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魏僧。生卒年不详。从学于洛阳道辩法师。博通经论,辩才无碍,兼富文藻,以负才傲俗,其师道辩闻而杖之。其后,亡名迁徙于黄龙,对师非但毫无恨意,且晨夕遥礼不辍。[续高僧传卷六]
(二)北周僧。生卒年不详。南郡(湖北)人,俗姓宗(或谓姓宋)。出身望族,年少即事佛而远绝妻室,富于才华。初事梁元帝(552~554 在位),于梁亡之后出家,投于四川兑禅师门下。北周武帝(561~577 在位)敕为“夏州三藏”。著有息心铭、至道论、淳德论、遣执论、去是非论、修空论等,及文集十卷。[续高僧传卷七]
(三)唐代僧。生卒年不详。住于汾州(山西汾阳)大乘寺,立志舍身。贞观(627~649)末年,先断绝谷食,至期,由道俗众等送至西山,放身悬崖下,坐地入寂。
(四)唐代僧。生卒年不详。住汉州(四川广汉)开化寺。行持精进,屡见灵瑞应现,乃发誓舍身。一夕见菩萨乘五色云而下,寺内地屋皆变琉璃色,众皆叹赏。[宋高僧传卷二十一]
(五)唐代僧。生卒年不详。邓州(河南邓县)人。日食雉鸠两只,食毕盥漱时,双鸠复从口出,飞行自在,人人称奇。由是因缘,世称南阳雉鸠和尚。[宋高僧传卷二十一]
(六)唐代僧。生卒年不详。住褒城西之中梁山寺,奇行异迹甚多。以纲纪处理僧务,人称兴元上座。德高望重,远近归信。贞观年中示寂,世寿约八、九十岁。[宋高僧传卷二十一] p728
上篇:亡五众物 下篇:亡是非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