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四教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系就诸经之内容、形式等,而将佛陀一代之教说判释为四类。

(一)宗爱法师所立。又称四时教。据法华经玄义卷十上、大品经游意等载,系依顿教、渐教、不定教等三教中之渐教再立四种。即:(一)有相教,指佛陀于初成道十二年中所说之小乘三藏,属于“见有得道”之旨。(二)无相教,指佛陀自成道十二年后至说法华经以前之期间所说诸般若经,属于“见空得道”之旨。(三)同归教,指佛陀宣说法华经期间所说“会三归一”、万善悉向菩提等之旨。(四)常住教,指佛陀最后于娑罗双树间所说之涅槃经,即“佛性常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等之旨。

然据华严经疏卷一载,四时教由刘宋之岌法师判立;而另据法华经玄义卷十上载,虎丘山之岌师仅判立有相、无相、常住等三时教,华严宗四祖澄观亦谓武丘山之岌法师判立三时教。准此而言,刘宋之岌法师与虎丘山之岌师为同一人;然果尔如此而衡之常理,则亦无相同之一人而作两种判教之理。由是可推知岌法师所立者为三时之说,宗爱即基于其说再立四教。又今虽于宗爱之事不详,然知四教判释在南朝十分盛行,为诸法师采用,如庄严寺之僧旻即接受此说。

(二)北齐大衍寺之昙隐所立。又称四宗教、四宗。据华严五教章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一等载,即:(一)因缘宗,说六因、四缘之义,主张诸法皆各有其体性,如小乘说一切有部之宗旨。(二)假名宗,说诸法悉皆虚假而无实性,如成实论、经量部之宗旨。(三)不真宗,说诸法皆空,假立之名相亦然,如诸大乘般若经之经义。(四)真宗,说如来藏性之缘起,主张佛性平等、法界自在,如涅槃、华严等诸经之经义。

另有数种四宗教之判释,内容与昙隐之说相同。如法华经玄义卷十上载,光统律师立因缘宗、假名宗、诳相宗、常宗等四宗。净影寺慧远于大乘义章卷一判有立性宗、破性宗、破相宗、显实宗等四宗。

(三)梁代光宅寺之法云所立。又称四乘教。据华严五教章卷一载,即:声闻乘教、缘觉乘教、菩萨乘教之三乘教,与一乘教合为四教。三乘教指佛陀演说法华经以前之教法,属于权教,一乘教则指法华经之一乘教法,属于实教。

另据法华经玄义卷十上载,法云与僧柔、慧次等诸师皆判立顿、渐、不定之三教,而于渐教之中广说五时教判,然未曾见及四乘教之名称。今谓法云立四乘教,或系依其法华经义记卷四之说法而附会者。兹列举其文如下(大三三·六一九上):“三种宝车,即是羊、鹿、牛车,即譬昔日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三学人究竟果;珍宝大车,平等种,无三种差别,即譬今日法华经中,为众生受记同得佛果。”[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参阅“三车四车”557)

(四)梁代真谛三藏所立。据圆测之解深密经疏卷一载,即:(一)四谛教,指阿含经,阐说四谛之旨。(二)无相教,指诸般若经,阐说诸法皆空之旨。(三)法相教,指楞伽经等,分别诸法缘起之相状。(四)观行教,指华严经等,阐说证入法界之观行。

然据华严经探玄记卷一载,此四教系隋代笈多三藏所立,而真谛之教判则为顿、渐之二教。另据华严经疏卷一载,真谛所立者为转轮、照轮、持轮之三轮。故推断上记之四教并非真谛之教判。[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卷一]

(五)隋代天台宗智顗大师所立。分为化法、化仪二种:(一)化法四教,佛陀教化众生之教法内容可大别为藏、通、别、圆等四教。(二)化仪四教,佛陀教导众生之方式有顿、渐、秘密、不定等四教。[天台八教大意、止观义例卷上](参阅“化法四教”1325、“化仪四教”1327)

(六)新罗元晓所立。据华严经探玄记卷一载,即:(一)三乘别教,指四谛、缘起等经,即对三乘之人说人空之理;仅说人空之理,故谓之别。(二)三乘通教,指般若、深密等经,为三乘之人说人、法二空之理;人、法二空俱谈,故谓之通。(三)一乘分教,指璎珞、梵网等经,独为一乘之人说部分之普法。(四)一乘满教,指华严等经,为一乘人说全部之普法。

(七)唐代静法寺之慧苑所立。据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卷一载,即:(一)迷真异执教,指迷惑于诸外道之说,于此广起异执,如印度、西域等地之九十五种外道,与我国之孔孟、老庄等学说。(二)真一分半教,指小乘诸部派之教义,彼等于真如的随缘与不变之二分中,仅说部分凝然不变之义,故谓之真一分。又仅说人空所显之理,故谓之半教。如小乘说一切有部、多闻部所说之“三无为”,或分别论者所说之“四无为”。(三)真一分满教,指瑜伽、唯识等论所说之旨,虽明了人、法二空,然所彰显之真性仍仅属凝然不变之义而未能达显随缘之义。(四)真具分满教,分为理事无碍门与事事无碍门,前者指维摩、仁王、法华、涅槃等经之教义,后者指华严一乘之教义。二门所说,皆具足真如之不变、凝然二义。惟华严经疏钞玄谈卷四对慧苑之教判有所非议,谓教判中不应列入外道之邪说,且所谓半满、分满等语亦欠妥当。[宋高僧传卷六] p1759

上篇:四舍 下篇:四教四门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放生器

(物名)比丘日常以漉水囊漉水罗其囊底之小虫放置一器...

爱种

(术语)爱欲之种。爱欲能招苦果,故云种。大集经一曰...

悬香

又作挂香。即悬挂于僧房一隅以除臭气之香囊。四分律卷...

解界

(一)解除修法时所结之界场。于律中,界有摄僧界、摄衣...

六垢法

六种污垢真心的法,即诳(欺诳他人)、谄(谄媚逢迎)...

觉策

醒觉警策之意。谓醒觉妄心,警策烦恼。[摩诃止观卷四...

庵摩勒

【庵摩勒】   肇曰:形似槟榔,食之除风冷。时手执此...

般舟三昧经

(经名)三卷或一卷,后汉支娄迦谶译。大方等大集贤护...

离二边理趣

【离二边理趣】 p1427 显扬六卷十三页云:离二边理趣者...

方口食

四邪命食之一。方口,巴利语 disāmukha,本指脸朝四面...

心灵

(杂语)心识灵妙,故曰心灵。楞严经一曰:汝之心灵,...

体用门

【体用门】 此为‘因果门’的对称。于唯识宗用以显示种...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佛说八关斋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 一时,婆伽...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菩萨授记品第一...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一名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 后汉月...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 入不...

诚哉在我,不关业障事

参禅人,第一要守清规,方能参禅。 清规者,公正清严为...

南怀瑾先生谈「算命」

八字就是所谓算命、这个是命根。那么但是八字是不是准...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人生活在人群中,都希望对自己、对他人有一个准确的定...

把观音菩萨看作弥陀的化身,是否有佛经根据

问: 法师讲过,把观世音菩萨看作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不...

一个佛教徒的嘴巴

有一只老虎王有一天跟其它的老虎说:从今天开始,看到...

世尊示苦行非道

有一段时间,佛陀居止在毗舍离城外林中。当时世尊向比...

末法众生的障深慧浅

障就是障碍我们修行的东西。这个障有外面的障碍,有里...

饥寒困苦爱易除,义无反顾往极乐

贫穷之人是由于多生多劫没有种植善因,所以今生穷苦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