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摩诃衍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梵语 mahā-yāna。(一)乃摩诃衍那之略称。指大乘之教法。(参阅“大乘”807)

(二)为南朝宋代僧求那跋陀罗之德号。因师广演大乘之教法,故世称摩诃衍。(参阅“求那跋陀罗”2965)

(三)唐代僧。又称摩诃衍那、大乘和尚。德宗(780~805 在位)时入西藏讲经,力倡禅宗,认为直指人心乃得开示佛性,一时藏地僧人风靡相从。赞普妃没庐氏等贵族妇女三十余人从其出家。后乞[口*栗]双提赞(742~797 在位)自尼泊尔迎请寂护之弟子莲华戒入西藏,传印度教法。莲华戒精通中道,雅善因明,与师所弘传之禅旨适相乖违,诤论嚣然,久莫能决,藏王乃集众使两家辩论,莲华戒陈词破难,师无以应答,遂放还汉土,自此中观之学遂代禅教而兴,此事在西藏佛教史上,为有名之“拉萨论争”,又称为“顿渐之争”。盖大乘和尚一若中国传统型范,主张大而化之的顿悟直指,贬斥思虑分别之教义演绎,惟此顿悟直指之法门,只合于心领神会之默照点破,用于辩论,则不免见拙;而印度佛教自世亲、僧护以下,即特重辩论之技巧,莲华戒又精通因明论学,师之败北乃必然之下场,然禅宗之影响并未因此在西藏消灭。现今所传西藏史书,仍有对禅宗之记载。[西藏佛学原论、顿悟大乘正理决(王锡)] p6079

上篇:摩诃剌佗国 下篇:摩诃衍藏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不自在行

【不自在行】 p0324 如无我行中说。 二解 瑜伽五十五卷...

幻门

幻化之法门。据法华玄义释签卷四之一(科本)所载,菩...

六讽经

(名数)每月有两回六度之讽经也。初二日为土地堂,初...

【冥】 p0947   瑜伽十三卷十八页云:云何冥?谓无明...

阿吒筏底

(杂名)多闻天即毗沙门天之居城。慧琳音义十一曰:阿...

头陀比丘不差为知事

行事钞·头陀行仪篇:“善见,若头陀比丘,虽住寺中,...

一切如来必定印

(术语)菩提心之德名也。以发一切如来菩提心,而为必...

杜多功德

【杜多功德】 p0710   瑜伽二十五卷二十一页云:问:...

九方便

乃密教修胎藏界法时所诵之九种偈颂。大日经卷七载,灭...

五念处

阿修罗王所说。佛为诸天说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

上树过人戒开缘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或有病,或命梵难,上...

戒为身足喻止持

子题:戒足、譬如人毁足、不堪有所涉、戒律不出二义 含...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饿鬼报应经 失译附东晋录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佛说九横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雾霾——净业行人的欣厌剂

在过去的三五年里,整个中国大地基本都笼罩在雾霾的阴...

七种蔬菜美白有奇效

豌豆 多吃豌豆可以祛斑驻颜,《本草纲目》称豌豆具有...

对六字洪名系念不止,一定能生弥陀净土

你只要对六字洪名系念不止,一定会生到阿弥陀佛的净土...

人体生病的四个原因

药师法门里面说:疾病的症状是非常复杂的,千变万化的...

慧律法师《降低欲望和标准》

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

静蔼法师示身不净往生西方

静蔼。俗姓郑,河南荥阳人,少年时到寺院游玩,看到描...

圣严法师:收心的练习

佛法教导我们抗拒诱惑、破除对七情六欲的执着,多利用...

色阴的本质是清净的佛性

在五阴当中最粗显的就是我们的色身。色在佛法当中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