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厌世观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为一种认为人生并无真正幸福可言之思想。又作厌世主义、悲观哲学。亦即主张宇宙人生有苦而无乐,有恶而无善,或乐与善均不足匹敌苦与恶;而此一充满不幸与不合理之世间亦无谋取改革与进步之可能。于近世之西洋哲学中,最足代表厌世主义者为德国之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 1788~1860),其于“意志及表象之世界”一书中充分显现绝对之厌世观,谓芸芸众生,日惑于求乐,而乐终不可得,苦终不能脱;又当前之人类文化生活皆由无数个体生命之盲目本能所致,故无所谓进步与发展可期。准此而观,人生于世,虽欲避苦求乐,然顺此盲目意志而生存,亦将苦痛终生而已。

论者咸谓,叔本华之厌世观乃受印度哲学或佛教思想所影响。然于印度吠陀时代初期,厌世观并无明显之表现,其后,自梵书至奥义书时代,因受“业”及“轮回”思想之影响,厌世之色彩乃渐趋浓厚,当世之思想家普遍倡言自苦恼之人生求得解脱,亦即自肉体及烦恼中解放灵魂(梵 ātman; purusa; jīva; prāna; manas),因而强调禁欲、苦行及冥想(修定)为解脱途径。但至中期奥义书及正统婆罗门则持相反观点,主张“梵我一如”之说,故产生乐天而肯定之世界观。另一方面,于六师外道中,更由厌世观进一步否定灵魂之存续,而出现唯物、虚无之思想。

释尊主张人生无常、无我(空)、苦,认为所谓“我”与“灵魂”,并无不变常住之本质。由是,遂被视为彻底之厌世观,或虚无论者。然释尊之主张,旨在揭示自人生无常、无我、苦等事实中寻求如实知见,如实知见乃是走向解脱之道。所谓道,即四圣谛、八正道,而解脱之世界即是涅槃寂静。在大乘佛教中,此世界所表现者乃为积极之常乐我净,盖涅槃之境界实乃洞彻厌世、虚无后所达到之突破境界。 p5758

上篇:厌世 下篇:厌求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如实

(一)如,契合之义;实,真实之义。谓真实之教法,契合...

羺羊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羺,谓小羊羔也。”行宗记释云...

要门

(术语)观无量寿经所说十六观之法谓之要门,善导一家...

相似菩萨

【相似菩萨】 p0837   瑜伽四十六卷二十页云:若诸菩...

功用地

【功用地】 指初地至七地的菩萨阶位。菩萨于各种修行阶...

流通一念

(术语)谓无量寿经流通分所说乃至一念之语也。释尊付...

天龙八部

(术语)天龙为八部众中之二众,八部之中以此为上首,...

乾闼婆

(天名)Gandharva,又作健达婆、犍达缚、健闼婆、干沓...

我人四相

(名数)一我相,于五蕴法中计有实我,有我之所有也。...

胜决择慧

【胜决择慧】 p1103 佛地经论二卷十二页云:此慧能为涅...

不定聚

【不定聚】 p0318 集异门论四卷五页云:云何不定聚?答...

散陀那

(植物)花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散陀那花,亦云线陀...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浴佛功德经 大唐沙门释义净译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永嘉证道歌 唐慎水沙门玄觉撰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译 发意受慧品...

思惟苦谛与调伏爱取是净土宗的必修

我们讲到了四圣谛。那么四圣谛从净土宗正念的角度来说...

小主人寻宝记

天地万物无常,人也是一样。在平静的时候就是平安、美...

念佛时如何同时操作理观跟事修

问: 请问师父,当我们念佛的时候,要如何同时操作理...

大地万物皆有用

很久以前,在日本有一间寺院住了一位明理聪慧的小沙弥...

临产念圣号,能让产妇免除痛苦

怕痛,是准妈妈们临产前,必然要面对的一个心理纠结。...

净土教起之十因

别则专就此经,复有十义:一、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

水陆法会八天七夜在做什么

每逢农历七月,许多佛寺都会举办水陆法会。那么什么是...

浪子回头并不难

一位年轻的寡妇发心供养一位住在深山的修行人,使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