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七聚

【三藏法数】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出翻译名义] 聚即类聚。谓聚众律以成其类。随犯而制之。故名七聚也。一波罗夷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有三义。一者退没。由犯此罪。道果无分。没溺恶道。二者不共住。谓非但失道而已。不得于说戒羯磨僧中共住。三者堕落。舍此身已。堕在阿鼻地狱也。(梵语羯磨。华言作法。梵语阿鼻。华言无间。)二僧残残者。如人被斫。命虽未尽。而身已伤残也。谓若犯此罪。僧为作法。忏除其过。故名僧残。三偷兰遮梵语偷兰。华言大。遮即遮障善道。华梵兼称。故云偷兰遮。谓大障一切善根也。

上篇:七遮罪 下篇:七支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三藏法数

瑜伽行派(Yogacara)

Yujiaxingpal   印度大乘佛教派别之一。中国传统称为...

二谛

俗谛和真谛。俗谛又名世谛,或世俗谛,即凡夫所见到的...

优多

梵语 gūdha。又作优多杀、忧多。陷人于暗坑之法。十诵...

石经山藏经

(术语)房山县石经山,峰峦秀拔名小西天。隋大业间,...

拈八方珠玉集

凡三卷。全称佛鉴佛果正觉佛海拈八方珠玉集。宋代僧祖...

大佛顶首楞严经

凡十卷。又作大佛顶经、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

林间录

(书名)二卷,后集一卷,宋释惠洪撰。本明编次。所纪...

广百论本

(书名)一卷,圣天菩萨造。唐玄奘译,皆五言之偈颂。...

南山三教

(名数)一、性空教,分析小乘教诸法之性分,唯观其自...

云庵克文禅师语录

凡六卷。又作云庵真净禅师语录、真净大师语录。宋代真...

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作金刚界仪轨、莲华部心念诵仪...

二贫

谓财贫与法贫。(一)缺乏资生之财物,称为财贫。(二)邪...

【大藏经】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转法轮品第一 如...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浴佛功德经 大唐沙门释义净译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唯识中「思量能变」的含义

第一能变叫异熟能变。好,再来,二变呢?二变,把笔拿...

印光大师:佛视众生皆是佛

佛视众生皆是佛,众生视佛皆是众生。佛视众生皆是佛,...

把握时间付出良能,发挥生命价值

人的一生中,年少力壮只有一回;若想有再一次的年轻,...

心忙则忙,心闲则闲

你请某人帮一下手,也许,他会回答你:你没看见,我正...

以折摄二门令起厌欣

原文: 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者:以诸众生沉迷自性,甘...

住持佛教其责在僧

记得十六年前的今天,我才刚到佛学院来求学。十六个春...

一个人开始内观时,他就是在开显宝藏

中道又分为二: 一者、但中 ─ 唯有理性,不具诸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