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五心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指心识觉知外境(对象)时,顺次而起之五种心。即:(一)率尔心,又作率尔堕心。率尔,即突然之意。谓眼识初对外境时,于一刹那所起之心;此心卒然任运而起,故尚未有善恶之分别。(二)寻求心,谓欲审知明了外境,即推寻求觅而生起分别见解之心。(三)决定心,谓既已分别所缘之境法,则能审知决定善恶。(四)染净心,谓于外境生起好恶等情感之心。(五)等流心,等,平等之义;流,流类之义。谓于善恶之法既已分别染净,则各随其类而相续不已;于善法则持续净想,于恶法则持续染想,念念相续,前后无异。五心之中,率尔心多为一念,其余四心则每每多念相续。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广立十二门,以详释五心之相。十二门中之第三门系就八识而论五心之有无,即:第六识具有五心;前五识以因果合说,故亦有五心;第七识未转依位,缘境恒定,任运微细,故唯有决定、染净、等流三心,而无率尔、寻求二心;第八识因无欲,故无寻求心,其余四心皆具。

十二门中之第五门,则就五心所生“乱、不乱”之义而论究之,分为自他俱不乱、他乱自不乱、他乱自亦乱、自乱心不乱、自乱心亦乱等五门。玆先明自、他、乱、不乱之义,即:如以眼识缘色为“自”,则耳识缘声、鼻识缘香等为“他”。若眼识缘境起心,不论有无他识杂起,如能顺次而起率尔、寻求、决定、染净、等流五心,此五心具足,称为“不乱”;然若眼识为他识所隔,而中止起心,不能五心具足,则称为“乱”。五门列举如下:

(一)自他俱不乱,如眼识缘色起心,虽有他识间起,然能五心具足,是为自不乱;而其中间起之耳识缘声起心,亦能五心具足,是为他不乱,故称自他俱不乱。(二)他乱自不乱,如眼识观甲色起率尔、寻求二心,忽有耳识缘声而起率尔、寻求二心,至此,眼识复观甲色生起决定心,间又有鼻识缘香起率尔、寻求二心,而眼识复观甲色,顺次生起染净、等流二心。上述之眼识缘色,即为自不乱;而中间所起之耳识、鼻识等,因五心不具,是为他乱,故称他乱自不乱。(三)他乱自亦乱,如眼识观甲色起率尔、寻求二心,另有耳识缘声亦起二心,然于眼识复观甲色时,此色已变异更新,眼识则于生起前之寻求心后,又再起率尔、寻求、决定等心,其中又有鼻识缘香、舌识缘味、身识缘触等间起,而眼识所观之甲色亦不断变更,致使眼识起心不至等流,而间起之耳、鼻、舌、身等识亦不至等流,故称他乱自亦乱。(四)自乱心不乱,如眼识观甲色起率尔、寻求二心,次观乙色亦起率尔、寻求二心,至此,复观甲色生起决定心,间又观丙色起率尔、寻求二心,又复观甲色,则顺次生起染净、等流等心。上述之眼识缘境不一,是为自乱;而缘甲色者,终能五心具足,是为心不乱,故称自乱心不乱。(五)自乱心亦乱,如眼识观甲色起率尔、寻求二心,复观甲色时又起率尔、寻求二心,于甲色变更时,再次起率尔、寻求等心,如此甲色不断变异,致使眼识起心不至等流,五心不具,故称自乱心亦乱。此处之自乱,乃眼识观一色之不一而起,与前述眼识观甲、乙、丙三色之不一而起的自乱有异。

又此五心通三界及有漏、无漏。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大四五·二五七下):“瑜伽论说:初三心是无记,第四、五通三性,此依因位中容无乱境。(中略)若无漏位及得自在,一切多善。”[瑜伽师地论卷一、成唯识论卷四、卷五、瑜伽论记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五本、卷五末、大乘法相宗名目卷三上] p1067

上篇:五天竺 下篇:五手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五使者

又作文殊五使者、五种金刚使。即现图胎藏界曼荼罗文殊...

有灾横

【有灾横】 p0541   瑜伽五卷三页云:有灾横者:谓老...

群类

(术语)群者众生也,有情之种类数多也。法华经方便品...

牟尼

(术语)Nuni,译曰寂。又作寂默,寂静。有二解:一就...

令离欲

【令离欲】 p0530 瑜伽八十一卷八页云:令离欲者:谓诃...

能随顺教授教诫

【能随顺教授教诫】 p0897   瑜伽九十二卷三页云:又...

三教指归

凡三卷。日僧空海撰。书中主张出家乃为真正忠孝之道,...

随坐十利

行事钞·头陀行仪篇:“有十利:一、无求好精舍住疲苦...

长生符

(杂名)比佛之教法于仙道,称为长生符。提谓经曰:欲...

密迹士

(天名)金刚神也。亦称密迹金刚,密迹力士。智度论曰...

学教成迷

(杂语)学佛说之教法,而生谬解者。如小乘,权大乘。...

龙树菩萨传

全一卷。后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本书记...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佛说玉耶女经 失译人名附西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在...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

佛化道德的特质在般若

佛法能完成究竟圆满的德行,他的特质何在?佛化道德的...

净土法门的真实大利

到底这部《阿弥陀经》讲的利,利在什么地方啊?我们有...

一念至诚,必有所感

一念而飞一光,这是善导大师他所示现的,无论是中土还...

闲人念佛正优游,莫把光阴空里投

闲人念佛正优游,莫把光阴空里投。老有音书头渐白,死...

念佛法门总持一切妙法

蕅益大师倡禅教律三学一源之说,三学之结穴归根则在念...

对错好坏嘴不要乱说,肚里明白就好

寺里某某师到客堂来,吐诉一些人事烦恼,人去后,老和...

释迦牟尼佛因地的大悲愿心

今天我们讲第二讲,翻到第一编净土宗的成立。我们主要...

难以老实念佛的症结在哪里

问: 怎样才叫老实念佛?人们为什么难以老实念佛,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