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缘觉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梵语 pratyeka-buddha,巴利语 pacceka-buddha。音译钵剌医迦佛陀、毕勒支底迦佛、辟支迦佛、贝支迦佛、辟支佛。又作独觉、缘一觉、因缘觉。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指独自悟道之修行者。即于现在身中,不禀佛教,无师独悟,性乐寂静而不事说法教化之圣者。声闻与缘觉,称为二乘;若共菩萨,则为三乘。

独觉之种类,依大毗婆沙、俱舍、瑜伽师地诸论,有部行独觉、麟角喻独觉二种。依俱舍论卷十二载,部行独觉指声闻时已证不还果,而欲达阿罗汉果时,离佛自修自悟者;麟角喻独觉指独居修行一百大劫,而积足善根功德之觉者。关于部行独觉,有一说认为原即指须陀洹等之声闻;另一说则谓彼等先为异生,曾修声闻之顺决择分,后自证道,由是而得独胜之名,此系基于本事经中苦行外仙效仿猕猴之威仪而独证之说,即阐明部行独觉乃异生凡夫之意。此中,部行独觉之得名,系由其在声闻修行之际,多居僧团中生活;麟角喻独觉则系独自于山间、林下修行,不结伴侣,故以麟角为喻。

另依大智度论卷十八之意,辟支佛有二类:(一)独觉辟支佛,亦有二种:(1)小辟支迦佛,本是“学人”(即指“有学”,系相对于“无学”而言),在受生七次须陀洹之后来生于人间,而于无佛之世自证成道。(2)大辟支迦佛,即于百劫中增长福慧,而得三十一相、三十相、二十九相乃至一相之圣者。盖前者即相当于部行独觉中之得果声闻,后者相当于麟角喻独觉。(二)因缘觉辟支佛,系由先世福德愿行之果报,而不必从他人闻法即能自出智慧,藉飞花落叶等之小因缘而觉悟,相当于部行独觉中之异生凡夫。

又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明揭三种独觉之道,其第一种即相当于今所说之大辟支迦佛,第二种相当于因缘觉,第三种相当于小辟支迦佛。四教义卷三引用大智度论之文,谓犹如独觉有大小二种,因缘觉亦有大小二种,其说恐非允当。

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四亦举出缘觉有三种之别:(一)缘觉之缘觉,此与“因果俱”相同。(二)声闻之缘觉,其中“因”系指声闻,“果”成缘觉。(三)菩萨之缘觉,其中“因”系指菩萨,“果”成缘觉。

大乘义章卷十七对声闻、缘觉有四句分别:(一)是声闻而非缘觉,即声闻人。(二)是缘觉而非声闻,即麟角喻人。(三)是声闻亦是缘觉,即为部行。(四)是缘觉亦是声闻,即因缘觉。又声闻、缘觉相较,则有五同六异之说,五同即:(一)见理同,同见生空之理。(二)断障同,同断四住之烦恼。(三)修行同,同修三十七道品法。(四)得果同,同得尽智、无生智果。(五)证灭同,同证有余、无余涅槃。六异指:(一)根异,声闻为钝根,缘觉为利根。(二)所依异,声闻依师,缘觉不依师。(三)藉缘异,声闻藉教法为缘而得悟道,缘觉藉事相之现缘而悟道。(四)所观异,声闻观察四真谛法,缘觉观察十二因缘法。(五)向果异,声闻人中四向四果,缘觉人中一向一果。(六)通用异,声闻之人二千国土为通境界,缘觉之人三千国土为通境界。

缘觉若与菩萨相较,则有一同十异,一同即入于圣位而永不退转,十异即:(一)因异,缘觉之宿善狭小,菩萨广大。(二)根异,缘觉为钝根,菩萨为利根。(三)心异,缘觉畏苦,菩萨不畏。(四)所解异,缘觉观十二因缘而悟解生空之理,菩萨观一切法而解二空。(五)起行异,缘觉修自利行,菩萨修自他二利行。(六)断障异,缘觉断烦恼障,菩萨能断烦恼、所知二障。(七)得果异,缘觉得小涅槃,菩萨得大涅槃。(八)起化异,缘觉仅现神通而不说法,菩萨能现神通,亦能宣说。(九)通用异,缘觉同于声闻仅一心一作,不能众心众作,而诸佛菩萨能于一时化现十方世界之一切色相、五趣之身等而施化用。(十)体义异,缘觉所有之身智功德悉皆无常、苦、无我、不净,菩萨之涅槃则常、乐、我、净。以上之比较系大乘家之说,小乘家则认为不论声闻、缘觉、菩萨等,最后均归于“灰身灭智”之状态。

缘觉人唯有自利行,而无利他心,故不起大悲心救度众生,遂难登佛果位。此即缘觉之舍悲障。若自声闻而言,则缘觉为利根;若自菩萨而言,则缘觉为钝根。故旧华严经卷六等,相对于声闻之称为小乘,菩萨之称为大乘,遂将缘觉称为中乘;另于大品十地之中,称缘觉为“支佛地”,置之于“已辨地”之上,“菩萨地”之下。亦即通教十地中之第八地。以支佛地而言,本身便有十地之分类。[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二、贤愚经卷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卷一八○、大智度论卷十九、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二、辟支佛因缘论卷一、出三藏记集卷一、瑜伽论略纂卷九、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三、慧苑音义卷上、玄应音义卷三、翻译名义集卷二] p6132

上篇:缘阙不生 下篇:缘觉乘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葬头河

(杂名)出于十王经之妄说。其文曰:葬头河曲,于初江...

正命

梵语 samyag-ājīva。巴利语 sammā-ājīva。又作谛...

黑闇

谓黑暗而无智慧之光。赞阿弥陀佛偈(大四七·四二一上...

半者珂但尼

【半者珂但尼】   此云五嚼食,谓根茎叶花果等。寄归...

名假虚实观

(术语)三假观门之一。观名之虚实之法门也。...

指对于某一对象,心中悬系而不忘。大乘义章卷二(大四...

利无上

【利无上】 p0703   集异门论十六卷四页云:云何利无...

灭尽定

又名灭受想定,或灭定,在此定中,以灭受想二心所为主...

爱有二种业,一引诸有情流转生死,二与取作缘。...

式叉摩那应学十八法

行事钞·尼众别行篇:“僧祇云,应学十八法:一、在大...

(植物)弥陀之净土,以莲华为所居,故指净土曰莲。...

慧财

【慧财】 p1318 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言慧财者:谓能招...

【大藏经】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 如是我闻: 一时佛...

佛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

以下引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作为学人发愿的目标。阅后...

圣严法师《花开花谢,不执著》

世间的万事万物,不论是山川大地、环境中的任何事物与...

信基督教后可以改信佛教吗

问: 我朋友的女儿被别人介绍去参加了基督教,现在他...

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利益

《涅槃经》云: 念佛一口分作十六分功德,若有一人布...

不应放过每一个能帮助别人的机会

那是一位老师告诉我的故事,让我自己明白在人世间,其...

念了一辈子,也没念出往生的善根

因果同时 这个是在讲菩萨修善。一个人没有成就心中的妙...

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

太虚法师要建设的人间佛教极力排除后代佛教宗派法派的...

如何让心不被外境所转,同时定住

问: 如何关注心不被外境所转呢?一丝一毫的心都不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