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用语。自教相违,梵语 sva?āstra-viruddha。因明三十三过中,宗九过之一。指立者(立论者)所立之宗(命题)与己所承袭之教义相违之过失。如胜论师立“声为常”,即与自教相违。盖胜论学派于所立声之六句义中,以“声”为摄于“德”句的非常住之法,今胜论师言“声是常住”,即与彼所宗之教义相矛盾。自教相违必是现量相违或比量相违。
又据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中本之说,自教有二义:(一)对其他宗派、学派之异学,说自己所师承之教义。(二)不顾立者自己之宗义,而入于他宗之教义,随其所成以立宗,由此所立之宗虽属他宗之见解,然就自比量而言,亦为自宗之说。上记所举之例为第一义之自教。此外,就自、他之别,亦可将所违之教分为全分(全部)与一分(部分)相违之情形,全分相违者,有:(一)违反自教而非违反他教。(二)违反他教而非违反自教,如佛弟子对声论师立“声无常”。(三)违共教,如胜论师对佛弟子立“声为常”。一分相违者,有:(一)违反自教之一分而非违反他教,如化地部论师对一切有部论师立“三世非有”,违反自宗之“现世有”之故。(二)违反他教之一分而非违反自教,如化地部论师对大乘论师立“九无为皆有实体”,违反大乘论师“除真如外,别无实体”之说。(三)违反双方教说之一分,如经部论师对一切有部论师立“色处之色皆非实有”。[因明正理门论本、因明论疏明灯抄卷三、因明入正理论疏瑞源记卷四] p2529
上篇:自恣犍度 下篇:自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