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称三假。(一)般若经所立之三种假。假施设,梵语 prajñapti。又作三摄提、三波罗摄提。即:(一)法假,法,指色心等法,其法自性本来虚假不实,故称法假。诸法乃因缘所生而无实性,是为自性假。(二)受假,总法含受别法而成一体,如含受四大而成草木,揽五蕴而成众生,即揽别为总,故称受假。(三)名假,名即一切诸法之名,由法依想而假施设者,故称名假。依观入破遣之次第,于三假中先破名假,次破受假,后破法假,证入诸法之实相,即为真空。[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三、大智度论卷四十一、大乘义章卷一、大乘玄论卷一]
(二)成实论假名相品所立之三假,即:(一)因成假,一切有为法乃因缘所成,故称为假。(二)相续假,众生心识念念相续,前念既灭,后念复生。了此相续,本无实体,故称为假。(三)相待假,一切诸法各有对待,如对长说短、对短说长、对无说有、对有说无,大小、多少、强弱亦复如是。了此一切对待之法,本无实体,故称为假。又据成唯识论卷八所载聚集、相续、分位三假,如瓶盆、有情等乃多法一时所集成,能集虽实,所成是假,称为聚集假,相当于上记之因成假;如过去、未来等世因果于多法多时上立一假法,称为相续假,与上记之相续假同;如不相应行法于一法一时上立一假法,称为分位假,相当于上记之相待假。[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教化品、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成唯识论了义灯卷六末、摩诃止观卷五、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之五、大乘义章卷一、大乘玄论卷一]
(三)依三无性之义,五蕴、十二因缘各具分别、依他、真实三假,即:受苦受乐为分别假;分别之体由因缘而生,乃由因生果,是为依他假;如如第一义谛则是真实假。[十八空论] p604
上篇:三退屈 下篇:三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