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令心专注于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精神作用,或即指其凝然寂静之状态。反之,心散乱不止之状态,则称为散,二者合称定散。定原为梵语 samādhi(三摩地、三昧)之意译,俱舍宗及唯识宗以之为心所之一;俱舍宗以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之为五别境之一。

令心不散乱之修行,及由此而有之特殊精神状态,通称为定,其进境有层次等差。又因止、观,均行、不均行,有心、无心等之不同,而生四禅、四无色、二无心定等之差别,或为禅定之总称,或以心一境性之义而称三摩地,或称三昧。定与戒、慧同为三学之一,乃佛教实践方法之大纲。又八圣道中之正定,为五根、五力之一,故亦称定根、定力;六波罗蜜(六度)之一,即禅定(梵 dhyāna,禅那、静虑)。

定之意义有种种异说。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八载,禅定、四禅二者皆称定、三昧。据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禅指四禅,定指四无色定、四无量心等。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五本列举定之异名,共有七种:(一)三摩呬多,梵语 samāhita,译为等引。等,即远离心之浮(掉举)、沈(惛沈)而保持平衡,乃身心俱安之状态;引,乃由自力引起(发生功德)之意,能修此定,则离诸烦恼,而引发胜妙功德。等引通于有心、无心二定,但不通于散位。(二)三摩地、三昧,梵语 samādhi,译为等持,又作正心行处。能修此定,心则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动,即心平等摄持之意。通于定、散,但仅限于有心位,而不通于无心,为定之本体。(三)三摩钵底,梵语 samāpatti,译为等至。谓能修此定,正受现前,大发光明,庆快殊胜,处染不染,无有退转,即已至身心平等之意。仅通于有心、无心二定,不通于散位,为定之自相。(四)驮那演那,梵语 dhyāna,译为静虑,或以音略译作禅。谓澄神审虑,专思寂想,即镇静念虑(分别)之意,通于有心、无心、有漏、无漏,但限于色界之定,不通于无色定。(五)质多翳迦阿羯罗多,梵语 cittaikāgratā,译为心一境性。谓摄心一境,策励正勤而修习,即将心集中于一对象之意,为定之自性。(六)奢摩他,梵语 ?amatha,译为止、正受。谓止息诸根恶不善法,能灭一切散乱烦恼,即离邪乱之想念,止心寂静之意,仅限于有心之净定。(七)现法乐住,梵语 drsta-dharma-sukha-vihāra。谓修习禅定,离一切妄想,身心寂灭,现受法喜之乐而安住不动,即于现在世经由净定、无漏定等享受定之法乐,限于色界之四根本定。

定有生得定、修得定二种:(一)生得定,谓生于色界、无色界(俱为定地),为依前世善业之力,自然所得之定地。(二)修得定,谓生于欲界(散地),以后天努力修行所获得者。上记二定,于色界定中,即称为生静虑、定静虑;于无色定中,则称为生无色、定无色。

依定之内容及其修行之阶段,可将定分为多种。俱舍宗将其大别为有心定与无心定等二定。有心定包括四静虑(四禅、四色界定)与四无色定,合为八定(八等至)。四静虑,即:(一)初静虑,(二)第二静虑,(三)第三静虑,(四)第四静虑。于初静虑得灭除语言,第二静虑以上灭除寻、伺,而四静虑顺次灭除忧、苦、喜、乐等诸受。又初静虑无鼻、舌二识,第二静虑以上五识皆无。四无色定,即:(一)空无边处定,得灭除与眼识和合之可见有对之色想、与耳鼻舌身四识和合之不可见有对之色想、与意识和合之不可见无对(无表色)之色想,而入无边之虚空想。(二)识无边处定,舍外空缘,唯缘内心识,入于无边之识行。(三)无所有处定,厌离识处广缘之苦,灭除识想,作无所有之行相。(四)非想非非想处定,又称非有想非无想处定,舍离无所有之行相,知见一向非想(无粗想),进而舍非想之行相,达于非非想(有微细想)。

八定有已入定之阶段,及近定之准备阶段;前者称为根本定,或根本等至,后者称为近分定,然初静虑之前阶段非称近分定,而称未至定,故仅有七近分定。又初静虑与第二静虑之近分定中间之阶段,称中间定,或中间静虑,如修习此定,即可生于大梵天。第四静虑中,自下下品至上上品,计有九品,上上品乃色界定中最高之定,称为边际定。

上记之未至、中间、七近分、八根本等诸定,视“寻”、“伺”等之有无,再分为三种三摩地。寻,指寻求推度,为粗杂之精神作用;伺,指伺察思惟,为深细之精神作用。三种三摩地为:(一)未至定与初静虑之有寻有伺三摩地,即有觉有观定。(二)中间定之无寻唯伺三摩地,即无觉有观定。(三)第二静虑近分以上之无寻无伺三摩地,即无觉无观定。此称三定,或称三三摩地、三三昧。

定之性质,分为味定、净定、无漏定等三定,又称三等至。(一)味定,又称味等至。与贪爱相应而起,乃爱乐味著于前念(前刹那)净定之定,位于八根本定与中间定。(二)净定,又称净等至。相应于有漏善心所起之定。又分为:(1)顺退分定,谓顺自地之烦恼而生起味定。(2)顺住分定,谓顺自地之净定。(3)顺胜进分定,谓顺上地之净定。(4)顺决择分定,谓顺无漏智而起无漏定。于未至定、中间定、七近分定、八根本定中俱生。(三)无漏定,又称无漏等至。为圣者所依,乃得无漏智之定,系于未至定、中间定、四根本定(静虑)、下三无色定(不包括有顶)所俱有,其断除烦恼之作用甚强。

一般以有心定分为止与观等二品,而有均与不均之分。未至定与中间定,观之作用较为殊胜,即观品增,止品减;四无色定,止之作用较为殊胜,即观品减,止品增;唯有色界之四根本定,止与观均等,和合俱转,故称静虑;其余四无色定等,止、观不均行,故总称为唯定。据瑜伽师地论卷三十载,以奢摩他品为止,意为摄心凝住一处;以毗舍那品为观,意为以“慧”思择观察种种诸境,系依奢摩他品所起者。

奢摩他品分九种心住:(一)内住,又称令住、最初住。谓摄外攀缘,远离内散乱,而令心坚执于境。(二)等住,又称正念住。谓摄心之粗动而令心遍住微细。(三)安住,又称覆审住。远离散乱及失念,将心安置于内境。(四)近住,又称后别住。谓亲近念住而数数作意。(五)调顺,又称调柔住。谓将心调伏不使流散。(六)寂静,又称寂静住。谓能深见恶寻思及随烦恼之过患,乃将心摄伏。(七)最极寂静,又称降伏住。谓制伏由失念而现起之恶寻思及随烦恼。(八)专注一趣,又称功用住。谓由功力而定力得以相续。(九)等持,又称平等摄持、任运住。谓自数数修习之因缘,令定心之无功用相续转。

毗钵舍那品分四种慧行:(一)正思择,又称简择诸法。谓以思择分别净行所缘之不净、慈悲、缘起、界、持息念等五种境,善巧所缘之蕴、界、处、缘起、处非处等五种境,净惑所缘之世道、出世道等之差别诸法。(二)最极思择,谓于差别诸法中思择平等之实性。(三)周遍寻思,又称普遍寻思。谓依分别作意以取诸法之相,而遍寻思。(四)周遍伺察,又称周审观察。谓详尽推求所缘之境。

无心定分为无想定与灭尽定,均为灭除心、心所之定;无想定系凡夫及外道误认无想状态为真涅槃而修习之定,灭尽定则是圣者将定之境地作为无余涅槃界之静,而修习之定。又除无想定外,四禅、四无色、灭尽等九定,不得间杂异念,而系顺次修行所得者,故又称九次第定、无间禅。然于定得自在力之不时解脱之阿罗汉,依修行四禅、四无色等八定,能超越一地,修得高一层之定,称为超定,或超等至、超越三昧。据俱舍论卷二十八载,八定之修相分为有漏、无漏二类。

据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一载,入定之加行有九种:(一)相应加行,谓贪行者勤修不净观,瞋行者勤修慈悲观,痴行者勤修缘起观,憍慢行者勤修界差别观,寻思行者勤修“持息念”。(二)串习加行,谓数习止、观。(三)不缓加行,谓常乐远离,修习“勤行”,而未敢缓慢。(四)无倒加行,谓依法与义而不执着自己之见取。(五)应时加行,谓了知止、观、举、舍等之相及修时。(六)解了加行,谓于了知止观举舍之相后,证得定之入、住、舍等自在。(七)无厌足加行,谓于小定不退屈,更进求上胜之法。(八)不舍轭加行,谓不令心驰流于外境,而极力调柔之。(九)正加行,谓于所缘之境数数发起胜解。

由修习九种加行,能令心速疾得定;若次第修习了相作意、胜解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等七种作意,得证入初静虑地。又修定者应远离四种障:(一)怯弱障,谓不希望出离。(二)盖覆障,谓欲贪、瞋恚、惛眠、掉悔、疑等五盖。(三)寻思障,谓寻思“欲”等之染污。(四)自举障,谓高举下劣之智见。此外,说一切有部之正义,以欲界为散地,而非修地、离欲地;定地唯于色界、无色界中。异师及大众部则以欲界中亦有定。

大乘中,对于定之种类,更有多种说法。唯识宗及密宗之瑜伽观行,天台宗之四种三昧,及禅宗之坐禅等,均是为使自己臻至佛果之实践方法,此即修定。传说佛陀说法之前,即曾入定,此为导他而入之定。又唯识宗于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位等四善根位中之每一善根位,观主观与客观之假有实无,而入于四定,即:明得定、明增定、印顺定、无间定。

大乘义章卷十一载有诸家对四善根所依之界地的异说,如尊者达摩多罗以为,欲界一向不定,故四善根唯色界所摄。尊者瞿沙以为,欲界有六禅定,故依六禅定修起四善根。摩诃僧祇部亦主张欲界有禅定,故四善根摄于欲界。

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一载,小乘清净道论立有六十七种定,大乘立有五百定,而以大乘光定、集福德定、贤护定、首楞伽定等四定总摄之,以此四定为诸定之通业,依此修习十波罗蜜,能令众生成熟、佛土清净。

另据观无量寿经载,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之行,有定、散二善。唐代净土宗善导以为,定善乃是于定心所行之善,亦即平息杂念;散善乃散心所作之善,亦即弃恶修善,二者合称定散二善。而修此法门之修行者,各分为定机与散机。

此外,大品般若经卷三相行品、卷五问乘品、卷二十七常啼品、旧华严经卷二十五、卷二十七、卷三十四、卷三十八、卷四十五、卷四十九、卷五十、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上、大方等无想经卷二等,皆列有多种三昧定之名。[杂阿含经卷二十八、中阿含卷五十八法乐比丘尼经、六门教授习定论、大智度论卷十七、成唯识论卷五、俱舍论卷五、摩诃止观卷九、解脱道论卷四、显扬圣教论卷二、顺正理论卷二十七、翻译名义集卷四] p3171

上篇:宗体 下篇:定力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俱舍宗

(流派)八宗之一。俱舍论之宗旨。印度小乘之区分有十...

女色

(术语)女子之色相也。诃欲经曰:女色者,世间之枷锁...

常总

(1025~1091)宋代临济宗僧。剑州尤溪(四川剑阁)人...

疟加持

(修法)又名疟病法。加持病疟人使之平愈之法也。法令...

羯磨

华译作业,即作授戒忏悔等事业的一种宣告仪式,由此宣...

四本止观

(名数)天台大师着。说止观之四书。即摩诃止观,禅波...

应量而语

【应量而语】 p1400 世亲释五卷二十一页云:应量语者:...

不净观有三位

【不净观有三位】 p0336 大毗婆沙论四十卷二页云:问:...

开导依

(术语)谓前生之心王开路引导后生之心王心所也。唯识...

静安寺

位于上海静安寺路,路以寺得名。寺建于三国吴赤乌十年...

旭师

(人名)明蕅益大师,名智旭,故云旭师。...

苏吉施罗

(杂语)译曰乐。梵语杂名曰:乐梵语苏吉施罗。文殊师...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 如是我闻: 一时...

【大藏经】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二六时中该怎么念佛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

如何对治念佛散乱与昏沉

学佛犹如掘井,认准一处,耐心地掘,不至得水,决不放...

五刑不如一耻

知耻就是有羞耻之心。孔子曾赞赏行己有耻的士大夫精神...

经验的第一义谛,才是真实的金字招牌

大慧,譬如帝释名为因陀罗、释迦、不兰陀罗,如是等诸...

航行的密诀

从前,在航海寻宝风气盛行的时代,入海采宝属于十分普...

大慈悲心是佛道的正因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

不侵犯他人妇女,能得五种善报

佛言人于世间不犯他人妇女。 这个很重要哦。这个妇女还...

慈悲心与恶风水

去年搬到一间新屋,与市场为邻,而且就是买鸡鸭鹅、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