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梵语 pravrtti-vijñāna。唯识宗所说转起之前七识,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等前七识。转,转变、改转、转起、转易之义。谓前七识以阿赖耶识为所依,缘色、声等诸境而转起,能改转苦、乐、舍等三受,转变善、恶、无记等三性,故称七转识。又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二称之为“生起识”,然仅指前六识,而不包括第七识。[入楞伽经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一、卷六十三、成唯识论卷二至卷四、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本](参阅“七转识”122)
(二)第八阿赖耶识之异名。为唯识宗所用。阿赖耶识有十余种异称,以阿赖耶识乃诸法所依起者,故有此异称。[唯识论了义灯卷四本]
(三)为转识得智、转识成智之略称。唯识宗主张,改转有漏之第八阿赖耶识、第七末那识、第六意识及前五识,可依次得无漏之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此即转识得智之义。[成唯识论卷十](参阅“转识得智”6626)
(四)为大乘起信论所说五意之第二。“无明门”中之“转相”,于“识体门”称为“转识”。即转变业识(为五意中之第一)之根本无明为能见之识。亦即与业识产生之同时,转生见照之主观作用。法藏之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末除了五意之第二称为转识外,亦以“事识”称转识。若配于八识,则五意之第二为转识者,属于第八识;事识为转识者,属于前六识。又慧远之大乘义章卷三末依起信论之意,解转识为第七识之异名,此异于法藏所说;复指事识为转识,此则同于法藏之观点。 p6625
上篇:转辘辘地 下篇:转识得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