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称菩萨燋炷十地。即指三乘共通之十地;此系藉燋炷之譬喻以显示菩萨之智断乃初心后心不可得之深旨。燋,指能燋之火,比喻无漏智;炷,指所燋之灯蕊,比喻所断之惑;十地,指大品般若经卷六、卷十七所列举三乘共通之十地,即干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萨地、佛地。
盖菩萨修行过程中之十地,其断惑之机宜不固定于任何一地,十地之中,一一地皆可达于佛果;又菩萨之断惑,固然始于初发心之一刹那,惟一旦入于十地,则不可谓是由初心或后心而断惑者,然亦是不离初心而可断惑,亦是不离后心而可断惑。此一深旨,犹如以火燃烧蕊柱,必产生火焰,其中有所谓初焰与后焰之不同,而蕊柱之被燃烧虽由初焰开始,然不可谓仅由初焰之燃烧,亦不可谓系由后焰之燃烧,是亦不离初焰之燃烧,亦不离后焰之燃烧。
大品般若经卷十七深奥品(大八·三四六上):“须菩提!譬如然灯,为用初焰燋炷?为用后焰燋炷?(中略)菩萨摩诃萨如是,不用初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离初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用后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离后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智度论卷七十五、四念处卷二、四教义卷八、法华经玄义卷四下、摩诃止观卷六上](参阅“十地”419) p6262
上篇:憺怕 下篇:篠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