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三业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梵语 trīni-karmāni。(一)身口意三业。(一)身业,指身所作及无作之业,有善有恶,若杀生、不与取、欲邪行等为身恶业;若不杀、不盗、不淫,即为身善业。(二)口业,又作语业,指口所作及无作之业,有善有恶,若妄语、离间语、恶语、绮语等为口恶业;若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绮语则为口善业。(三)意业,指意所起之业,有善有恶,若贪欲、瞋恚、邪见等为意恶业;若不贪、不瞋、不邪见则为意善业。此外,另有非善非恶、无感果之力的无记之身口意三业。[别译杂阿含经卷五、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三、集异门足论卷六、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末](参阅“业道”5502)

(二)就善、恶、无记等三性分业为善业、不善业、无记业。(一)善业(梵 ku?ala-karma),指以无贪、无瞋、无痴等为因缘之业。(二)恶业(梵 aku?ala-karma),又作不善业,指以贪、瞋、痴等为因缘之业。(三)无记业(梵 avyākrta-karma),非以无贪、无瞋、无痴等,亦非以贪、瞋、痴等为因缘之业。[俱舍论卷十五、瑜伽师地论卷九、品类足论卷五、发智论卷十一](参阅“三性”563)

(三)又作三受业、三受报业。就苦、乐、舍三受,分业为顺乐受业、顺苦受业、顺不苦不乐受业。(一)顺乐受业(梵 sukha-vedanīya-karma),又作乐报业,指福业及顺第三静虑而受之善业。(二)顺苦受业(梵 duhkha-vedanīya-karma),又作苦报业,指非福业。(三)顺不苦不乐受业(梵 aduhkhāsukha-vedanīya-karma),又作不苦不乐报业,指能感一切处阿赖耶识之异熟业及第四静虑以上之善业。[俱舍论卷十五、瑜伽师地论卷九、品类足论卷五]

(四)又作三时业、三报业。就现、次、后等三生之报,分业为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又作现报业、生报业、后报业。(一)顺现法受业(梵 drsta-dharma-vedanīya-karma),即此生所造,于此生成熟之业。(二)顺次生受业(梵 upapadya-vedanīya-karma),即此生所造,于第二生成熟之业。(三)顺后次受业(梵 apara-paryāya-vedanīya-karma),即此生所造,于第三生以后次第成熟之业。[俱舍论卷十五、瑜伽师地论卷九十]

(五)就界之上下及所感果之爱与非爱之别,分业为福业、非福业、不动业。(一)福业(梵 punya-karma),招感欲界善果之业;此业能招可爱之果以益有情。(二)非福业(梵 apunya-karma),又作罪业。招感欲界恶果之业;此业能招非可爱之果以损有情。(三)不动业(梵 aniñjya-karma),招感色界及无色界善果之业。又色界、无色界之业,以定力之故,初禅之业必感初禅之果,二禅之业必感二禅之果;其业与果皆不动转,故称不动业。反之,欲界之业则能为他缘所动转,故称动业。[正法念处经卷五十五、俱舍论卷十五、顺正理论卷四十]

(六)就施、戒、修,分业为施类福业事(梵 dāna-maya-punya-kriyā-vastūni)、戒类福业事(梵 sīla-maya-punya-kriyā-vastūni)、修类福业事(梵 bhāvanā-maya-punya-kriyā-vastūni)。又作三福业事(梵 trīni punya-kriyā-vastūni)、三类福业事、三性福业事。略称三福业。瑜伽师地论卷九(大三○·三一九下):“施性业者,谓若因缘,若等起,若依处,若自性。彼因缘者,谓以无贪、无瞋、无痴为因缘。彼等起者,谓无贪、无瞋、无痴俱行,能舍所施物,能起身语业思。彼依处者,谓以所施物及受者为依处。彼自性者,谓思所起,能舍所施物身业语业。如施性业,如是戒性业、修性业,随其所应应知。此中,戒性业因缘、等起如前,自性者,谓律仪所摄身语业等。依处者,谓有情、非有情数物。修性因缘者,谓三摩地因缘,即无贪、无瞋、无痴。等起者,谓彼俱行引发定思。自性者,谓三摩地。依处者,谓十方无苦无乐等有情界。”[中阿含卷十一牛粪喻经、增一阿含经卷十二、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

(七)就律仪、不律仪、非律仪非不律仪等三种之别,而分业为律仪所摄业、不律仪所摄业、非律仪非不律仪所摄业。(一)律仪所摄业,又作律仪业。有三种:别解脱律仪所摄之业、静虑等至果断律仪所摄之业、无漏律仪所摄之业。(二)不律仪所摄业,又作不律仪业。瑜伽师地论卷九列举十二种不律仪类所摄之业,即:屠羊、贩鸡、贩猪、捕鸟、罝兔、盗贼、魁脍、守狱、谗刺、断狱、缚象、咒龙。(三)非律仪非不律仪所摄业,又作非律仪非不律仪业。除上述之律仪业及不律仪类业外,其余一切善、不善、无记业均是。[发智论卷十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八](参阅“非律仪非不律仪”3709)

(八)就三世,分业为过去业、未来业、现在业。(一)过去业,谓住于习气之位,或已与果,或未与果之业。(二)未来业,谓未生未灭之业。(三)现在业,谓已造已思而未谢灭之业。[发智论卷十一、俱舍论卷十七、瑜伽师地论卷九]

(九)就三界之所系,分业为欲界系业、色界系业、无色界系业。(一)欲界系业,谓能招感欲界之异熟而堕于欲界之业。(二)色界系业,谓能招感色界之异熟而堕于色界之业。(三)无色界系业,谓能招感无色界之异熟而堕于无色界之业。[发智论卷十一、瑜伽师地论卷九、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五]

(十)就学、无学、非学非无学等三种之别,分业为学业、无学业、非学非无学业。(一)学业(梵 ?aiksa-karma),异生、非异生之学相续中之所有善业。(二)无学业(梵 a?aiksa-karma),无学相续中之所有善业。(三)非学非无学业(梵 naiva?aiksa-nā?aiksa-karma),除前二种外,其余相续中之所有善、不善、无记业均是。

(十一)就断与非断之别,分业为见所断业、修所断业、无断业。(一)见所断业(梵 dar?ana-heya-karma),即招感恶趣之不善等之业。(二)修所断业(梵 bhāvanā-heya-karma),即招感善趣之善、不善、无记业。(三)无断业(梵 aheya-karma),即世、出世之诸无漏业。[瑜伽师地论卷九、品类足论卷五、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五]

(十二)就身语意三业之染污情形而分业为曲业、秽业、浊业。据俱舍论卷十五载,即:(一)曲业,依谄而生之身语意三业。(二)秽业,依瞋而生之身语意三业。(三)浊业,依贪而生之身语意三业。然瑜伽师地论卷九另有异说。[发智论卷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七、大乘义章卷七]

(十三)就应作、不应作、非应作非不应作等三种之别,分业为应作业(梵 yoga-vihita-karma)、不应作业(梵 ayoga-vihita-karma)、非应作非不应作业(梵 nayoga-vihita-nāyoga-vihita-karma)。俱舍论卷十七(大二九·九二上):“有说,染业名不应作,以从非理作意所生。有余师言,诸坏轨则身语意业亦不应作,谓诸所有应如是行,应如是住,应如是说,应如是着衣,应如是食等;若不如是,名不应作。由彼不合世俗礼仪,与此相翻,名应作业。有说,善业名为应作,以从如理作意所生。有余师言,诸合轨则身语意业亦名应作,俱违前二,名为第三,随其所应,二说差别。”[顺正理论卷四十三]

(十四)就喜、忧、舍三受,分业为顺喜受业(梵 saumanasya-vedanīya-karma)、顺忧受业(梵 daurmanasya-vedanīya-karma)、顺舍受业(梵 upeksā-vedanīya-karma)。[俱舍论卷三、俱舍论光记卷三] p638

上篇:三会 下篇:三业四威仪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大乘玄论

凡五卷。隋代嘉祥大师吉藏(544~623)撰。今收于大正...

四种爱

【四种爱】 p0402 瑜伽十四卷十页云:又诸苾刍,顾恋现...

圆行

(术语)圆教之行法。谓一行即一切行也。四教仪集注下...

至愿

(杂语)至诚之誓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菩萨兴至愿。...

世第一法非无色界系

【世第一法非无色界系】 p0517 大毗婆沙论四卷六页云:...

时依处

【时依处】 p0915   瑜伽八十一卷十页云:时依处者:...

八支

(一)指正见等之正道。支分为八种,故称八支。即正见、...

众主说戒检校

亦名:说戒检校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若作说戒常法,...

防非止恶

(术语)防非法止恶事。戒律止持门之方面也。...

根身经

(术语)阿赖耶识三种境之一。言眼等五根身为阿赖耶识...

迷悟不二

迷悟之相虽异,然其实性则一,有如清浊虽异,水性则一...

摩诃弥楼

(地名)Mahāmeru,山名。译曰大光。翻梵语九曰:摩诃...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饿鬼报应经 失译附东晋录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佛说九横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两百岁老人的故事

人生是苦是美,要看站在什么角度去看、用什么心情去感...

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后,是不是随时可以往生

问: 一些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之后,是不是随时可以...

生命的根源在哪里

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应该要先建立二种大乘的正见,...

梦参老和尚《办慈善事业必须真情实意》

2009年冬至2010年春,梦参老和尚南行弘法之行的首站来...

每逢佳节更要精进用功回向众生

世间有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佛弟子应该每逢佳节...

看到美女后的五种境界

一、随欲逐相型 大部分人属于这种类型。看到美女经过...

幸福烦恼都缘于心

做功夫,除妄想,其实也就是我们调节自己的身心,给自...

无力救度菜场的许多物命,该怎么办

问: 在菜场面对许多物命,自己无力救度,当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