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转变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转化变异之意。(一)即泛指诸法的转化变易之相。盖转变说(梵 parināma-vāda)与积集说(梵 ārambha-vāda)之对立,乃奥义书之中心思想,印度哲学诸派多采其说,其中以数论学派为转变说之典型代表;该学派主张万物之物质因,其自性皆具有转变性。其他如瑜伽学派亦采用此说。另于吠坛多学派中,罗摩拏遮(梵 Rāmānuja)之转变说与商羯罗(梵 ?avkara)之化现说(梵 Vivarta-vāda)相互对立。

于佛教中,说一切有部主张,于有为法之相续中,自前瞬间至后瞬间,其“体”不容许有所变异(自体转变),然对于“作用”之不起、正起或将起,即承认在未来、现在、过去之变化上有所转变(作用转变)。

唯识宗主张识转变(梵 vijñāna-parināma)之说,此说系由因性与果性两方面考察识之转变,而认为“因转变”乃依现行识,在阿赖耶识中有等流与异熟等习气;“果转变”乃自阿赖耶识中之异熟习气产生其他众同分之阿赖耶识,又自等流习气产生现行识。如此之识转变说,一则可说明阿赖耶识与现行识交互为因果之关系,再则乃显示刹那灭性之阿赖耶识不间断而相续之情形。

于成唯识论卷七中,将转变一语译为“能变”,由是,遂产生如下之解释:所谓转变(作用概念)即是能变(体性概念)。成唯识论卷七(大三一·三八下):“是诸识者,谓前所说三能变识及彼心所,皆能变似见、相二分,立转变名。所变见分,说名‘分别’,能取相故;所变相分,名‘所分别’,见所取故。”上引之意,即以诸识中所现之见、相二分皆称为转变,无论能取之见分,或所取之相分,均为识所变现;唯识宗即以此成立其核心思想“一切唯识”之义。[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世亲唯识原典解明](参阅“因能变”2299、“果能变”3323)

(二)十八变之一。谓佛菩萨依定自在之力,而能自在转变万物之性质。此系出自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之说。(参阅“十八变”360) p6627

上篇:转龛 下篇:医子喻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术语)又作腊。岁终祭神,汉谓为腊。因而比丘受戒后...

七真如

梵语 sapta vidhāh tathatāh。 约能诠而立真如有七种...

前板

(物名)禅林僧堂中圣僧龛之左右为出入板,其在前者谓...

十四生

即密教通说之十六生成佛,托于仁王经所说十四忍,称为...

识体四分

【识体四分】 为唯识宗所立的教义。唯识宗认为,构成我...

覆者,于所作罪他正举时,癡之一分隐藏为体,悔不安住...

十如

(术语)又云十如是。法华之十如,出于方便品。天台大...

九缚一脱

乃指摩诃止观卷一上所述不同发心之十种众生。即:一为...

禅钻

钻,钻研。禅钻,研究禅理之意。讽刺人以禅理为钻营之...

增上摄受

【增上摄受】 p1315 瑜伽四十八卷二十六页云:云何菩萨...

根本烦恼

(术语)又曰本惑,本烦恼。谓大乘百法中贪、瞋、痴、...

不取其相

【不取其相】 p0329 瑜伽二十三卷三页云:云何于眼所识...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佛说玉耶女经 失译人名附西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在...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人生世间,险难甚多,淫欲邪见是其大宗

人生世间,险难甚多,淫欲、邪见,是其大宗。汝家道颇...

惟贤长老《学习唯识对净土宗念佛之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唯识的中心是改造心地 唯识是讲什么的?唯识的中...

极乐净土,人人不再设防的世界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之第三十九愿:受乐同于漏尽愿 第三...

你有这么一念心,就能使你度过一切苦难

有一个道友问我,说我曾经讲过假使热铁轮,于汝顶上旋...

看似赢了,但却输了

一对年轻的夫妇正在所租的小套房里为着添购新家具的事...

入海采宝七难喻

世间人入大海采宝,会遇到七种危难:一者,强风从四面...

达摩大师四行观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佛学常见辞汇(十九画-卅三画)

十九画 【劝门】 劝诫二门之一。见劝诫条。 【劝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