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三时判教

【中国佛教】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三时判教是佛教中观、瑜伽两个学派,对佛法经教分别大小深浅评判的用语。判教就是各宗对整个佛教总的看法和分判,各宗对释迦一代教法都有自己的主张和判释而各各不同。三时判教,由于印度传来的中观、唯识两家见解主张不同,所以其内容也各不相同。瑜伽唯识宗的三时教,把释迦一代教分作三个时期,即第一是《阿含》小乘教,明法有我无,说诸法缘生实有;第二是佛说诸部《般若》,明诸法缘生即是性空;第三时是说《解深密经》等,明三性三无性,空有具陈,为中道教。此三时判教,即是深浅次第,初时说诸法是有故浅,且偏于有;第二时说诸法性空,谈理较深,又偏于空,即各执一边,皆是不了义教,只有第三时,双彰空有,不落二边,才是中道究竟了义之教。这就是瑜伽唯识宗的三时判教。

  印度中观派同样以三时判教,但主张不同,中观宗的三时判教谓释迦牟尼初时在鹿野苑,为小乘根执说四谛法,明心境俱有;第二时为中根人说法相大乘,明境空心有唯识道理,第三时为上根人说甚深般若,无相大乘,明心境俱空,平等一味,为究竟了义。此三时教也是深浅次第,谓初时为破外道自性等计,故说法从众缘生名之为有;第二为破小乘诸法实有,故说依他缘生之法名为假有,因中根人怖畏真空,故犹以假有而接引之;第三最后方就究竟大乘说此缘生即是性空,究竟平等为最上乘。

  此二宗虽各判三时教,但我国流行却是唯识宗的三时判教,因为玄奘去印度留学,回国后大量翻译弘传瑜伽学派,唯识思想蔚成大宗,所以盛行于世。中观学派的三时判教,在唐代虽也传入我国,但因没有学派的继承弘传,所以后来就少闻于世了。
  (刘 峰)

上篇:法界观 下篇:三类境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中国佛教

七胜事

佛特有之七种胜事。又作七胜法、如来七胜事、七种最胜...

阿修罗道

略称修罗道。为六道之一。多由瞋、慢、疑等三因而受生...

千手真言

(真言)具名千手陀罗尼。一名大悲咒。...

净法界

(术语)又曰清净法界,真如也。真如之体离一切垢染故...

光明大师

(人名)善导死后,赐光明之寺额,自此尊师为光明大师...

五识

【五识】 即五种心识。唯识宗立八心王,前五识为眼、耳...

遍知

【遍知】 p1122 显扬五卷三页云:遍知者:谓能取前二境...

龙渊寺

位于四川成都。相传创建于汉代。东晋隆安三年(399),...

五处加持

加持身体五部位之意。即真言行者登坛修法时,先以印契...

内众

即僧众。相对于外俗,故称内众。大宋僧史略卷上(大五...

义楚六帖

(书名)二十四卷,义楚着。类集释氏之义理文章,庶事...

面墙担板

禅林用语。面墙而坐者,眼目局于一方;担板而行者,只...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阿难说...

【大藏经】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沙门善导集记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你没有突破障碍,如何能见到阿弥陀佛

佛教的因缘观,只有一个观念就是事出必有因,每一件事...

耀智大和尚自述与观音菩萨的殊胜缘分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观音菩萨,关键的时候都会祈祷...

印光大师法语三则

第一则 世人食肉,已成习惯,但须知无论何肉均有毒,是...

印光大师提出的临终三要

第一个,我们到临终者的面前,第一件事情善巧开导安慰...

人生之苦迫及其解脱

吾人因何而讲究佛法耶?因吾人既已受得人身,常遇困苦...

平和-生命的终极目标

每当我们的生命中出现不快乐的事情时,我们的第一反应...

如何才能渡过欲爱之河呢

欲爱乃生死之河流,如何才能断除这欲爱之河流到寂静的...

坐在床上念佛是否会不恭敬

问: 早晚我坐床上念佛是否会不恭敬?因早上三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