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唐代法藏撰。又作金师子章、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师子章。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系藉金狮子之譬喻,解说华严法界缘起之妙理;因此譬喻而使天帝网义、十重玄门、海印三昧、六相和合、普眼境界等义了然而明。全文大别为十门,即:(一)明缘起,谓金无自性,但随匠人之巧工为缘,便有狮子形相展现。此即形相依缘而显现之意。(二)辨色空,谓“空”无相状,狮子体性虽空,然不碍其狮子形相之显现。(三)约三性,以师子情有、师子似有、金性不变,分别配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唯识三性:(1)师子情有,谓狮子之存在乃出于吾人之主观构想。(2)师子似有,谓狮子之存在系依外缘而虚假展现。(3)金性不变,谓巧匠虽以黄金打造成固定形状样态之狮子,然其金之性质永不变易。(四)显无相,谓就体性而言,一切皆金,金之外则无狮子乃至狮子之相状可言。(五)说无生,谓狮子虽有生、灭,金体本无增减,故无生。(六)论五教,就狮子之缘起,一一阐论华严五教(愚法声闻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大乘顿教、一乘圆教)之旨。(七)勒十玄,“勒”,统率之意。藉狮子之各种本质、相状,分别比喻华严宗用以描述法界缘起“十玄门”之一一法门。(八)括六相,以狮子之总、别、同、异、成、坏等六相,阐论“六相圆融”之理。(九)成菩提,谓经由上述法门而彻见狮子之时,即彻见一切有为法本来寂灭之理,并远离取舍,入萨婆若海(指一切智,意谓佛所具有之智深广如海)。更进而得一切种智而悟道。(十)入涅槃,谓若能彻见师子与金二相俱尽,则不生烦恼,永离苦源,而证入涅槃。
据宋高僧传卷五记载,法藏曾参与新华严经之翻译,圣历二年(699)全经译毕,法藏奉诏于洛阳佛授记寺为则天武后宣讲华严经,讲至天帝网义、十重玄门、海印三昧、六相和合之时,武后茫然不解其旨,法藏乃指殿前之金狮子为喻,解说法界构造,遂成此金师子章。华严宗之体系庞杂,艰深晦涩,而金师子章堪称简明扼要,遂成华严学之入门书。其注疏有:华严经金师子章注一卷(承迁)、云间类解一卷(净源)、光显钞二卷(高辨)等。[佛祖统纪卷三十九、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五、华严宗经论章疏目录、诸宗章疏录卷一] p5248
上篇:华严部 下篇:华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