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三惑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又作三障。天台宗就界内、界外之惑所分之见思、尘沙、无明等三惑。(一)见思惑,见惑与思惑之并称。见惑,乃意根对法尘所起之诸邪见。即迷于推度三世道理之烦恼;思惑,乃眼耳鼻舌身五根,贪爱色声香味触五尘,而起之想着。即迷于现在事理之烦恼。此见思惑为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所共断,故称通惑。由此招感三界之生死,故为界内之惑,须以空观对治之。(二)尘沙惑,迷于界内外恒沙尘数之法所起之惑障,称为尘沙惑。菩萨断除见思惑后,易著于空观,而未能进一步了知众生之尘沙惑,及对治教化之方法,故此惑又称著空惑,能妨碍菩萨出假利生,化度众生。又此惑为菩萨所断,故又称别惑,通于界内外,须以假观破之。(三)无明惑,于一切法无所明了,故称无明。即迷于中道第一义谛之烦恼。此惑乃业识之种子、烦恼之根本,声闻、缘觉不知其名,属界外之惑,唯在大乘菩萨,定慧双修,万行具足,方断此惑,故又称别惑。须以中观破之。

若论断位,则别圆二教不同。依别教之说,十信位能伏住见思惑,初住能断除见惑,七住能断尽思惑,八、九、十住能断除界内之尘沙惑,十行断界外之尘沙惑,十回向能伏住无明惑,初地以后至妙觉位能断除十二品之无明惑。依圆教之说,五品弟子位能伏住五住地之烦恼,十信中之初信位能断除见惑,七信位能断尽思惑,八、九、十信能断除界内外之尘沙惑,初住以后至妙觉位能断除四十二品之无明惑。实则三惑原系一惑之粗细分,惑体无别,其粗者称为见思,细者称为无明,介于其间者称为尘沙,是故,所谓断舍,当无前后异时之别。又若以三惑对配二障,则见思惑相当于烦恼障,尘沙惑、无明惑相当于所知障。[摩诃止观卷四上、卷六上、法华经玄义卷五上、法华玄义释签卷三下、卷四下、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六之三、卷七之四、四教义卷一、四念处卷四]

(二)为三毒之异称,即贪欲、瞋恚、愚痴等三种根本之迷惑。 p624

上篇:三尊来迎 下篇:三恶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极爱一子地

(术语)略云一子地。谓菩萨证化他之果,极怜愍众生之...

青龙寺

位于陕西长安西南约四公里处。为我国唐代密宗之根本道...

自性见

(杂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身上以何为见?是眼...

六度说意

佛陀讲说六波罗蜜,有对治、次第生二义。(一)对治之义...

崇玄署

为唐初统理僧尼及道士之中央官府,掌理帐籍、斋醮等事...

善士爱语

【善士爱语】 p1143 瑜伽四十三卷十一页云:云何菩萨善...

婆舍跋提

(界名)又曰婆罗尼蜜。他化自在天之梵名Paranirmita-...

遍行惑

普遍游行的烦恼,亦即一切烦恼起因之根本烦恼。...

名色支

【名色支】 p0586   成唯识论八卷九页云:识等五种中...

影像

(譬喻)物体遮光线而生之形也,形虽可见而体为空,以...

清净识

【清净识】 第九庵摩罗识,旧译清净识。...

不放逸修习

【不放逸修习】 p0330 杂集论十卷三页云:不放逸修习者...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罗什法师译 形疾有三:风、寒、热...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佛说当来变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佛号只是工具,你的心决定你的去向

古人讲,要往生必须感应道交。嘴巴念的佛号,是心在推...

佛学常见辞汇(七画)

【弟子】 徒众对老师的自称。 【伽蓝】 1.僧伽蓝...

印光大师《因果》

一、因果的普遍性 世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喻如...

众生的苦恼就是错认一切都不会变化

我们讲肉眼看问题,肉眼是我们凡夫所具足的眼睛。从空...

大安法师:修学净土是否也需传承

问: 有些人说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请问修学...

生死大事办好后再作福事

原文: 古有偈: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修福不修慧,...

把自己卖出去

在一次法会上,南泉禅师对着众人说,我今天想把自己卖...

画佛像为什么能够成佛

前面是雕刻成一个立体的佛像,这以下是用手工把它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