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空有论争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指大乘佛教在印度即发生二大教系,对于诸法体性究竟为“空”或“有”,因主张不同而引起之论争。龙树、提婆之教系,主张诸法皆空;后之三论宗即承续此主张。无著、世亲之教系,则主张诸法为有,后推演成法相宗。于小乘佛教亦曾存在空有论争,例如毗昙宗主张有,成实宗主张空。此外,其他小乘之分派多达二十余部,且每每彼此立义,互为论争,而大乘佛教于印度仅此空有二派。

然于此二派祖师龙树、提婆及无著、世亲之时代,并未产生正面论争,仅系二派之教义各有异趣而已,亦即龙树、提婆主张消极之空论,无著、世亲主张积极之有论。龙树虽于中观论、十二门论之中叙说真空、无相,然亦于十八空论一书中论述方便唯识与正观唯识之区别,且于大智度论中述及积极之“有”论;而无著、世亲虽于瑜伽、唯识中论述积极之“有”论,然两人皆曾注解提婆之百论,而同属百论十余家注释者之列,且无著亦曾撰顺中论一书,以注释龙树之中观论。故知,其时二派对于空、有,虽各有主张,然不仅未曾直接冲突,且两派每能彼此涵融。

至世尊入灭后一千余年,空、有二派各趋于发达,针对论空之中论、百论,其注释家号称七十师;针对论有之瑜伽论,其注释亦多达十支,而唯识论之注释者亦发展出十大论师。至护法与清辨时,就“依他起性”展开空有论争,其后戒贤与智光亦就“三时教判”而起论争。

护法于成唯识论卷八主张诸法皆由因缘所生,而将一切诸法分为三性,即:遍计所执性,系妄情所现之法,故为空;依他起性,诸法皆由因缘而生,故为有;圆成实性,一切法之本体悉皆真实,故为有。而清辨撰大乘掌珍论,揭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皆空”之旨。盖佛教哲学于宇宙论方面,大别有实相论与缘起论两大观点,并据之拈出观心门与法相门两大教法,综上之说,是知护法系根据缘起论而立法相门,主张由因缘所生之诸法为实有;清辨根据实相论而立观心门,主张毕竟空。

二师之主张虽似相破,实系相成,益发彰显“真空妙有”之佛教至理。故华严宗贤首大师法藏乃调和二宗之说,而于所著华严五教章卷四谓(大四五·五○一上):“色即是空,清辨义立;空即是色,护法义存。二义镕融,举体全摄。”

又戒贤与智光亦就“三时教判”展开论争,争论之点即为由护法、清辨而来之空有论。关于二师之师承,戒贤为护法之弟子,属有系;而空系之智光,其师承则有异说,有谓系戒贤之弟子,亦或系同名而相异之二人。二师于所立之三时教判,各执一说,如表所示。盖二师教判论之争论重点即为空有论,戒贤以境空心有之中道为第三时,而智光则以心境俱空为第三时。

就此教判论,贤首大师以摄机之宽狭、言教之具阙、益物之大小、显理之深浅等四门,分别批判二师之优劣,于所著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谓,前二门以戒贤所判为优,后二门以智光所判为胜:(一)就摄机之宽狭而言,戒贤之第三时可摄三乘之机,故较智光之独摄菩萨乘为宽。(二)就言教之具阙而言,戒贤之第三时具说大、小二乘教,而智光仅说大乘,独阙小乘,故以戒贤所说为胜。(三)就益物之大小而言,智光之第三时谓一切众生悉得大乘之益,而戒贤仅论及二乘之定性及“无性有情”等问题,故以智光所说为胜。(四)就显理之深浅而言,戒贤虽谓“境空”而犹论“心有”,故所判立之义未尽未了;而智光判立心境俱空、缘生即空,故较为殊胜。其后华严宗四祖澄观则针对此教判论,作一较强烈之批判,于华严玄谈中谓,就了义之程度而言,若将摄机之宽狭与益物之大小相比较,则摄机之宽不及益物之大;若将言教之具阙与显理之深浅相比较,则言教之具不及显理之尽;且二师之教判虽各有二了、二不了,然若探其究竟深意,则二种所谓了义亦皆不了。盖贤首以性宗、相宗相融会(性相融会)为主,澄观则以性宗、相宗二者为壁垒分明(性相决判),故对于二宗之批判有如是迥异之结论。

空有二宗传入中国后,亦曾盛行。论空之三论宗于后秦之鸠摩罗什与隋代之吉藏时极为兴盛,至唐代后逐渐衰落;论有之法相宗于唐代玄奘时大盛。然两派在中国佛教史上并无论争之情形,此因鸠摩罗什、吉藏与玄奘等人,各处于不同时代,故无直接冲突之可能,且华严宗、天台宗之教理既主张空有之“相即无碍”,故亦不致产生偏执空有任何一端之固陋。

在日本,亦曾盛行空有论争,于奈良朝时,三论、法相二宗并为盛行,论争亦盛。有关之论争情形及双方论点,可见之于三论大义钞之记载,如:空有争论、常无常争论、五性尔非尔争论、有性无性争论、定不定争论、变易生死争论、教时争论等。平安朝后,天台、真言等诸宗新兴得势;而三论、法相二宗衰落,自此亦不复见空有之论争。[佛地经论卷四](参阅“三性”563、“三时教”596、“中观派”1037、“瑜伽派”5530) p3473

上篇:空有各具二义 下篇:空劫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三慧

成实论云三慧:   一、闻慧 闻慧者,由于听闻而生智...

照衣

(1605~1673)明末临济宗僧。四川綦江人,俗姓熊。号...

六根无五寂静相摄受三种苦果

【六根无五寂静相摄受三种苦果】 p0315 瑜伽九十二卷五...

周遍法界

佛教以法之所在,称为法界;诸法无量无边,充塞宇宙,...

云门举令

(公案)云门一日云:宗门作么生举令?代云:吽。见云...

尼坻

【尼坻】   此云愿。志求满足曰愿。智论有二种愿:一...

饶王佛

(佛名)Lokeśvara,具云世饶王佛。无量寿经上,初称...

沙界

意谓恒河沙之世界,即指无量无数之佛世界。金刚般若经...

(术语)梵语娜么Nāmān(N.sg.n.Nāma),能随音...

神焕

南宋僧。安吉(浙江杭县)人。字尧文。幼学于慧觉,学...

师释

为后代师家所撰述之著作。即后世师僧之撰述、注疏等,...

世俗谛

【世俗谛】 谛是真实不虚的意思。世俗谛,是世间一般所...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佛说月光菩萨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佛说法灭尽经 僧祐录中失译经人名今附宋录 闻如是:...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姚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

苦也有五种功德

世界上所有的学问,和一切的科技发明,其实都在解决人...

心跟佛号接触时,会产生两种强大的力量

我们身为一个净土宗的修学者,当我们开始在佛堂中,忆...

欲火害人(普明法师的故事)

唐朝有一位普明法师,是济川赵氏之子。最初在泰山灵岩...

危险来源于自身

有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

一天到晚起嗔心,你拜忏的功德一点都没有

有时候,人的嗔恨心来了,什么都不顾了,他的财富都不...

「悲」的三种含义

「释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字。「释迦牟尼」...

念佛为何要记数,记数不是分心了吗

问: 既然都是念佛,何必要记数呢,记数不是分心了吗...

真正自由的人

有浮云富贵之风,而不必岩栖穴处;无膏盲泉石之癖,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