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智增悲增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又作智增上、悲增上。或称智增上菩萨、悲增上菩萨。悲增上菩萨又称大悲菩萨。依法相宗之说,八地以前之菩萨,分为智慧增上菩萨与慈悲增上菩萨,合称为二增菩萨。此智增、悲增二者,可各配于顿悟(直往)与渐悟(回心)。

若依顿悟菩萨而言,其大智增上,断恶证理自利之善根较多者,在初地伏尽俱生起烦恼障之现行,立即受变易身,称为智增(上)菩萨。其大悲增上,愿永住生死,救度有情而做方便行,至第七地之满心,始伏尽俱生起烦恼障之现行,称为悲增(上)菩萨。

成唯识论卷七(大三一·三八上):“或有乃至七地满心,方能永伏一切烦恼,虽未永断欲界修惑,而如已断能起此定。(中略)有从初地即能永伏一切烦恼,如阿罗汉,彼十地中皆起此定。”此即表示智增菩萨有断烦恼、至涅槃之智慧,而悲增菩萨则有住生死、救众生之慈悲。

另据成唯识论述记卷七本所载,在智增、悲增二种菩萨之外,另有智悲平等菩萨,其由意乐之差别,又分为怖烦恼、不怖烦恼二类,而与智悲之增减无关。其中,怖烦恼者于二、三地间随时受变易身,不怖烦恼者则于四至七地间随时受之。

就渐悟之菩萨而言,由不还果或阿罗汉果而回心者,必为智增菩萨,此菩萨于回心前尽了欲界之烦恼,故不受分段身;又由预流果与一来果而回心者之中,虽有成就智增者,然仍有欲界之烦恼,且本性下劣,怖畏生死。此四果之人与缘觉,皆随其回心而受变易身。渐悟之悲增菩萨,指由预流果与一来果回心,而怖畏烦恼者;即尚存有欲界之烦恼,而于回心之后,愿转意而行广大之利他,于七地以前,以分段身化度有情。此等顿悟、渐悟菩萨中,凡属悲增之菩萨,于进入第八地时,必受变易身。对于法相宗智增、悲增之教义,有批驳之者,法藏于华严五教章卷三中,即对此加以论难。[百法问答钞卷六、卷七、略述法相义卷下] p5032

上篇:智境四相 下篇:智威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出家律仪

【出家律仪】 p0482 杂集论八卷一页云:依止何等补特伽...

末睇提舍

(杂语)Madhyadeśa,译曰中国。寄归传三曰:或云末睇...

灌顶护摩

(修法)修于灌顶中之息灾护摩也。其法于初夜已了金刚...

葛藤

(譬喻)譬烦恼也。又斥法门之烦者。又谓言语,禅家之...

法差别相违过

因明用语。又作法差别相违因(梵 dharma-vi?esa-virud...

多贪

(术语)贪欲心之多者。天台四教仪集注中曰:多贪众生...

有根身

【有根身】 即指有情的身体,身为身根,是总名,身根中...

震动

【震动】 p1343 瑜伽三十七卷二页云:震动者:谓佛菩萨...

见闻觉知

【见闻觉知】 p0639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一卷十页云...

空拳

(杂语)空手作拳以诳小儿也。宝积经九十曰:如以空拳...

生即无生

生即无生,无生即生,是诸部般若经所说的道理。俗谛叫...

念念相续

指念佛行者所起之心念,能系住一处而不散乱,即后念继...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大藏经】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虚心接受别人的责骂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意思是说,善良...

明末高僧莲池大师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今天呢想给大家说说众所周知的莲...

如何看待2012末日的传言

问∶ 如何看待2012世界末日的传言? 慧律法师答∶ 这...

养肝护眼的六个方法

肝脏是人体不能缺少的重要器官,因为肝脏不但掌管着造...

人怎样才能够清除自己的欲望

曼谷的西郊有一座寺院,因为地处偏僻,香火一直不旺。...

慧远大师三十年迹不入俗

净土宗祖师在信愿行方面的理论积累和实践上,给我们提...

运用「自性清净」破除障碍

你在大乘经典当中,只要看到「自性清净、离垢清净、得...

努力活出自己的生命

在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