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有法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全称有体法。为“无法”之对称。指存在或实有之法。唯识家认为现在十八界之法有体性,故称有体法;无为法亦含摄于有体法中。反之,过去、未来及龟毛免角等法无体性,故称为无体法(无法)。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大一二·四二二下):“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三世有法,无有是处。”

(二)因明用语。因明论式中,将宗(命题)之主词称有法,述词称法,即宗之主词含有述词之法义。如立“声为无常”之宗,“声”即为宗之有法,“无常”为宗之法。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大四四·九八下):“初所陈,唯具一义,能持自体,义不殊胜,不得法名;后之所陈,具足两义,能持复轨,义殊胜故,独得法名。前之所陈,能有后法,复名有法。”

又就宗之主词与述词在各种不同之相对关系而言,有各种语意相对之异称:(一)主词为整个命题之主体,故称为“体”;述词则为能诠表、决定命题之意义者,故称为“义”。(二)主词为一命题之语意尚未确立前所须界定、区别而有待界定、区别之基本语词,故称为“所别”;述词则为具有界定、区别全句命题语意之功能者,故称为“能别”。如“声为无常”之命题,“声”于全句命题中,尚未赋予界定或特殊属性之含义,而犹待界定、区别始具意义可言;一旦加上述词之“无常”,则全句命题始具备语意上有所界定、区别之含义。(三)主词为一命题中所先陈述之概念,故称为“前陈”;述词则为陈述于后之概念,故称“后陈”。此前陈、后陈二名词于因明中最常用来表示一命题之主词、述词两项各别之概念。(四)主词为一命题中所议论之对象,有待述词为之显示其特性、说明其类别,而并非其前另有一名词待主词去界定,故称“自性”;述词则必用来界定主词之特性或表现其类别,故称为“差别”。又于因明中,亦常连用主词、述词两种以上之异称者,如言“前陈自性”即是指主词,言“后陈差别”即是指述词。[因明正理门论、因明入正理论] p2433

上篇:有果 下篇:有法自相相违过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二因

1、生因和了因。生因是能够产生果实的因种,如谷麦等种...

法上

(495~580)北朝僧。朝歌(河南淇县)人,俗姓刘。九...

六根食

(名数)眼根以眠为食,耳根以声为食,鼻根以香为食,...

白报

指白业(善业)所感之清净果报。系“黑报”之对称。白...

三法妙

(术语)法华玄义所说迹门十妙之一。...

见道所断法

【见道所断法】 p0641   瑜伽六十六卷十八页云:复次...

神变

梵语 vikurvana。为教化众生,佛、菩萨等以超人间之不...

漏尽意解

(术语)一切烦恼断尽而心意解脱也。是为小乘阿罗汉之...

不共不定

(术语)因明六不定因之一。立因而其因通同喻,亦通异...

常害

【常害】 p1011 瑜伽八卷六页云:常能为害,名为常害。...

依止

依赖止住。即依止有力有德者之外,而且永不舍离。...

正行胜利四种

【正行胜利四种】 p0505 瑜伽七十九卷十六页云:复次云...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如是我闻:...

【大藏经】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传 此忏者梁武帝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佛说八关斋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 一时,婆伽...

为小狗念的经

宋朝新罗的高僧元晓,年轻的时候曾跟随大安禅师修行。...

天竺高僧天亲菩萨

佛陀灭度九百年以后,在西元五世纪的时候,北印度有一...

认知的三个境界

人对事物的认知有三个境界。要想提升生活的境界,就要...

了知苦空无常理,生安养欣乐心

是经附文,临终方诀,最为切要。修净业者,所宜详览。...

净土宗的人,低估了妄想的势力

从佛陀的预言,我们现在是在一种下坡的阶段,叫末法时...

如果有功夫的话,哪还有个情色动

这用功,昏沉大的人,话头不得力,是没有用力参,没有...

找到一切痛苦的根源

这个地方为什么讲勤修加行呢?古德批注上说:一个菩萨...

修行是否进步的五个参考标准

一、智慧有没有增长、烦恼有没有减少? 果然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