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内寺。指大内之道场。即设于宫中之佛事修行场所。其始设年代,诸典所说不一。依晋书帝纪第九载,东晋孝武帝太元六年(381)于殿内建精舍,引诸沙门修行佛事。佛祖统纪卷三十七梁天监十六年(517)条载,武帝敕沙门慧超为寿光殿学士,召众僧居禁中讲论法集,注解经文,其下注云,此为内道场之始。另据大宋僧史略卷中,内道场起于后魏,至隋炀帝时始有其名,并谓武则天尝于洛阳大内置内道场,中宗、睿宗均不改其制。代宗时,常令僧百余人于宫中陈设佛像经教念诵,称为内道场。
由上可知,内道场乃东晋以来宫中所设之祠佛场所,至唐代崇信益盛。其后唐德宗撤内道场,顺宗复之,以僧录端甫掌内殿之法仪。文宗又罢长生殿之内道场。武宗会昌(841~846)初年,以德阳节复之,四年又诏停。北宋初,于滋福等殿安置佛像经藏,称为内寺。至南宋则以传法院专掌内道场之法事。[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一北齐天统元年条、开元释教录卷九义净传、佛祖统纪卷四十三、续高僧传卷十二、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卷上、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三、景德传灯录卷四、唐书列传第七十] p1237
上篇:内道 下篇:内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