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受戒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指通过一定之仪式,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又作纳戒、禀戒。即遵守教团规定(戒、罚则)之行为。戒为无上菩提之本,而佛教之根本精神即在于戒律之尊严。

戒有大、小乘之别,大乘戒以梵网经所说之十重禁、四十八轻戒为始,及菩萨璎珞本业经、瑜伽师地论等所列之三聚净戒;小乘则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相。于印度有五部之分,传入中国、日本后,即有大小乘之异论,乃至各宗亦常有不同之作法。

四分律卷三十一以下,论释受戒犍度之文中,述及受戒之始,谓世尊初授提谓、波利二位商人二归戒,以归依佛、归依法,而成为信士。其后渐有十人羯磨之具足戒授受仪规。另据道宣之行事钞(会本)卷十五载,沙门昙摩迦罗于曹魏嘉平年间(249~253)至洛阳,立羯磨作法,成为具足戒仪之嚆矢。于日本,则始于天平胜宝六年(754),我国鉴真和尚至东大寺之卢舍那殿前授戒。

无论出家、在家,奉持佛陀教法者,必须誓愿遵守戒律,且应依循一定之仪式。由传授戒法之一方而言,称为授戒;接受戒法而能受持者称为胜士,以戒律繁多及严格之故。佛教教团有七众之别,又称受戒七众,即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

优婆塞、优婆夷(分别指在家之信士、信女)可受之戒(在家戒)有三归、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一)三归依,即归依佛、法、僧三宝。(二)五戒,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若勤修持五戒、十善,并发出离心,即能因而证得初果乃至三果。(三)八关斋戒,又称优波婆沙,即出家沙弥、沙弥尼所受十戒之前九戒,由此关口通向出家之道,关闭生死流转之门,故称八关;又过午不食,谓之斋,总合即八关斋戒。沙弥十戒中之第六、第七两条于八关斋戒中合为一条,故虽实有九戒,然犹称为八关。受持八关斋戒者,虽仅一日一夜,如能受持清净,即得无量果报,一切诸罪悉皆消灭。

出家戒有沙弥戒、沙弥尼戒、式叉摩那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一)沙弥、沙弥尼之十戒,七岁以上始得受此戒,其初出家须有二师,即剃度师与教授阿阇梨。出家戒之目的,在求得解脱生死之涅槃,故沙弥戒为解脱道之基础。(二)式叉摩那(意译为学法女、正学女),乃介于沙弥尼、比丘尼之间,即于受比丘尼戒前,须受白二羯磨、十戒及六法正学戒。限期两年,两年期满而不犯戒法,始能求受比丘尼戒。(三)比丘、比丘尼之具足戒,二十岁以上始得受此戒,为受戒仪式中最具规模者,仪式中传授戒法之师称为戒和尚,讲授戒法者为教授师(教授阿阇梨),教导戒场有关作法者为羯磨师(羯磨阿阇梨)三者合称为三师。此外,与会者至少尚须有七位证明师(尊证师),总称三师七证(合称十师)。然若地处偏远,可因地制宜,亦可用三师二证之法(合称五师)。大乘佛教,有仅于一师之前受戒者,亦有自誓受戒者。我国及日本行集体受戒之法会,称为授戒会。

受具足戒时,有“白四羯磨”之规定。所谓羯磨,即羯磨师将受戒者之愿望,于众僧面前表白,且询之以十三遮难,而令受戒者答诺。如此反覆三次,称“一白三羯磨”。倘触犯所询问当中之一条,则丧失受戒之资格。所谓十三遮难,即十三条之难与十条之遮。分别而言,“难”属本质上之恶,故须加以制止,即:(一)犯边罪,即以前曾受具足戒,但为犯波罗夷罪而遭教团驱逐者。(二)犯比丘尼,即虽曾受戒,但对比丘尼淫行者。(三)贼心入道,指为图谋生活上之方便,即以利益为目的而入教团者。(四)坏二道,即虽舍外道皈依内道(佛道),但于受具足戒之后又舍此再还外道者。(五)不能男(黄门),即男性之性根不具者。(六)~(十)属于犯五逆罪者,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僧、恶心出佛身血。(十一)与(十二)指非人而假人之形像者,即非人及畜生。(十三)二形,即兼有男女两性之性器者。

“遮”并不属自己本身之恶,但若触犯仍不得受戒,即:(一)问受戒者之名字。(二)问和尚之名字。(三)是否满二十岁。(四)是否具足衣、。(五)是否得父母之许可。(六)是否负债。(七)若为奴隶,是否得雇主之许可。(八)若为官吏,是否得国王之许可。(九)是否为真正之男子身。(十)是否患有癞、痈、疽、白癞、干痟、癫狂等五种病。以上系对男子而言,主要根据四分律之规定,其他诸律则有若干差异。

凡戒多由他人传授而得者,称为从他受,如僧众从戒和尚、阿阇梨等得戒;亦有自然得戒者,如毗奈耶毗婆沙师十种得戒之中,谓自然得者乃佛及独觉等,于尽智心之位,无师而得具足戒。又据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载,接受律仪有自受、他受、自然受之别;然一般所说之受戒多指从他受之情形。

除上记之外,关于受持戒法,经典中另有种种规定。以受持“五戒”而言,据优婆塞戒经卷三载,欲受此戒者须向六方供养,即:(一)东方,向父母供养。(二)南方,向师长供养。(三)西方,向妻子供养。(四)北方,向善知识供养。(五)下方,向奴婢供养。(六)上方,向沙门、婆罗门等供养。盖供养父母、师长,乃至沙门、婆罗门等,即是向东方、南方,乃至上方等之供养。又供养六方之外,仍须获得父母等之允诺,始得至大德处受戒。另如以三归与八关斋戒之受持次第而言,应先受三归,而后受八关斋戒。

据删补随机羯磨卷上诸戒受法篇载,受持比丘大戒之法,须具足五缘方得成就,即:(一)受具之人,谓受具戒者必为人,而非阿修罗、畜生等,且诸根具足,身心清净等。(二)所对之境,谓须结界,具有秉法之僧,僧数满足,依白四羯磨法等。其中,僧数满足即指三师七证、三师二证等。(三)发心乞戒。(四)心、境相应。(五)事成究竟,自始至终依法完成。于正式受戒时复有八法应一一行之,即:(一)请师法,(二)安受者所在,(三)差人问缘,(四)出众问法,(五)白召入众法,(六)乞戒法,(七)戒师和尚问法,(八)正问法。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则举出不得受比丘戒之六种因缘:(一)意乐损害,(二)依止损害,(三)男形损害,(四)白法损害,(五)为他人所系属,(六)为护持其他比丘,而不令能变化身形者受戒。此外,有谓出家五众之戒皆全分受,即全部受足;在家五戒则有全受、分受之别,即允许在家者仅受部分之戒。

上述之五、八、十、具戒(以上并称为“五八十具”),及受戒之因缘、法等皆属小乘戒之范围。于大乘戒法别有三聚、十重等戒。三聚净戒,即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其中之律仪戒,等同小乘戒。又梵网经所说十重四十八轻戒,为大乘菩萨戒之戒相。

有关十重四十八轻戒之受法,据智顗之菩萨戒义疏卷上载,受戒之缘可分三段,即:(一)信心,谓受者须虔信善恶因果、佛果之常乐我净等。(二)无三障,谓受者须无烦恼障、业障、报障。(三)以人、法为缘,人,指戒师;法,指记录受法之诸种戒仪。戒师分为诸佛、圣人、凡师等三类。其中,凡师须为真正之人,具足五德,即:(1)持戒,(2)十腊以上,(3)解律藏,(4)通禅思,(5)慧藏穷玄等。有关戒仪者,菩萨戒义疏列有梵网本、地持本、高昌本、璎珞本、新撰本、制旨本等六种,然一般皆依准湛然之授菩萨戒仪一书,书中列有授戒次第之十二门,即:(一)开导,(二)三归,(三)请师,(四)忏悔,(五)发心,(六)问遮,(七)授戒,(八)证明,(九)现相,(十)说相,(十一)广愿,(十二)劝持。

又受持此梵网菩萨戒有通受、别受两种情形,即:(一)纳受通用于七众之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戒为律仪戒),称为通受。(二)纳受仅适于七众各别之戒法,称为别受,如优婆塞、优婆夷纳受菩萨五戒,沙弥、沙弥尼纳受菩萨十戒,式叉摩那纳受六法戒,及比丘、比丘尼纳受菩萨具足戒之十重四十八轻戒。

据梵网经载,菩萨戒为诸佛之本源,菩萨之根本,乃诸佛子之根本。因菩萨戒涵盖深广而又超胜一切,故除上述七众外,乃至畜生或神鬼变化人等,皆有资格受菩萨戒。菩萨戒之戒条虽少,然每一戒均为无尽戒,故受持菩萨戒之功德,殆难以比喻。

总之,戒乃修行佛道之根基、三学之根本;八万之法藏,离戒则不得受持;且三聚净戒实乃证得三身之因,十重禁戒恒为佛子之标帜。然若就“任因感果”而言,修持五、八、十、具等戒,未必感得人天小果、意乐等,据元照之行事钞资持记卷一载,钝根者视戒通于世善,上智者则视戒俱为道基;此因南山律宗倡言戒法随根机而异。天台宗主张戒无大小,皆依受者之“心期”。要之,此类说法皆在警醒受戒者,应依自己堪任之范围,纳受部分或全部之戒法。

有关受戒之功德,据七佛经载,受持三归戒,可得九神之护卫;受持五戒,可得二十五神之护卫;受持具足戒、三聚净戒等,更有无量功德。若一旦悟得圆融之旨,即三聚互摄,诸戒融通,戒戒圆具,修持随万行而周备,一念经三阿僧祇而生(众生)佛(诸佛)平等,无尽深妙,此乃制戒受持之最高旨意。[梵网经卷下、毗尼母经卷一、优婆塞五戒经、大爱道比丘尼经卷上、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五分律卷十五至卷十七、四分律卷三十一至卷三十五、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三、大毗婆沙论卷十二、显戒论卷中、俱舍论卷十四、大乘义章卷十、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一、出家受戒作法](参阅“十种得戒缘”492、“菩萨戒”5216、“传戒”5387)p3101

上篇:受用身 下篇:受戒犍度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祇树花林窟

(地名)祇树给孤独园也。长阿含经一曰:一时,佛在舍...

伽车提

【伽车提】   秦言去。大品车字门,入诸法欲不可得故...

大生义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阿难思念十二缘生之深义,...

慕捺啰

(术语)Mudrā,又作目拏罗。译曰印契。见慧琳音义三...

触女人戒犯相

亦名:摩触女人戒犯相、摩触戒犯相 子题:重境、轻境 ...

不足数所为作羯磨人

亦名:所为作羯磨人不足数、不足数所为人、所为作羯磨...

梵网戒品

即梵网经之异称。全称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

有顶惑

指有顶地之惑。又作非想之惑。据俱舍论卷二十四载,有...

贪毒

(术语)三毒之一。贪欲之烦恼,毒害有情之身心者。...

圆顿教

简称圆教,是大乘穷极的实教,若悟圆教之理,能顿入佛...

二际

际者际畔。指涅槃际与生死际。小乘认为此二者有别,大...

尸陀林

梵名 ?ītavana,巴利名 Sīta-vana。又作尸陀林、寒林...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闻如是: 一...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后秦弘始年鸠摩罗什等于长安逍遥园译...

【大藏经】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犯五戒后能忏悔吗

问: 请问受五戒,如果犯戒的话,是否要在佛前求忏悔...

如何让自己持戒更圆融

问: 弟子没有受戒前尽量按照五戒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错过净土,出离无期

生死海深,菩提路远,常常是你还没有断尽见思惑,还没...

修行与世俗的较量

修行与世俗的较量 佛法是心法,起心动念都源于我们对外...

为何五蕴的身心世界,本质却是真如本性呢

菩萨遇到因缘的假相,第一件事情,不是马上处理,先观...

莲宗祖师颂

晋.莲宗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颂: 肇起莲宗福震旦 畅...

佛经里对不食肉的开示

经常有同修气势汹汹的找我辩论,说佛从来没说过不让吃...

五戒里面为何不允许饮酒

世间有很多东西是非常诱惑人的,如果不去克制自己,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