝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