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妄尽还源观

【中国佛教】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妄尽还源观》,全称《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一卷,是法藏晚年写的一部贤首宗的观法著作。据他说是备寻三藏教典而集成的。此观的义旨和法藏的其他著作一样,建立在圆融法界无尽缘起论上。全书分作“显一体,起二用,示三遍,行四德,入五止,起六观”等六门。前三门是趣入的观门,显示众生心中本来具有的性德及从此所起重重无尽的德用。后三门正明观法,其中行四德是了悟圆融法界无尽缘起的理趣从而发菩提心行自行化他的四德,是为观法打下基础的。《妄尽还源观》的中心实在是止观两门,尤其是最后的六种观法。
  一、显一体。一体是自性清净圆明的心体,即是如来藏中法性之体。此心体从本以来,性自满足,处染不垢,修治不净,在圣不增,处凡不减,有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妄尽还源观》的第一门,便是显示此一切众生本来具有的自性清净心,为华严行者依解起行悟入法界的指导原理。
  二、起二用。从自性清净圆明的心体,起二用:(一)海印森罗常住用,又名海印三昧,是说真如本觉,妄尽心澄,众德同时炳然圆明显现,森然交罗,常住不动,犹如大海,风息水澄,万象齐观。(二)法界圆明自在用,又名华严三昧,是说菩萨广修万行,契理称真,成就众德,普周法界而证菩提,放大光明,度脱众生,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及禅定、智慧、方便、神通等一切自在,无有障碍。
  三、示三遍。海印、法界二用一一都周遍法界。周遍有三种:(一)一空普周法界遍,一切事法都无自性,要因真如理体而得成立;一尘亦揽真如理而成;一尘亦和真如同样周遍法界。(二)一尘出生无尽遍,一尘现起必依止真如,真如既然具备恒沙众德,一尘亦应称真如法界起无边的妙用,出生万法,无有穷尽。(三)一尘含容空有遍,一尘是因缘所生法无自性,即是空;众缘相续的假相幻用宛然,即是有;所以一尘同时具有真空、妙有二义。
  四、行四德。依前一尘能遍的境界而修四种行德:(一)随缘妙用无方德,众生根器不等、受解万差、乐欲不同,随顺机缘,起应病与药的妙用,施化万品,仪式难量。(二)威仪住持有则德,行住坐卧四威仪等,於如来所制禁戒,常护讥嫌,堪任住持,可为轨范。(三)柔和质直摄生德,慈悲平等,调柔和顺,体无妄伪,言行相符。(四)普代众生受苦德,菩萨由大悲方便力,以身为质,于三恶趣救赎一切受苦众生,令离苦得乐。
  五、入五止。依前能行四德之行而修五止:(一)照法清虚离缘止,观照真谛之法本性空寂,俗谛之法似有即空,真俗清虚,肃然无寄,能缘之智既寂,所缘之境亦亡。(二)观人寂怕绝欲止,观五蕴假合之身寂然无主,诸欲皆尽,无愿无求。(三)性起繁兴法尔止,观真如体随缘起万差诸法,任运常然,古今不变。(四)定光显现无念止,于此六止妙观门中,心体相徹,十方齐照,无思无虑,任运成事。(五)理事玄通非相止,观幻相的事法,无性的理体,此隐彼显,此显彼隐;隐复显了,俱时成就;悲智双融,性相俱泯。
  六、起六观。依前即观的五止而起即止的六观:(一)摄境归心真空观,观三界一切诸法只是一心所造,心外更无一法可得,由此息一切分别,悟平等真空。(二)从心现境妙有观,观从真如体起色心一切诸法,具修万行,庄严佛土,成就报身。(三)心境秘密圆融观,观诸佛证之以成法身的无碍心,与诸佛证之以成净土的无碍境,即如来报身及所依净土,或身中现土,或土中现身,依正圆融,无有分齐。(四)智身影现众缘观,观智体唯一,能鉴照众缘,犹如日轮照现,逈处虚空,一切众生无不蒙益。(五)多身入一镜像观,观毗卢遮那由深定力十身互用,或以一身作多身,或以多身入一身,如镜现像,无有障碍。(六)主伴互现帝网观,如以自为主,望它为伴;或以一法为主,一切法为伴;或以一身为主,一切身为伴;主伴互现,重重无尽,犹如帝释天宫所悬的珠网,光光交映,无尽无穷。
  以上所述六重观门,其一一观皆悟入法界要门,举一为主,余五为伴,随入任何一门即具余门而全收法界,所以法藏最后举圆珠六孔喻,说“如圆珠穿为六孔,随入一孔之中,即全收珠尽”。
  (黄忏华)

上篇:禅源诸诠集都序 下篇:四分律行事钞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中国佛教

因陀罗

(天名)Indra,本为雷雨之神。佛教当时之最高神,与梵...

不断

(杂语)谓日日不间断,相续勤修也。如不断读经,不断...

一分摄

【一分摄】 p0002   显扬十四卷十页云:一分摄者:谓...

舍那大戒

(术语)梵网经所说之大乘菩萨戒也。是卢舍那佛所说之...

现在死

【现在死】 p0951 瑜伽八十五卷十六页云:现在死者:谓...

佛腊日

(杂语)七月十五日之夏满日名佛腊日。腊者岁末之称,...

钵罗底也

(术语)Pratyaya,译曰缘。大日经疏十曰:醯都(Hetu...

合作法

(术语)对于离作法而言。示同喻之体,结合宗与因,以...

柰园

(杂名)与柰苑同。艺林伐山曰:佛寺亦称柰园,因白马...

理忏

资持记释云:“理忏者,此约观慧推穷业性,明见真理,...

婆稚

【婆稚】   正名跋稚迦,此云团圆。今误译云被缚。或...

群有

许多的有。众生的果报叫做有,有有三有、九有、二十五...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佛说玉耶女经 失译人名附西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在...

【大藏经】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吴康居国沙门康僧会译 布施度无极章第...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在舍卫...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苦尽甘来成正果

母亲陈玉英(10262014),法名觉玉,临洮县八里铺镇下...

为何每天勤修却进步不大

对自己没有要求,或不希求未来的果德,只是完成眼前的...

谦恭价值观箴言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尚书》 君子不自大其...

惟贤长老《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

一、人间佛教思想的历史沿革 (一)释迦佛的应化示现...

装死的野狐狸

佛经里面有一个比喻,很贴切野狐狸的比喻。说有一只野...

净宗五祖少康大师一生的灵感奇事

少康大师(688 - 763)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五代...

好的命运从哪里来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命运,能够受人尊重、...

人生的老苦与病苦

在这个世间,衰老是一个苦。我们的念头,念念的迁移生...