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六因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梵语 sad-hetavah。(一)将一切法之因分为六种,即:(一)能作因(梵 kārana-hetu),又作所作因、随造因。即某物生时,凡一切不对其发生阻碍作用之事物,皆为某物之能作因,其范围至广。又分两种:(1)自法生时,给与胜力而助长者,称为与力,如眼根生眼识,或如大地之生草木,乃有力之能作因,然仅限于有为法。(2)自法生时,无所障碍,令之自在而生者,称为不障,如虚空之于万物,乃无力之能作因,通于一切无为法。此因所得之果称增上果。(二)俱有因(梵 sahabhū-hetu),又作共有因、共生因。为俱有果之因,亦分二种:(1)辗转同时互为因果者,称为互为果俱有因,如三杖之互相依持而立。(2)多法同时为因而得同一果者,称为同一果俱有因,如三杖互相依持以支持一物。此因所得之果称士用果。(三)同类因(梵 sabhāga-hetu),又作自分因、自种因。谓过去与现在之一切有漏法,以同类相似之法为因,故称同类因。如善法为善法之因,乃至无记法为无记法之因。此同类之名,就善恶之性而立,非就色心等之事相。此因所得之果称等流果。(四)相应因(梵 samprayukta-hetu),谓认识发生时,心及心所必同时相应而起,相互依存,二者同时具足同所依、同所缘、同行相、同时、同事等五义,故称相应因。此因所得之果称士用果。(五)遍行因(梵 sarvatraga-hetu),又作一切遍行因。特指能遍行于一切染污法之烦恼而言。与上记之同类因为前后异时之因果法,然同类因通于一切诸法,而遍行因则由心所中之十一遍行遍生一切之惑,故称遍行因。所谓十一遍行,即逆于四谛之理的诸烦恼中,苦谛下之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疑、无明等七者,与集谛下之邪见、见取见、疑、无明等四者,此十一烦恼即一切烦恼生起之因。此因所得之果称等类果。(六)异熟因(梵 vipāka-hetu),又作报因。特指能招致三世苦乐果报之善恶业因。如以五逆之恶法感地狱之报,以十善之有漏善招天上之果。彼天上与地狱之果皆非善非恶,而系无记性。如此以善因恶因皆感无记之果,因果异类而熟,故其因称为异熟因,所得之果称异熟果。[俱舍论卷六、发智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十六至卷二十一、杂阿毗昙心论卷二、入阿毗达磨论卷下、俱舍论释颂疏义疏卷中本](参阅“因”2269)

(二)将无始以来之妄想习因分为六种:(一)当有因,又作当因。妄想之识(因)招当有之果报。(二)相属因,又作相续因。一念之妄心,内依八识,外缘六尘,作业招果,现行薰种子,种子起现行,三世相续而不绝。(三)相因,前念灭后念续生之善恶业相。(四)能作因,又称作因。诸识转变而生诸法。(五)显了因,又称了因、显示因。由妄想之故,所作之事生,能作如灯,所作如色,显现分明。(六)观待因,又称待因、相待因。妄想灭时,涅槃生起。待妄想断尽而生,故称为相待。[大乘入楞伽经卷二、入楞伽经卷三、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

(三)因明用语。因明三支作法中,第二之因(理由)分为二类六种。二类为生因、了因。能生诸法者,称为生因,如谷麦之种子,能生根发芽;以智慧照了法性之理,为辅助生成之资缘者,称为了因,如灯之照物,了了可见。此生因、了因各有言、智、义三层,故合称六因。即:(一)言生因,即立者(立论者)所用以举因之言语,敌者(问难者)依之而能生解。如立者言“所作性故”(因),敌者闻之,藉以了悟“声是无常”(宗),故称生因。(二)智生因,即指立者起言之智;盖智为立言之本,故此智即是言生因之因,称为智生因。立者举“所作性故”(因)之前,必已知声是无常,亦已知声之所以无常,乃声是所作之故。(三)义生因,有二义:(1)道理义,指言语中所涵之意义,亦即声是所作之理。(2)境界义,乃言语所指之对象,亦即声是所作之事实。言语所以能使人了悟,全靠其所涵之意义及所指之对象,故言语之义亦归入生因。(四)智了因,指敌者之智慧与知识而言。敌者能解立者之言,了悟所说之宗与因,全知知识,故称智了因。(五)言了因,指立者能立之言(如所作性故),敌者依此言了解所立(如声是无常)。敌者若无智慧,诚然不会了悟,然若仅有智而无立者言语之启发,依然无从了悟。敌者之智必待立者之言语刺激,而后始能发挥了悟之作用,言为智了因之因,故亦为了因。(六)义了因,指立者能立之言所诠之义。如以“所作性故”例,即指其所涵之义理与其所指之对象。敌者所以能了悟声之为无常,是靠“所作性故”所表示之意义。义为智了因之因,故亦为了因。

六因之分别依据,乃其功用;若以体别为依据,则仅有四种。智生因中之智,为立者之智;智了因中之智,为敌者之智,其体各异,不能归并。言生因中之言与言了因中之言,同指立者所用之言语;义生因中之义与义了因中之义,同为立者言语所包含之意义。以故言生因与言了因原为一体,义生因与义了因亦是一体,故六因仅有四体。

六因之间,有层层之因果关系。就生因方面言,必须立者有智,方能认识义理,并且用言语来表达,故智生因乃言义二生因之因,言义二生因乃智生因之果。言义二生因虽同为智生因之果,然二者亦存因果关系。立者知晓义理之后,始用言语表达,故义生因又为言生因之因,言生因为义生因之果。就了因方面言,立者之言语与其所涵之义理,引发敌者之智,令其了悟正理,故言了因与义了因同为智了因之因,智了因为言义二了因之果。敌者听了立者所说之言语,方得体会其中所涵之义理,故言了因又为义了因之因,义了因为言了因之果。

六因之中,因明最重视言生因与智了因。立者虽有充分之理由证明自家之主张,然若默而不说,敌者无从知其理由如何,更无从信其宗体之确能成立。故欲使敌者领悟,须将自家理由明白说出。敌者听闻立者表示理由之言语,始能发生正智。言生因乃令敌者了悟之根本所在,故因明称之为正生,智义二生因处于辅助地位,故称为兼生。就了因而言,敌者所以能了悟,在于自家之有智,否则言与义无从为之启发,故智了因可说为正了,其余二了因为兼了。[因明入正理论卷上末、因明论疏瑞源记卷二、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p1256

上篇:六合释 下篇:六地藏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健南

(杂名)又作键南、蹇南、健男、羯南。译曰坚厚、坚固...

诞生偈

指释尊诞生时,右手指天、左手指地所说之四句偈。蕴含...

五恶见

(名数)一身见,见为常有一我体。二边见,见为死后我...

食因缘起

【食因缘起】 p0882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二页云:...

【下】 p0236 成业论二页云:卽于和合诸聚色中,见中坳...

永灭

【永灭】 p0494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页云:复言:世...

葛城

指日本奈良、大阪交界之金刚山地一带。奈良县之东斜面...

非一界智

【非一界智】 p0714   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若能了知...

迷悟不二

迷悟之相虽异,然其实性则一,有如清浊虽异,水性则一...

优填

【优填】   西域记云:讹也。正名邬陀衍那王,唐言出...

无碍

(术语)又云无阂,无碍。自在通达而无碍也,自在涉入...

斋日缘起

亦名:六斋日缘起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智论,以六斋...

【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大藏经】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百食一味的故事

今天开始我们要讲一些,既然是道场嘛,就是讲一些入道...

罗汉鞋的鞋洞有什么含义

平时在与信众的接触中,有很多信众对出家人穿的罗汉鞋...

做自利利他的佛弟子

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开始转向精...

只要这样做,决定能生极乐世界

若人求往生,得至心念拜阿弥陀佛,求阿弥陀佛加持,发...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我家附近的十字路口,是这条街的商业中心。路口对面的...

学做「平凡人」

他比我职位高、比我更有财富和资源,比我得到更多的关...

技能与家财

从前印度南面海边,有一个名叫那梨的国家,这个国家的...

智者求其实,愚者求其名

常听两种声音: 自己良心忠告,他人善意批评。 常看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