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四念住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梵语 catvāri smrty-upasthānāni,巴利语 cattāro sati-patthānāni。为三十七道品中之一科。指集中心念于一点,防止杂念妄想生起,以得真理之四种方法。乃原始经典中所说之修行法门。又作四念处、四意止、四止念、四念、身受心法。即以自相、共相,观身不净、受是苦、心无常、法无我,以次第对治净、乐、常、我等四颠倒之观法。念,含有慧观之义;住,即于身、受、心、法四境,生起不净、苦等观慧时,其念能止住于其处。

据俱舍论卷二十三载,修习四念住之法,系以自相、共相,依次观照身、受、心、法四境。自相,乃四境各别之自性;如身之自性,为四大种所造之色。共相,则为诸法共通之性,即一切法皆具有非常、苦、空、非我等之性。

四念住即:(一)身念住(梵 kāya-smrty-upasthāna,巴 kaye kāyānupassī 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又作身念处。即观身之自相为不净,同时观身之非常、苦、空、非我等共相,以对治净颠倒。(二)受念住(梵 vedanā-smrty-upasthāna,巴 vedanāsu vedanānupassī 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又作受念处。即观于欣求乐受中反生苦之原由,并观苦、空等共相,以对治乐颠倒。(三)心念住(梵 citta-smrty-upasthāna,巴 cittecittānupassī 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又作心念处。即观能求心之生灭无常,并观其共相,以对治常颠倒。(四)法念住(梵 dharma-smrty-upasthāna,巴 dhammesu dhammānupassī 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又作法念处。即观一切法皆依因缘而生,无有自性,并观其共相,以对治我颠倒。

四念住之体皆各有三种,称为三念住。即:(一)自性念住,又作性念处。以能观察身、受、心、法之闻、思、修等三慧为体。(二)相杂念住,又作共念处。以与慧同时存在之心、心所(精神作用)等为体。(三)所缘念住,又作缘念处。以慧所缘之对象,即身、受、心、法等四境为体。

四念住之观法,可分为别相、总相二种。即:(一)别相念住,为四念住之各别观法。(二)总相念住,为总合四念住之观法。又四念住中之前三境为杂缘,第四法念住则通于杂缘与不杂缘。唯观法念住者,称为不杂缘;于身、受、心、法等,或观二境、三境之合缘,或总观四境之合缘,则称为杂缘。若修习杂缘法念住,可入四善根位。

此外,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举出四念住依次趣入四谛之说,即由身念住趣入苦谛,由受念住趣入集谛,由心念住趣入灭谛,由法念住趣入道谛。[中阿含卷二十四念处经、长阿含卷十“三聚经”、增一阿念经卷十一、坐禅三昧经卷下、大智度论卷十九、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卷三十、四念处(智顗)卷一、卷三、大乘义章卷十六末、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三](参阅“三念住”562) p1708

上篇:四定 下篇:四念珠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法报应

(术语)佛之三身,即法身报身应身是也。...

极乐寺

(一)北平名刹之一。建于明成化(1465~1486)年间。正...

现行妄语罪

【现行妄语罪】 p0954 瑜伽四十一卷七页云:又如菩萨、...

(术语)心所法之名。于诸法之实体,与三宝之净德,世...

观无量寿佛经疏

(一)全一卷。隋代天台智顗述。又称观经疏、观无量寿经...

三脱门

(名数)空,无相,无愿也。新译仁王经中曰:位三脱门...

八敬戒

又名八敬法、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过法等,简...

根本心

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二所说。三心之一。乃凡夫未拔除之...

观察十二处法不应与他共兴诤论

【观察十二处法不应与他共兴诤论】 p1471 集论八卷十三...

一真如

(名数)一真法界无差别也。起信论所谓真生未分之一心...

破坏法

【破坏法】 p0936   瑜伽八十七卷二十七页云:未老死...

得断次第有五种

【得断次第有五种】 p0996 显扬三卷二十页云:及得断次...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后秦弘始年鸠摩罗什等于长安逍遥园译...

【大藏经】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比丘尼谈出家后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很多朋友问我,出家后我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这确实是...

阿难示现的是凡夫,还是初果的圣人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

惟贤长老:佛教对素食传统形成与发展影响

一、 素食是佛教的优良传统 素食与人体的健康有极密切...

信佛后遇到大病苦,应该如何应对

问: 请问法师,对于一些信佛的人,信后遇到一些大的...

六种会损耗财物的不良行为

佛陀告诉善生,有六种损耗财物的不良行为。第一是沉迷...

想赚钱要靠努力与福报

世间的人之所以贪财,因为财富是安全的保障,是身分、...

内心要常怀感恩

佛法很高深,所以我们要学习。学的道理越多,在生活当...

失意时要懂得心宽

人生偶有失意,在所难免,一向得意容易让人忘形;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