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四食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梵语 catvāra āhārāh 或 āhāra-catuska,巴利语 cattāro āhārā。(一)指长养有情生命之段、触、思、识等四种食物。系“九食”之一部分。又作世间食。据杂阿毗昙心论卷十、成唯识论卷四、集异门足论卷八等记载:(一)段食(梵 kavadijkārāhāra, kavlī-kārāhāra,巴 kabalivkārāhāra),欲界以香、味、触三尘为体,分段而饮啖,以口、鼻分分受之。段食又分粗(梵 odārika,巴 olārika)、细(梵 sūksma,巴 sukhuma)二种;前者如普通食物中之饭、面、鱼、肉等,后者如酥、油、香气及诸饮料等。(二)触食(梵 spar?ākārāhāra,巴 phassākārāhāra),又作细滑食、乐食。以触之心所为体,对所触之境,生起喜乐之爱,而长养身者,此为有漏之根、境、识和合所生。例如观戏剧终日不食亦不感饥;又如孔雀、鹦鹉等生卵毕,则时时亲附、覆育、温暖之,令生乐触,卵则受此温热而得资养,故又称温食。人之衣服、洗浴等亦为触食。(三)思食(梵 manah-sajcetanākārāhāra,巴 mano sañcetanākārāhāra),又作意志食、意念食、业食。于第六意识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滋长相续诸根者,此即成实论所谓以思愿活命。又依大乘义章卷八(大四四·六二○中)之解释:“过去业思,是其命根,令命不断,说为思食。若如是者,一切众生所有寿命,皆由往思,不应言无。或当应以彼现在思想而活命者,说为思食。”如鱼、龟等出至陆地生诸卵后,以细沙覆之,复还入水,若彼诸卵思母不忘便不腐坏,若不思母即便腐坏;又如人之望梅止渴、精神食粮等。(四)识食(梵 vijñānākārāhāra,巴 viññānākārāhāra),有漏识由段、触、思三食之势力而增长,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体,支持有情身命不坏者,如无色界及地狱之众生以识为食。

虽言诸有漏法皆能滋养诸有,然上述之段、触、思、识等四种其义殊胜,故特称为“食”。其中,段食、触食含有能资益现身之所依及能依之义。所依,即有根身,段食能摄养之;能依,即心、心所,触食能资益之。思食、识食含有能引生“后有”之义,即于此生之中,由于起动有漏之“思”业,遂使业力熏习“识”中之种子,从而引生来生不断辗转相续之生起。

四食中,段食仅限于欲界,其余三食可通三界,惟依四生五趣之胎生、湿生、人趣、天趣、鬼趣等差别而有所不同。如大毗婆沙论卷一三○载,欲界具有四食而以段食为主,色界具有三食而以触食为主,鬼趣具有四食而以思食为主,湿生具有四食而以触食为主。

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四、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五载,四食,就凡与圣可区别为四种:(一)非清净依止住食,又作不净依止住食、不清净依止住食,谓四食令欲界众生相续生存。(二)净不净依止住食,谓业、触、识等三食令色界与无色界之众生相续生存。(三)清净依止住食,又作一向清净依止住食,谓四食令声闻、缘觉之身相续生存。(四)能显依止住食,又作示现住食、示现依止住食,谓四食悉为诸佛之食。

四食之说亦见于杂阿含经卷十四、卷十五、卷十七、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卷四十九说智经、长阿含卷八众集经、卷二十世记经、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一、卷四十一、起世经卷七、大楼炭经卷四、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九、卷一五四、俱舍论卷十、成实论卷二之四谛品等,然名称多有出入,今表解其名称相异者如下表。

此外,成唯识论述记卷四末谓,佛陀于成道前曾接受牧牛女之乳糜供养,遂遭外道诽谤,佛于成道后,便为彼等说四食。此为四食说之起源。又杂阿含经卷十五、北本涅槃经卷三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六等载述对四食之观法:(一)观段食犹如旷野中饥饿之父母,不得已而食己子之肉。(二)观触食犹如生剥牛皮,任由诸虫啮食、草木针刺。(三)观思食犹如城邑之大火。(四)观识食犹如盗贼身受三百矛之钻刺。依此而次第观身、受、心、法等四念住,是为入道之方便法。[大集法门经卷上、起世因本经卷七、正法念处经卷十八、卷六十七、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上、顺正理论卷三十、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十五、俱舍论光记卷十、华严经疏卷二十八、宗镜录卷五十、法苑珠林卷九十九、大藏法数卷二十一]

(二)指出家人应远离之四种谋生方式。又作四邪命食、四邪食、四邪、四口食、四不净食。即:(一)下口食,又作下邪,系以和合汤药、种谷、植树等不净方式活命者。(二)仰口食,又作仰邪,由观视星宿、日月、风雨、雷电、霹雳等作为生计者。(三)方口食,又作方邪,由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而得以活命者。(四)维口食,又作四维口食、维邪,以学习种种咒术,卜算吉凶等不净方式活命者。反之,唯以清净乞食自活者,称为正命食。[大智度论卷三、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四之一、大藏法数卷二十一] p1741

上篇:四风 下篇:四食时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比丘剃发着衣法

亦名:剃发着衣法 子题:半月一剃发 行事钞·僧网大纲...

九地

三界分别说之,可为九地。九地者:谓欲界五趣杂居一地...

无相行菩萨

无相行菩萨者,谓住远行地中所有菩萨,由此菩萨若作功...

土体五重

华严经探玄记卷三载,土体有五重,即:(一)真如,真如...

地动瑞

(术语)法华经六瑞之一。佛将说法华经,地神感之,震...

婆罗痆斯

【婆罗痆斯】 p1034 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三卷六页云:问...

五相能作一切饶益之事

【五相能作一切饶益之事】 p0289 瑜伽四十六卷八页云:...

妄心

1、胡思乱想的心。   2、不清净和不真实的心。...

白马法身

禅宗公案名。白马,指唐末曹洞宗之白马遁儒禅师。据景...

二种破着

据大智度论卷四十三载,即:(一)破欲着,指人于好色多...

异品遍无性

(术语)因明学之语。于体当具三义中之第三义,谓因必...

欲界二界分斋差别

【欲界二界分斋差别】 p0988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三卷十...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后秦弘始年鸠摩罗什等于长安逍遥园译...

【大藏经】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求生净土的灵芝元照律师

靠持戒很难解决生死问题的,这个时代靠戒律很难断见思...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好,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在道场里面来行走之际呢,一...

本来什么都没有,只是循业发现而已

《楞严经》把我们一念心性的体用做一个说明,如来藏简...

弯曲的牛奶布丁

两个穷困的男孩,在城市和乡间挨家挨户乞食维生。其中...

现前一念,能缘一切正报

五戒即五常,不杀即仁,不盗即义,不邪淫即礼,不妄言...

令人心酸至极的微瞬间

:网银是我爸帮我弄的,用的时候,发现验证信息是女儿...

相同八字与不同命运

原文: 董文恪公为少司空时,云昔在富阳村居,有村叟坐...

无怒则无敌

在中国武术界中有句俗话:练拳不炼功,到老一场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