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三类境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又称三类、三境。乃法相宗之教义。将所缘之对境,依其性质,而类别为三种。即:(一)性境,指真实之境。此境自守其性,并不随心。即指具有真实体性与作用,由实种子所生起之境。包括第八识之相分(种子、五根、器世间)、前五识及五俱(与前五识之任一者同时生起)意识之相分等。此境有三种不随心,即:(1)性不随,谓其能缘之见分通于善、不善、无记三性,所缘之相分境,唯无记性,不随能缘之性通于三性。(2)种不随,谓见分从自见分种生,相分从自相分种生,不随能缘之种子而生。(3)系不随,系,指界地系。谓所缘境之界地不随能缘之心。如欲界系之五识八识及五俱意识缘自界之五尘时,相分与能缘虽为欲界系,而所缘之五尘非随能缘而成欲界系。

(二)独影境,独者,简别于本质;影,为影像,即相分。谓依能缘之心之妄分别而变起之境,别无本质,仅为影像。如第六意识之妄分别变出之龟毛、兔角、空华等,全属幻影。此境有三种随心:(1)性随心,谓境与能缘之心同一性。(2)种随心,谓境与能缘之心由同一种子而生。(3)系随心,谓境与能缘之心同一界系。

(三)带质境,带质即兼带本质。谓能缘之心缘所缘之境,其相分有所依之本质,而不得境之自相。此境系由心、境二者之力合成,居于性境与独影境之间。如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之相分,及第六识追想过去之形像者。此境有三种通情本。情,为能缘之见分;本,为本质。即:(1)性通情本,谓如第七识之见分缘第八之见分时,所变之相分无别种生,一半与本质同种生,一半与能缘之见分同种生,若从本质生者,为无覆无记性,若随能缘之见分生者,则为有覆无记性,其性不定。(2)界通情本,又称系通情本。谓此相分之界地通于本质与见分之界地系而不定。(3)种通情本,谓此相分之种子亦随本质与见分而不定。

三类境之名称在诸经中虽未见记载,然有关相见二分为同种生或别种生,在印度即有异说,至玄奘时,以护法之说为正义,造(大四三·六三三中)“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一颂,授予弟子窥基,评判所缘之境,以别种生之相分为性境,同种生之相分为独影境,同别两种生之相分为带质境。[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末、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末、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本、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四末、百法问答钞卷二]

(二)指第八阿赖耶识所缘之三种境。即:(一)种子境,第八识能任持世间、出世间诸法种子,故称种子境。(二)根身境,第八识觉明能了之心,发起内外尘劳之相,于一圆湛,析出根尘,聚内四大而为身分,故称根身境。(三)器世间境,从第八识转相而成现相,即有山河大地等境界,故称器世间境。 p698

上篇:三关 下篇:三愿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阿逻荼迦逻摩

(人名)外道仙人名。无正翻。见慧琳音义八。案此是阿...

润生惑

指众生于临命终时,对自体、境界及往生之处起俱生起之...

补特伽罗无我

【补特伽罗无我】 p1246 瑜伽九十三卷二十一页云:补特...

粥罢

(术语)晨朝吃粥之后也。敕修清规圣节曰:至五更住持...

玄门无碍十因

(术语)诸法何故事事无碍。一唯心所现故,诸法之本原...

郁郁黄花

(杂语)秦道生法师之语。言草木尽具佛性,而述一真法...

丛林

指僧众聚居之寺院,尤指禅宗寺院。昔时印度多于都城郊...

戒名

(术语)依受戒而授之名。初受沙弥戒时,从师赐法名,...

索诃

(界名)现住世界之名。三千大千世界之通名。旧称娑婆...

观音忏法

宋天台遵式法师,制定劝请观音消伏毒害忏仪,即今所流...

二法能令有情入谛现观或根成熟

【二法能令有情入谛现观或根成熟】 p0049   瑜伽十三...

仆呼膳那

(杂语)Bahujana,译曰众生。...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如是我闻:...

【大藏经】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传 此忏者梁武帝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佛说八关斋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 一时,婆伽...

修行不能离开善知识

有一次,尊者阿难从禅修中起来,去见佛陀报告他的心得...

纵大祸临头,又有何畏惧

【原文】 当此危险世道,宜放开心胸眼界,努力修持净业...

如何忏悔以前的过失

问: 如何忏悔以前的过失? 慧律法师答: 你就记得,佛...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真正修道人不一定要在这个田地、资身用具上去预作策划...

惟贤长老《佛教哲学的现实意义》

一、现实的定义 现实的定义:顾名思义,现,就是现在...

但自观身行,若正若不正

为什么我们天天来念佛,模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知...

有什么好争的

世间万物万象,放得下,自然爽心怡神,万丈洪岩倚碧空...

【推荐】遭受任何痛苦,都是自己业力的显现

佛陀在经典上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有情众生的依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