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肇论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全一卷。后秦僧肇(384~414)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作者僧肇为鸠摩罗什门下四圣之一,号称解空第一。以其名冠于本论,故称肇论。本书内容阐释诸法无自性、不可得空等妙理,系收录僧肇所作之诸论著而成,全书分为宗本义、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槃无名论等五部分,末附刘遗民书问及答刘遗民书。宗本义,可视为全书序章,概括全书大意。次为四论:(一)物不迁论,乃阐发般若性空学说,以“即动即静”之义阐明“即体即用”之理论。物不迁,谓虽有生起、流转等现象,然其本体恒不迁(不动)。(二)不真空论,谓因果法则中所生起之现象皆无实体,有非真有,无非真无;本体无相,超于有无,而有无皆不真,因其不真,故谓之空。(三)般若无知论,谓般若无知无相,但却无所不知,照明万物。由修行而获致之智慧(般若)系超越凡夫之认识,故称无知。此一部分大多采用旧译经典,并多借用老庄之语句以发扬其师鸠摩罗什所传来的龙树之佛教。自大品般若经译出后,古来对于般若论之纷杂异端,始藉般若无知论而得以彰明般若之真义。(四)涅槃无名论,谓涅槃境界超越言语思想之表现,既无生灭,亦无名相,绝非言语所能表现,故称无名。

高僧传卷六僧肇传记载上述四论写作之年代先后,顺次为般若无知论、不真空论、物不迁论、涅槃无名论。又现行本所附肇论序之作者慧达为南朝陈代人,肇论疏之作者元康系唐代人,故或系至陈时方编集四论而合为肇论一书。然于肇论末尾所附的庐山刘遣民(?~410)之质疑问答文书二通之中,并未提及不真空论与物不迁论,故知此二论或为后世人之著作。

近年来,我国学者汤用彤、石峻两人对本论之年代与内容提出甚多疑点,日本学者横超慧日、牧田谛亮等亦举出宗本义之若干撰述问题。凡此种种问题研究,一九五五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汇编成“肇论研究”。由于本书采用许多老庄思想,并将佛教教义上之重要问题比照当时我国思想界之重要课题,遂使本书成为理解佛教的重要典籍。

本书之注疏颇多,有陈代慧达、唐代元康、唐代惠澄各作肇论疏三卷,元康作肇论夹科二卷,光瑶作肇论注记三卷,遵式作肇论注疏六卷,日人中田源次郎作“肇论及其注疏”等二十余种。[中观论疏卷二末、天台宗章疏、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三] p5900

上篇:聚墨 下篇:肇论疏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入定印

指入禅定之印。密教三部各有不同之入定印,佛部为法界...

无瞋善根

【无瞋善根】 p1062 集异门论三卷七页云:无瞋善根者:...

无表色

【无表色】 指受戒时,以强盛之身口表业为缘,满身四大...

涅槃像曼陀罗

乃取材自诸经,有关释尊涅槃时种种情状之曼陀罗。其上...

传持

(术语)从他受法而保持于吾身也。法华文句一曰:传持...

我语取

梵语 ātma-vādopādāna。为四取之一。取者,烦恼之...

求寂

(术语)旧称曰沙弥,新称曰室罗末尼罗Śrāmaṇera,...

缘力

(术语)助缘之力。对于因力而言。无量寿经下曰:因力...

阿赖耶缘起

阿赖耶识中所藏的种子,遇缘生起现行,就是阿赖耶缘起...

四种灾患

【四种灾患】 p0430 瑜伽四十八卷十七页云:是诸菩萨,...

念言

(术语)心念口言也,又念中之言,心念中所作之言辞也...

辩才天

梵名 Sarasvatī-devī。古代印度婆罗门教、印度教之...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佛在罗阅祇耆...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佛...

【大藏经】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元魏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 如是我闻...

【推荐】放下名利枷锁 老老实实念佛

现代人生活忙碌,从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再到社会。...

「不随妄转」对念佛人很重要

你应该怎样训练你自己不要老是被外境所转,不是等到临...

管理好我们这颗心

有一种内观法门,在座的可能有人参加过。修内观最主要...

念《地藏经》想要去做坏事,这是不保护你的

你要依照《地藏经》的意思去修行。有些人念《地藏经》...

不再受到分段生死的干扰

诸位如果你今天是选择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其实你要面...

为道当行坦途

绵亘数里的高山峻谷间罕有人烟,除了入山采宝的商人外...

修行必须常行精进

关于精进修行,外道都很强调这一点。有一个修仙道的,...

人以爱欲交错,故心不见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