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佛寺之通称,乃安置佛像并供僧尼止住以修行佛道之处所。又称寺。有各种异称,如寺刹、僧寺、精舍、道场、佛刹、梵刹、兰若、丛林、栴檀林、檀林、绀园等。法苑珠林卷三十九更列举净住舍、法同舍、出世间舍、金刚净刹、寂灭道场、清净无极园、远离恶处、亲近善处等别名。
相当于寺院一语之梵语有 vihāra, sajghārāma 等,前者音译毗诃罗,意译住处、游行处;后者音译僧伽蓝、伽蓝,意译众园。然均可译作“精舍”,意为精炼修行者之居舍。
另有兰若,为阿兰若之简称,又作阿炼若、练若,为梵语 aranya 之音译,意译无诤、空闲处,意指远离村落之安静而适合修行之场所。亦有称寺院为“刹”者,刹,系梵语 laksatā(幡竿)之讹译,因一般均有于佛堂前立刹之风俗,故称寺院为刹。
印度最早之寺院,为佛世时设于中印度王舍城之竹林精舍,及舍卫城之祇园精舍。据大智度论卷三载,中印度之精舍在王舍城者有五处,舍婆提(舍卫城)有二处,波罗奈斯城有一处,毗耶离城有二处,鸠睒弥城有一处。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五载,迦湿弥罗国有石崖伽蓝、战主迦伽蓝。又学僧云集的华氏城之鸡园寺与王舍城之那烂陀寺等皆极其著名,惜少有保存完整者。由古寺院之遗址得知,一般佛寺多于中央设方形佛殿,外围设僧房,佛殿正面之内阵即安置佛龛。建筑材料有石、砖、木等三种,建筑形式有佛堂、僧房、塔婆之分,而仅塔婆有若干尚保存完整。
据大宋僧史略卷上创造伽蓝条所载,我国寺之名称,源于官方所设以接待四方宾客之鸿胪寺为馆;西域僧东来后,多先以鸿胪寺为馆,再移住他处,后遂称僧尼所住之处为寺。
又所谓“院”,原意为周围有垣,转称为周垣或指有回廊之建筑物,或指官舍。至唐代,因敕建大慈恩寺作翻经院,成为佛教建筑物称“院”之滥觞。至唐末,称佛寺为院者甚多,宋代官立之大寺,亦多称为院。
我国有僧寺之始,一般均谓溯自东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造立之白马寺,然当时果有此事与否,迄今仍无定论。依出三藏记集卷十三康僧会传所载,孙吴赤乌十年(247),孙权为康僧会造建初寺。以此为中国僧寺之嚆矢,或较可信。其后,继有武昌之昌乐寺、慧宝寺,金陵之保宁寺,苏州之通玄寺,扬州之化城寺,四明之德润寺等。
西晋初年,洛阳一带造立寺塔者不少,达官显贵多有舍宅为寺者。译经三藏竺法护亦于长安青门外营建寺院,精勤行道,教化远近道俗。又有将佛教建筑概称为浮图,后渐转为专指高塔而言。
南北朝时,南朝之建业(南京)有瓦官寺、同泰寺、光宅寺等大寺院。北魏则于兴安元年(452),下诏天下郡县各造浮图一所,未久,设沙门都统以掌理僧尼事宜。熙平元年(516),在都城洛阳重建永宁寺,景观极为壮阔。东魏兴和四年(552),境内寺刹达三万余所。其间历经北魏太武帝于太平真君年间(440~450)及北周武帝于建德三年(574)先后二次之毁佛事件,寺院及僧尼深受残害。
隋代统一后,振兴佛教,建设寺院,天下道场始渐恢复旧观。如仁寿年间(601~604)下诏诸郡立灵塔一一○所,以供养舍利。唐代造寺之风更盛,建有弘福寺、大慈恩寺、西明寺、佛授记寺等大寺院。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6)敕令诸郡建立开元寺、龙兴寺。肃宗至德元年(756)造建成都大圣慈寺,设九十六院八千五百所。然于武宗会昌法难时(845),佛寺四千六百所被毁,僧尼二十六万余人还俗,其后幸经宣宗加以复兴。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再度下诏毁佛,破坏寺院三千余所。
自唐中叶至五代,禅宗大盛。至宋代,教寺多改为禅寺。南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诏令郡县设置报恩光孝禅寺,以追念徽宗,未久,再就禅院制五山十刹。尔后元明两代造寺之风亦盛,为利区别,依禅、教、律而分寺为禅、讲、教三类。清代兵火不断,寺塔被毁无数,现存者虽不复从前旧观,然其数仍不少。
又禅宗称寺院为丛林、禅林、禅阁等。即集合众僧使之规律、和合而修道,如林之齐整,故以“林”比喻之。丛林之中,若师家依法系传法予弟子而任住持者,称为法门丛林,乃度弟院、徒弟院之意,谓自己度弟子担任住持之寺院,俗称子孙丛林。若广招天下大德高僧为住持,而不由徒弟继承之寺院,称为十方丛林,或十方刹。
又依寺之设立者而分类:如由官府建立之寺院,称为官寺;私人营造者,称为私寺。若由住寺者区别,则有僧寺、尼寺之分。后世之寺院,除寺号、院号之外,并附加山号,系因初时之寺院多建于山中,故山名与寺名并称,后对平地所造之寺院,亦附以山号,成为寺院之别称。另有以年号称寺名者,如北魏宣武帝景明四年(503)之景明寺,正始四年(507)之正始寺,及唐玄宗时之开元寺。
朝鲜寺院最早建于高句丽小兽林王二年(372)。该年前秦苻坚派遣沙门顺道入高句丽弘传佛法,乃建肖门寺、伊弗兰寺。百济枕流王元年(384),胡僧摩罗难提至百济弘法,翌年于汉山创建佛寺。高句丽广开土王二年(393),在平壤建立九座寺院。新罗照智王元年(479),建桃李寺。十年,建天泉寺。法兴王十四年(527),造大兴轮寺,继而再造大通寺、佛国寺、皇龙寺、实际寺等。
高丽太祖二年(919),兴建法王寺、王轮寺塔等十寺,并修复诸荒废之塔院,又陆续兴建大兴寺、嵩山寺、广兴寺、弥勒寺、四天王寺等。继位之光宗、穆宗、显宗等诸帝皆崇尚佛法,致力于营筑佛寺。
至朝鲜太宗二年(1402),明令京师七十寺以外诸寺之田产永远充作军资。世宗元年(1419),罢黜五教,仅保全禅、教两宗,并将寺社全数归公。成宗元年(1470),禁止丧事、供佛等佛事,诸寺遂趋衰颓。宣祖二十五年(1591),日人丰臣秀吉入侵,若干寺院遭焚毁,势力再度受挫,难以振起,直至近代始渐复兴。
日本寺院最早建立于钦明天皇十三年(552),其时由百济传入佛法,苏我稻目即舍向原地方之屋宅为佛寺,以供奉佛像。或谓始于钦明天皇六年,或宣化天皇三年(538)。未久,敏达天皇六年(577),百济工匠来日,在难波营造大别王寺。用明天皇二年(587),造坂田寺、四天王寺。继有金刚寺、橘寺、百济大寺、药师寺等。圣武天皇(724~749)以后,有东大寺、唐招提寺、西大寺等。至平安朝与镰仓时代,则有延历寺、金刚峰寺、园城寺、法胜寺、建长寺、圆觉寺等。室町时代,亦就禅寺制定五山十刹。江户时代,对寺院极优礼,诸寺愈见兴隆,迄于今日。
在日本,寺院亦称“坊”,坊有区划、区院之意,指众多僧房之区域,此实由 vihāra 意译而称为宝坊、僧坊。然于后世常将坊与房混同,乃至独房亦称坊。房,本意为小屋,指僧侣日常起居之房间,戒律中对其大小、建法均有所规定,后来对宽大之殿舍楼阁亦称为房。
关于寺院之主从关系,如承传祖师法之根本寺院,称为本寺、本山。其属下之寺院,则称末寺、末山。在大寺院境内,附属于该寺院之小寺,称为子院、支院、枝院、寺中、寺内、塔头。塔头原指祖师塔之处,该处设有祀奉祖师之小院,故后世将寺域内之支院称为塔头,或塔中;分布于远处而不另设住职之寺院,则称通坊、通寺、支坊、兼带所、挂所等。本山之支坊,则称为别院、御坊。其中挂所又称悬所,本指悬挂锡杖之所,即悬杖休息之意,后世则对无别院资格之支院,亦称之为挂所。又信徒宿息处,称为宿院、宿坊。上述之称谓多为日人所用。另就寺院之大小、高下及创立之缘由而定之格式等级,称为寺格、寺班,我国与日本于此均有一定之制度。
至于寺院之住职,称住持、院主。日本之坊主,即住职之意,然渐转指一般之僧侣。[洛阳伽蓝记卷一、卷三、历代三宝纪卷三、释氏要览卷上、释迦方志卷下、四分律行事钞卷下三、宋高僧传卷十二、卷十七、佛祖统纪卷三十五、卷三十六、卷四十、金陵梵刹志卷三十九、卷四十八、新五代史记卷十二、高丽史卷一、历代朝鲜史略卷三、三国史记卷四、东国舆地胜览卷二十九、日本书纪卷十九至二十九、元亨释书卷二十至二十三、八宗纲要、禅林象器笺殿堂门](参阅“伽蓝”2769、“丛林”6552) p2414
上篇:寺格 下篇:寺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