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梵语 vicikitsā,指心生疑念而不能安定之状态;惑,指迷于对象而判断力颠倒。与“疑惑”之用语相似者,另有疑惧、疑团,然“疑”与“惧”之含意并不尽同。盖所谓疑,系以理智寻思而不可理解真象、不能决定是非之心理状态;所谓惧,系由于情感无所依赖而产生之感觉状态。故知由于疑,会产生欲以哲理分析来解决之倾向,及以转换为直观作用之倾向;然由于惧,则易产生罪业意识与凡夫意识。要之,“疑”之特性,乃向外界之疑逐渐转为向内之疑,并因而形成一股疑团(执),乃至一股大疑团,此时即易于转换为直观之作用。故禅宗每每强调大疑乃参禅悟道所绝对必须者,譬如有一僧遗失其唯一之袈裟,寻而不得,念念不忘,片刻不舍而反覆寻觅,此称为真疑;反之,譬如今人对古人经历之疑团悬案妄附疑情,而未能彻底寻究,此称为模仿疑,而非真疑。若无真疑,则亦无参透大悟之日;例如于未失却之物,以为已然失却而欲寻求,虽压抑之,亦不由心,直至寝食难安,大疑自然现前,由是即有转换为悟道因缘之良机。 p5843
上篇:疑执 下篇:疑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