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戒体圆教宗大意五门

【南山律学词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亦名:圆教宗戒体大意五门

子题:如来于寂场首制心戒、菩萨心地法门、菩萨戒中摘取五八十具、如来唯有一乘圆极妙戒、圆顿义、圆融义、圆满义、一法说种种名、阿梨耶识、阿赖耶识、含藏识、真妄和合识、第九清净真识、三种识、真识、现识、分别事识、如来藏、藏识、唯识、法华开声闻而作佛、涅槃扶小律以谈常

济缘记·释受戒篇:“圆教中,先开大意,略为五门。初叙教本。良以众生本有清净真常妙性,由诸妄念,故受轮转。如来欲令息妄归真,故于寂场首制心戒,令息妄缘,名为菩萨心地法门。小机昧己,力不堪任。而又降迹鹿园,方便提诱;乃于菩萨戒中摘取少分以为五八十具。后既开显,尽用付之。所以梵网顿制,则具十夷。善戒渐圆,但列四重;杀盗已制,不复重明。是知,如来唯有一乘圆极妙戒,华严直与,鹿苑曲示,三世十方,莫不皆尔。故云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即其意也。二、释名者,前并小教,此是大乘;以大决小,不待受大;即圆顿义也。前二偏计,空有不均;今悟教权,名殊体一;色与非色,莫不皆然;即圆融义也。前既从权一期赴物,今此克实究竟显示,即圆满义也。具此诸意,故名为圆。三、显体者,一切大乘,莫不皆以常住佛性妙理为体。诸佛所证,安住其中;众生所遗,日用不觉;包遍十虚,含育万有。随顺物宜,种种异说;法界涅槃,中道实相,圆觉般若,真如真空,法性佛性,唯心唯识,佛藏佛母等,故于法说种种名。今依楞伽、起信、唯识、摄论以明藏识。梵云阿梨耶,或云阿赖耶;此云含藏识;谓含藏一切善恶因果染净种子。真谛翻无没识,亦取任持不失之义。此有二宗。唯识师谓真如随缘,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赖耶;即真妄和合识。摄论师谓外尘本无,实唯有识,是大菩萨佛果证行;此即全指真如为真识。此亦如来随宜异说;后有宗师,第八识外,别立第九清净真识。今准楞伽略明三种。经云,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种相。何等为三?谓真识即是真如,现识亦名藏识,分别事识亦名转识。此约真如随缘不变,不与妄合为真识;不变随缘,和合现起为现识,譬如明镜,众色像现;余之七识,为分别事;用此三种,统收诸说。彼经又云,如来藏名阿赖耶,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尔不绝。又云,如来藏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藏识。今明此识体本真净;随缘妄动,积藏业种,名为第八;转趣诸根为第七名为传送亦名染污;流于心意为第六;遍至五根为五识。所造成业;第七揽归第八含藏,成熟来果;果有善恶依正差别。今就已成差别法中,了无差别,故云唯识。即知十界依正因果,同一识体,未有一法而非识者;楞伽偈云:‘譬如巨海浪,无有若干相,诸识心如是,异亦不可得。’今明戒体,造虽在六,起必因八,造已成种,还依于八。问:‘八识之相,可得知乎?’答:‘通而为言,法法皆是。别就已身,现前阴入,无非识变,始来末去,任持报命;六识依止,忆持往事,睡眠魂梦,故习瞥起,皆可知也。’四、出立意。问:‘二宗谈体自足,何须别立圆教?’答:‘两宗出体,教限各殊。若唯依彼,则辨体不明;若复不依,则宗途紊乱。故准二经别立一教,穷理尽性,究竟决了,使夫学者修持有托,发趣知归;为诸有福田,绍众圣因种;兴隆佛法,超越生死;万劫未闻,此生获遇;除兹一道,更无余途。若非究我祖乘,须信投心无地;一生虚度,岂不误哉?呜呼!’五、示所据。问:‘依何教义,立此教耶?’答:‘下引法华、涅槃二经为证。法华开声闻而作佛涅槃扶小律以谈常。舍(舍)此二经,余无此义;华严隔出;方等弹诃。是以梵网斥二乘为邪见,学则有违;善戒指小法为方便,不学成犯。二部之异,于此自明。’问:‘前二云宗,此标教者?’答:‘据云三宗,理无偏局。然既别标,不无其致;由前两计,各有宗党;今此直示大乘圆义以决前体,故但云教耳。’”(业疏记卷一六·八·九)(请参阅附录四‘戒体章名相别考’二四一页)

上篇:戒体圆教宗善种子 下篇:戒体圆教宗约随行明持犯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南山律学词典

华色为提婆所害

(故事)有华色比丘尼,呵提婆之不法,为彼所害。盖与...

名诠自性

即以名诠显事物之自性。俱舍论、成唯识论等,以之为心...

无庄严

何等无庄严故?谓慧解脱阿罗汉所有灭。何等有庄严故?...

无量慧

(一)为诸佛之通称。诸佛如来具有甚深无量之智慧,故称...

清净所取色

【清净所取色】 p0961 如诸色自相三种中说。 二解 显扬...

大悲咒

千手陀罗尼的别名。千手经说:若能称诵大悲咒,淫欲火...

曹山孝满

禅宗公案名。唐代曹山本寂禅师以居丧期满比喻悟道时,...

帝释宿因

(传说)智度论五十六云:问曰先言释者是字,提桓因者...

三种堕于决定

【三种堕于决定】 p0205 瑜伽四十六卷十一页云:又诸菩...

因明入正理论

【因明入正理论】 印度商羯罗主造,唐代玄奘译,全一卷...

三重障

瑜伽大教王经云三重障:   一、我慢重障   二、嫉...

【坐】 p0707   瑜伽二十四卷十三页云:复如有一、或...

【大藏经】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传 此忏者梁武帝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佛说八关斋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 一时,婆伽...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菩萨授记品第一...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一名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 后汉月...

猕猴与猎人

过去在一座深山里,住着一只猕猴,这只猕猴不但有过人...

匆忙中我们失去了什么

生命本需要凝视与倾听,凝视朝来暮去,看兴亡多少事;...

如何才能不受到负能量的熏染

问: 师父,生活在红尘俗世中的我们,不得不接触到各...

走遍天下寻知己,未识这个是知音

比丘可不是个简单的称呼,这修行人,要久住丛林,亲近...

中国现存的古代大佛【组图】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已近2000年时间,除了变成中国最大...

学佛从受戒开始,要勇争上游

慈舟老法师说,学佛从受戒开始。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

从佛法的角度看业力与命运

常有人问:佛教徒(或佛教)认不认为有命运的存在?答案是...

法门无量当广学

佛陀在摩竭国弘法期间,频婆娑罗王在王舍城兴建了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