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六相缘起。指六相相互圆融而不相碍。与十玄门之说,并称“十玄六相”,为华严宗之重要教义。六相即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等,华严宗以此六相之说为基础,而立六相圆融。即:诸法皆具此六相而互不相碍,全体与部分、部分与全体皆一体化,圆融无碍。世亲之十地经论卷一对菩萨行说有六相。隋代慧远之十地经论义记虽然解释六相,但仅说及体与理,而未说及相与事。华严宗自唐代智俨始说六相圆融,而后由法藏、澄观集其大成。
据华严五教章卷四,解释六相圆融之名义,即:缘起之诸法必由诸缘集合成立,故有成立之总相(一含多德,例如屋舍之总支柱、椽、梁等)与令其成立的诸缘之别相(依总相而存,令总相圆满者,例如屋舍分为柱、椽、梁等别相)。此别相系对应于总相而言,别相之上又有同相(具有多义多法,然互不相违,亦同样可成立总相,例如柱等互相合力组成屋舍)与异相(多义多德各各别异且互相望,例如竖柱与横梁相异);同时总相亦对应于别相而言,总相之上另有成相(由诸义而成立总相,例如由柱等而完成屋舍)与坏相(别相各守自己本位,不成立总相,例如柱等守各自之自相),合之即为六相。
六相之关系可分为体、相、用来说。总、别二相是缘起之体德,同、异二相是缘起之异相,成、坏二相是缘起之义用。另据五教章通路记卷二十七载,缘起法有圆融与行布(差别)之二大义,其中总、同、成三相属圆融门(三相圆融);别、异、坏三相属行布门(三相行布)。但表无差别之圆融并不离表差别之行布,且行布亦不离圆融,故说圆融即行布,行布即圆融,于此乃成立无尽法界之缘起。同论又举出六相与十玄之关系,即:十玄中之初门为总相,其他九门为别相;或以初门为总相,而以其他九门配以五相说明之。又据凤潭之华严五教章匡真钞卷六,将同时具足相应门配于总相,一多相容不同、诸法相即自在、因陀罗网微细、微细相容安立等四门配于别相及同相,秘密隐显俱成、十世隔法异成、托事显法生解等三门配于异相,秘密隐显俱成、诸藏纯杂具德、唯心回转善成等三门配于成相,秘密隐显俱成、诸藏纯杂具德、托事显法生解等三门配于坏相。[新华严经卷三十四、华严经搜玄记卷三下、华严经探玄记卷九、新华严经论卷二十四、华严经疏卷三十一、卷三十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五十三、华严经孔目章卷一、卷三、华严五十要问答卷下、十地经论义记卷一末、大乘义章卷三本](参阅“六相”1280) p1280
上篇:六相 下篇:化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