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息有四种相

【三藏法数】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出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息即鼻中出入之气也。谓坐禅之人。若欲摄心入定。必先行数息之法。息有四种不同。故须拣其粗而守其细也。一风谓鼻中之气。出入有声为风。坐禅之人。若依之而数。则心散难调。故须拣而不用也。二喘谓鼻中之气。虽无声相。而滞不通者为喘。坐禅之人。若依之而数。则心结难定。故须拣而不用也。三气谓鼻中之气。虽无风喘之相。而出入不细者为气。坐禅之人。若依之而数。则心劳难定。故须拣而不用也。四息谓鼻中之气。无前三种粗相。而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者

上篇:四威仪 下篇:四梦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三藏法数

迦叶佛

七佛之一。于现世界人寿二万岁时出世。乃释迦佛以前的...

智者于蕴善巧

阿难陀言。云何智者于蕴善巧?佛言。智者于五蕴。如实...

慧乘

(555~630)隋唐时代僧。徐州彭城(江苏铜山)人,俗...

方等经

(术语)大乘经之总称也。观无量寿经曰:读诵大乘方等...

观世音信仰

指以观世音菩萨为崇奉对象之宗教信仰。据法华经普门品...

道昌

(1089~1171)宋代云门宗僧。浙江宝溪人,俗姓吴。号...

增修云林寺志

凡八卷。清代厉鹗撰。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云...

法本

(术语)法性之异名,法性为万法之本,故名法本。往生...

寻与伺

【寻与伺】 p1178 发智论二卷十六页云:云何寻?答:诸...

顿渐之争

dunjianzhizheng   8世纪末吐蕃佛教内部不同观点的论...

止观不二

止,谓法性寂然;观,谓寂而常照。止如明镜止水,观如...

佛丧花

即指素花。禅林中,于亡僧之灵位前,以素花、香、灯明...

【大藏经】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大藏经】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我身有无

有人旅行远方,独宿于空屋中。半夜里有个鬼,背着一具...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

原文: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心若与四宏誓愿...

印光大师:杀生吃肉的开示--杀业最碍往生

杀业最碍往生。即不往生,更须不食肉。庶免未来偿身命...

【推荐】障碍还是考验?就看你怎么去想像

唯识学的观法,它有三个次第,我们简单讲一下: 第一个...

记忆力差该怎么办

问: 记忆力差怎么办? 万如法师答: 经文咒语记不住,...

能成才和幸福的八大要义

一个人的成长都有一定的因缘,向好向坏来自教育的重要...

净慧法师《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各位居士:下午好!今天给大家讲的是个老题目:觉悟人...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